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99章 

  局摆在黑市最大的堂口,四面高矮不一的房子都是西域土石风格, 唯有那一处, 是江南的雕龙画栋, 飞阁悬桥。屋架亭台紧促却层次分明,不显臃肿,前进的大门边卧着许多西域浪人,乍一看是个穷恶腌臜的地儿,可若是过了第一道桥, 便能一观其中的雅致与金碧辉煌。

  “荒唐斋?”

  谢叙走在前头,看那古楼正心的匾额上书三字,出声念起,不由惊奇, 也觉得怪诞。

  “荒唐亦可读作广大, 这城中一隅见大, 倒是有点意思。”姬洛随口接道。

  那楼不是独楼,左右还有两处陪阁, 一名“繁弱”, 一名“忘归”,繁弱是传说中的神弓,忘归则代指良箭, 当下再看那古斋,便有高可观四宇的气势。

  闻言,谢叙也不由慨叹:“不知这里的主人是何等人物。”

  “黑市不问来历出处,何等人物不知, 但想必是个妙人,”说着,姬洛将手指向前一引,点在那斋前门柱挂着的楹联上,诗句出自张华的《壮士篇》,右手方书刻“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左手一侧则接下一句“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注)。

  “口气挺狂的。”谢叙撇了撇嘴,见围观的人快垒到院子里,仗着身量小,立刻拔足挤到前头去占位。

  这脚跟刚站稳,右侧便有人往他身边推搡,语气还挺不客气:“让让,让让!”那是个光头大汉,下半身一条灰袴,光着臂膀胸膛,脖子上带着大念珠。

  谢叙回头见姬洛靠在人堆儿后方,显然已挤不过来,心里头有些闷闷不乐,将好那光头正跟人询问于阗,谢叙便半嗔半怒地解答:“亏你还是个和尚,连于阗你都不知道,那可是西域佛国,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临西海,通盐泽,及葱岭,城中僧寺繁多(注2),孤陋寡闻就多读书!”

  “你个小犊子!”那大汉本就不是个正经和尚,更没读过几天书,只是往西域道上混作的变装,一听他编排,便扬拳要揍人。

  旁边有人劝架:“出了门,黑市里你俩爱咋斗都没人管,但这荒唐斋前,怎么也要给主人三分薄面,更何况是扈乐大商人做东,坏了他的场子,你们谁能担待?”

  两个人都收了手,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不给面子就等于找死。只是那大汉被个小孩言语讥讽,心里头不舒坦,非要嘴巴上逞能:“瞧着你是什么都懂,这么会扒拉,那你说说,这扈乐是谁?”

  方才对于于阗的见解,都是谢叙从书上看来的,可要问人,他却是摸黑不通,只能憋着一口气嘟囔:“这扈乐还没作古呢,书上怎么可能写他!”

  “你个小鬼,小心祸从口出!”听他话啼笑皆非,那好心劝架人便多了句嘴,“这西域商道上分两系,出塞的汉商和入塞的胡商,长安公府最鼎盛的时期,汉商都出于其中,至于顶有名的胡商,多来自于西域强国,你们若想活着走出河西,最好别惹他们,尤其是这个扈乐。”

  “这个扈乐怎么了?”

  那人顿了顿,朝二人招手,等人低头附耳,这才小声道:“听说扈乐一生行商从没吃过亏,却在一个汉人的手中栽了两回,最是嫉恨。”

  谢叙一听,来了兴趣:“谁?”他这一跟腔,那光头大汉眼中燃起炽热,也盼着听答案,两人难得达成一致。

  “就是长安公府那个异姓商人蔺光,二三十年前的事了吧,说了你也不知道。”那人打量了谢叙一眼,瞧他年岁不大,顿时有些埋汰。态度是看人低,但说到底,谢叙确实也不晓得,于是嘘声一叹,本还有些郁猝,瞧那光头汉也是一脸懵懂,顿时又觉得春风满面,舒心顺意。

  ……蔺光。

  他们二人不知,却不代表旁人不知,姬洛虽落在后头不与人争前位,但架不住武功好,耳力也拔尖,隔老远还能听清他们的话,听到那个名字,不由侧目一顾。

  这一瞧,另有一道目光追来,姬洛隐隐有所感觉,便抬眼看去。四目相对,那本是一双干净澄澈的眸子,却染上了几分朦胧与迷离,令人不禁想起雨后的青草与白鹿。

  熟悉在姬洛心间撞开,他探身再看,那人却不知被挤到何处去了。

  廊柱的另一侧,齐妗没有刻意做男子打扮,但为了活动便利,卸下了钗环花钿,将一头青丝只挽了个简单的髻,再以木簪别起,而衣袍流云大袖,再用穿过脖后的丝绦收束。此刻,姜夏静立在她右侧,方才本在门外赏风,被她两把拉了进来。

  两人脚下那一席之地,是齐妗趁人不备,用挪来的摆饰占出来的,这里的人因为对书斋主人的敬畏,万万不敢动一草一木,见着东西也会绕道,根本不会考究一个摆在架子上的青铜礼器,为什么会突兀地出现在另一侧的承重柱下。

