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妻乃殿上之皇>第68章 还是不回来?

  听了林绪这话, 晋祁心情好了起来, 他不再注意楼下那些人到底在说些什么, 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身旁林绪的身上。

  林绪一边喝着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听着楼下说书先生的话,那张总是淡然的脸上越发多了几分闲暇惬意。

  晋祁看得有些着迷,林绪脸上的神情却逐渐由放松转为眉头深皱,见林绪如此,晋祁总算分出几分注意力到楼下的说书先生那边,想听听他到底说了什么才惹得林绪眉头深皱。

  楼下那说书先生正说到兴头上, 手中的折扇不断展开又合上, 前来听书的客人也都跟着热闹起来。

  “……当年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个定数,不过要说有什么人清楚, 那恐怕除了当今皇上之外就只有一人了!”

  晋祁之前有些漫不经心, 并不知道他之前说了些什么,他原本还以为那说书先生说的是许澜, 却不想那说书先生口中吐出的名字并非许澜,而是另外一个他早已经抛到脑后的人,晋易。

  “晋王如今虽然已经远离朝堂,但他却是如今皇上唯一的血亲, 也是李妃之子,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

  听到晋易,晋祁眉头也瞬间紧皱。晋易是李妃小子,名义上来说也是他弟弟,更是如今整个皇室除了晋祁之外仅剩的血脉。

  不, 更准确来说是唯一的血脉,因为晋祁并不是皇室血脉。

  当年晋祁被李妃带回去照顾,晋易便没少欺负他,晋祁身上的伤痕也少不了他的功劳,晋祁篡位夺权时,他哥哥与母亲被晋祁直接斩首于现场,晋易见势不对立刻跪地求饶倒戈相向才总算是留下了一条命。

  晋易也知道晋祁不会饶过他,所以在那之后乖乖交出了所有兵权,甚至还在晋祁铲除异己时出卖昔日部下立了不少功。

  晋祁就算心狠手辣想要铲除他,一时间也没有借口,索性便给他扣了个亲王的帽子,然后发配到了远离朝廷的景山城。

  那之后晋祁忙着稳固地位和铲除异己,没顾得上,这才让他苟活了这么多年。

  这么多年来晋易也乖乖的当着自己的闲散王爷,不问朝廷之事也从不留把柄给晋祁,若不是听到他的名字晋祁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那说书先生细数着当年晋易的威风,当年李妃可谓是权大如天,就连当初的皇上都要顾及李家几分。

  李妃大子也是当时皇位最有可能的继承者,晋易的光芒虽然掩盖在他哥之下,但同母所处的他自然也是备受期待,直到杀出晋祁这个程咬金来。

  楼下,说书先生追上虽然并未明说,但把几人放在一起比较的意图自然不言而喻。

  楼上,晋祁眉头深皱目露寒光,他确实一直想除去晋易,这一点并没有错。

  “别急,细细听下去。”林绪察觉到晋祁引入杀气,开口安抚。

  晋祁眉头越发深皱,不懂林绪到底什么意思。

  他静静的又听了片刻,但听来听去都是一些当年发生的事情和一些房间的传言,半真半假,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约莫过了小半盏茶的功夫,就在晋祁都快没有耐心时,那说书先生的一句戏谈,瞬间便让晋祁身体一震,震惊地回头看向一旁的林绪。

  那说书先生说完当年发生的事情,又笑谈如今晋祁皇位坐稳,倒真的做了些好事,不过大概皇位不正所以年年水灾,而且基本都是在景山城附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有所指。

  那说书先生只不过一句戏言,晋祁却瞬间想到许多。

  大榆近些年来连年水灾,这件事情晋祁之前就已经在查,也查到其中似乎还有隐情,他倒真的未曾想过水

  灾爆发的地点几乎都在景山城附近这点!

  晋祁脑子转的很快,没多久便把整件事情联系起来。

  他登基之后,特别是近几年里,水灾几乎是年年都犯,每一年朝廷都需要拨出大量的款项去救灾,而这些救灾款项都是先送到景山城再分派下去。

  想明白其中缘由,晋祁看向林绪,“你早就已经发现了?”

  以林绪的能耐,晋祁不相信他一点都未曾察觉,他肯定是早就已经有所猜测,说不定这一幕都是他特意安排。

  “只是有些怀疑。”林绪并未反驳,但也并未承认,“我之前查过水灾常犯的几个地点,也查过近些年来一直有机会接触赈灾款项的人,他只是其中之一。”

  水灾之事林绪虽然还不明白对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也知道这件事情要并不容易做到,且对方大费周章做这些定然是为了赈灾款项,总不能是为了想看那些难民遇难。

  猜测到对方是为了钱,林绪立刻就查了这些年来能接触到救灾款项的人,然后便查到了晋易。

  只是虽然有所猜测,林绪却还有很多不懂,因为这件事情明显还和夏国有关,这其中的关联又是什么?还是说夏国和这件事只是巧合?

