吉奇小说>古代言情>何人寻仇(修真)>第104章

  “崇修,你真是个榆木脑袋。”,太叔郑悟段道。

  他已驱马来到了京地的正中,他所居的地方,然后马便停住。

  晋仇驻足远眺时,愣神了片刻。

  只见京地正中起了围墙,此处方圆不知几里,墙高五百丈,直冲天际。其高,人居地而不能望其顶。其厚,四人平躺相连不足道。端的是宏伟壮观的景象。

  只是,这明显逾越了,不是逾越了殷王所住的殷地,而是逾越了太叔自己的兄长,郑伯郑悟段所居的郑地。

  晋的中心叫做叶周,魏的中心叫做大泽,郑的正中却还是叫郑,那里才是郑地最重要的位置,据晋仇所知,一个地方绝不会随意更改自己的城墙规模。

  他见过郑地的围墙,郑的城墙虽高,但绝无京地这么高。

  “太叔,不知郑的围墙现在有多高。”,晋仇问,他感觉自己要卷入郑的兄弟相争了。

  太叔从马上下来,踩到云上,踏着云一层层地向上走,“郑的围墙还是老样子,不足三百丈,你也知道,对于修仙界来说,城墙并不是太重要,大家都是修士,城墙拦不住什么,设城墙也只是跟凡人学的,这样建得好看,却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没有实际价值?就算没有实际价值,太叔悟段此举也是逾越了,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京地的城墙明显超过郑的太多,而郑伯竟然允许太叔这么做了?

  “太叔,郑伯是如何想的?”,晋仇问。

  太叔不在意地从云上跳下来,直直向地面冲去,他那说话的声音渐渐被风盖住,可还是传了出来。

  “京地都给我了,还在意城墙做什么。”

  的确,京地是极重要的位置,它比郑还要大,郑伯既然敢把京给太叔,说明他对太叔极为放心,或者说无可奈何,他是控制不了太叔的要求的,也只能照做。

  如此,京地这么重要的位置都给出去了,那么城墙的规模,再谈又是何必呢。

  “郑伯太叔之间定会出事。”,殷王给他传音,晋仇听着这话。

  “我们不该来郑地,郑地迟早要出事,且看样子,会将我们牵扯进来。你来郑地可能有你自己的打算,但我实在是不愿趟这浑水。”

  这事真的是浑水吗?晋仇知道定然是浑水,这浑水是否对他有利他也是不知,只是心中多了份不安罢了。

  随着太叔郑悟段进了京地的围墙,墙自行打开。

  此间又是另一番天地,阁楼叠起,商馆不断,远处光影闪幻,一副极为繁华的样子。

  人们所穿也大都为广袖宽袍,灵气环绕于周围,一派仙气。

  只是大家见了太叔与墙外的人并无什么差别,也都是放下手中的事。

  高喊道:“太叔来了!”

  “太叔,见见我家的女儿吧!”

  “太叔,我家小女可否嫁与你做妾?她虽修为一般,模样却还可以。”

  “太叔,见见我家小女吧,她实在是喜欢你啊,喜欢的要发狂,直是得了相思病!”

  太叔从他们中间走过,说来也怪,这帮人虽然嘴上都叫着太叔的名字,却没有人敢靠近太叔,唯恐太叔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喜,太叔也像是知道他们不敢靠近自己,所以悠闲地在街上走着,行走在他后面的晋仇与殷王跟着他。

  明明晋仇的相貌要胜于太叔,却没有人看晋仇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郑地篇参考了《郑伯克段于鄢》,还有《叔于田》、《大叔于田》。

其实从人物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源,但改动还是有些大的。

很多地方加了个人意愿,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做说明,大家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说。

嗯,之前也有在文中藏一些东西,比如晋仇找到他爹晋侯载昌那书的方式是来自许慎《说文解字》,册府掌柜之所以叫陆元龟是历史上那本叫《册府元龟》的书。

文中只用我,不用吾这个称谓是因为殷商时没有这个称谓,这称谓是周朝开始有的,殷的确是用“我”字居多,而且我想把一些称谓的使用留给自家儿子……

这些地方我觉得都没必要说,因为跟正文的关系不大,我强行写出来的话,以我的脑残程度,很可能会写错一些东西。毕竟我常犯错误,知识储量也不够。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我还是喜欢的,也很想用另一种方式写出来。大家估计一眼也能望出此篇有原型。但还是不要把它跟历史上的那个故事相比较,因为我会改很多,有些地方会改得不那么好。

对不住大家了……

 

  、京地逸闻(五)

 

  京地的人心中明显是只有太叔的,太叔走在街上,大家便都不去望周围的地方,更不可能望太叔之外的人,太叔就是他们眼中的一切,除了太叔,他们看不见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