  晋祁沉默不语,林绪却指了指楼下,“不过我倒是真的并未想到,原来察觉到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只有我一个。”

  从说书先生口中听到这些,就连林绪也十分惊讶,毕竟这件事情他费了些功夫才察觉到。

  无意中听到这些,两人都没了在继续听下去的心思,早早的结了帐离开了茶楼,回了客栈。

  “正好马上便是祭祖,我把他叫回来。”回去的路上,晋祁突然开口。

  晋易被他送到景山城后就极少再回来,特别是晋祁皇位坐稳后就更少了与他装模作样称兄道弟的心思,所以基本不曾召他回朝。

  “现在这时候把他叫回来?”林绪反问。

  “这件事情是不是与他有关一试便知,况且不是你想让我如此吗?”晋祁道。

  说这件事情不是林绪安排,晋祁还当真有些不信。林绪这人太聪明,聪明到就算林绪说他并未预料到,晋祁也有些不信。

  “并没有。”林绪道,话音落下,他在晋祁的注视之下又补充道:“至少此前没有,就算当真有这想法,我也会在回去之后再说,难得有机会出来,我不想这种东西坏了好心情。”

  “抱歉。”晋祁一愣,随即长长吐出一口,心中郁结之气随之吐出,事情涉及晋易涉及当年的事,他有些紧绷过头。

  祭祖每年都有,要把晋易召回来并不困难,只要许澜那边安排一下晋易应当不会怀疑,除非他当真心中有鬼。

  至于结果,就要看之后晋易的表现了。

  回了客栈,晋祁收拾了心情,他本想好好度过之后一天半,但接下去的时间他一直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回程。

  重新回到宫中,晋祁第一件事情便是找了许澜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而后又仔细查了查这些年洪灾发生的地点。

  大榆地势崎岖,山脉多水流急,景山城就如其名,整座城市几乎以山为主,再加上周边又有好几条运河,所以一旦水灾情况就格外严重。

  往年水灾时有发生,但最近几乎是年年都发生,而且每次都是几条运河一起。

  重新回到宫中,晋祁和林绪两人都忙了起来,第一时间连见面的机会都少了许多。转眼间天气越发冰冷,秋天已过大半,冬季已经临近。

  祭祖之前是祭天,由礼部尚书许澜安排,一行人声势浩大的到达祭天之所,繁杂的祭天仪式后,晋祁独自一人登上高

  台祭祀。

  这仪式虽只用了几个时辰,但前后却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礼部自不用说,晋祁更是提前三天就已经开始吃素沐浴准备。

  祭天结束,紧接着便是祭祖。

  祭祖不如祭天繁杂,但也格外麻烦,因为晋祁要去黄陵,需要祭拜的也并不只一处。

  祭祖结束时,天气已经彻底入冬,绵延不绝的小雨下了好几日,空气中都充满着冰冷的气息。

  冬日来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的堤坝维修也正进行得热火朝天,林绪几乎难得一见,东奔西走少有在京。

  直到第一场雪下下来,两人才总算得到休息的机会。

  重新聚于御书房,晋祁看着面前消瘦不少的林绪,都有一种恍然若梦的错觉。

  “他最近如何?”林绪看向一旁许澜,晋易早已经回京,这些日子一直是许澜在旁边暗中观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有些不对,从他被召到京城就一直想要离去,表现得很是抵抗,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许澜看了一眼晋祁,晋易与晋祁如此关系,他抵触也在情理中。

  “马上就要过年,不如就留他在宫中过个年。”林绪看向晋祁。

  晋祁虽然知道林绪这是试探晋易,但闻言时脸色还是不由难看几分,“就这样办。”

  话音落下,晋祁停顿片刻后看向许澜,眼神都变得有些幽怨,“他今年还是不回来?”

  晋祁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屋里的两人都听明白他指的是边关的鬼面将军。

  “将军说恐夏国乘机进犯,走不开。”许澜笑笑。

  “明年开年朕生日呢?”晋祁不甘心。

  “将军说,恐他离开后边关有变,所以……”许澜依旧是那笑脸。

  晋祁闻言,脸上的神情已经不只是郁闷,“明年,明年让他回来一次,他不是要账房?让他自己回来领,不回来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