  “先在此观望观望,听说那扈乐是数一数二的胡商,若能得到他的许诺,或许能借助马队,送我们去天山,找你所需的药材。”齐妗小声叮嘱。

  姜夏淡淡一笑,虽不冷漠,却没什么温度:“你不必带上我。”

  这话他一路已说过许多次,但次次都被齐妗置若罔闻。至于天山寻药,不过是借口,在刀谷中虽然五脏受了重击,骨骼也多处碎裂,但对他来说只要不死,只需养,还不致命。但火浪中射来那一箭,却是要命的,不过不是他的命,是姬洛的命。

  当时他从后方扑过去,一共有两支冷箭斜来,时间间隔非常之短,第一箭因为他而脱靶,阴差阳错被截下,第二箭中的。事后他仔细查看过断箭上的残毒,除非有解药,否则极难解去,若想活,只能去寻天池金蟾。

  齐妗并不在意,拟着他的语气反道:“你也不必谢我,不过是各取所需,我此次出门身无护卫,还需借你武功一用,只是酬劳。”

  鬼才信她的话,那夜在水湄边,他重伤浮沉,能看出个劳什子的武功。

  “你不信啊?”姜夏只是心念一转,那姑娘心细如尘,已作解语,“其实是因为你长得好看,不是倾国倾城,沉鱼落雁之容,而是……说来你可能不信,你的眼睛给人以机止坐忘之感,乍一见不似个恶徒。”

  姜夏摇头:“恶人不会在脸上黥字,还有,我不是鸥鹭,我是好鸥鸟者。”

  齐妗脸上有了几分失落,偏要与他争:“你不懂,我才是那个机心内萌的人,天生如此,从始至终。”她将最后四个字咬得很重,却并不是因为不悦,而是因为自知之明,“纵然你也身具恶业,不过是半路行者。”

  她没有说得更露骨,譬如,若天生便有巧诈之心的人,不可能养出这一副磊落的眸子,天下之大,人人都有不得已和为难。

  姜夏微微一愕,没想到她竟点出了关键,那种敏锐的洞察不该出现在一个年岁不大的姑娘身上,毕竟过去数载,身旁的人,包括贴身侍奉的苏明,或是那以半生之力谋划棋局的父亲,也不曾懂他。

  “多谢,还有人愿许我良善。”

  他悄悄探过去一丝目光,齐妗却挂着那种无懈可击的笑容,只望着古斋正中,扈乐的人将两张桌案分列两侧,已提着两只宝匣出来,便不再多谈。

  斋中二楼点了一盏灯,帘子上照出一个苍老的影子,看衣饰穿戴,是个外族模样。他将戴着白玉扳指的手伸出来招了招,宝匣落定,开盒取出两幅画,就挂在案前的两座巨大的红木架子上。

  自始至终代为传口令的,都是扈乐的亲信,而他自己,除了坐镇斋心,是一句话也没露口,底下人不由窃窃私语,都说那大商人年迈有重疾,已过不了今冬,攒着口气来找人了却平生夙愿。

  一时间,众人看去的眼神已变,有的是瞧死人,有的是瞧金山银山,还有的是西域的名声,贪婪的家伙已悄没声息在手底下打着算盘,若这老头身死,他那一诺究竟能分得多少身家。

  “把画展开。”

  亲信吩咐,两旁的仆从便老实去摘卷起的红丝绳。

  立时,两幅一模一样的画曝露在众人眼前。说是画卷,倒更像是撕下的墙皮拼贴而成,连拓片都算不上,不过稍稍有些学问的,都能看出画技之精湛,放在前代,也算是精品,只有谢叙这等出自书香世家的,见此目不忍视。

  身边的光头汉虽然不懂丹青门道,但眼光倒是颇为刁钻:“这该不会是从哪个坟头扒拉出来的吧。”

  话是这么说,但谢叙却还是忍不住同他呛了一句:“蔡侯造纸距今也不过三百年,你莫不是还希望那会有人能装潢成卷?”

  “你个小犊子,凭何总跟我过不去!”光头汉十分恼火。

  谢叙扮了个鬼脸,不搭理他,转头去细细琢磨那两幅画,说是两幅,但单看下来,却比一案之纸大得多,看画中似有细缝,左方为七人临水执物,右方为七人驾车,倒像是两单卷拼成一幅,真迹赝品一相加,倒像是四幅。

  这时,扈乐的亲信走至正中,以汉话和于阗话道了一句“诸位请便”,随即将两木架并在了一起。

  在场的人虽私下交头接耳指点得热闹,却不若江南士子论道清谈的跃跃欲试,竟无一人率先出头。齐妗捏了把汗在手,本想先叫一两人投石问路,自己再临危救场,如今却是不得不当那第一人。

  “在下不才,愿当这试金石。”

  她虽没口称女子,但却瞒不过眼光毒辣的游商,顿时引得一通哄笑:“小姑娘不在家绣花裁衣纳鞋底,跑这儿瞎胡闹什么!咱黑市行规当头,乱说话的割舌,搅场子的要被拖出去喂狗!”

  对于满堂爷们儿的嘲弄,齐妗丝毫不怯,端着架子挂着笑靥,不卑不亢欲往画架走。姜夏截了她一脚,悄声说:“你真有法子?”

  “你若跟我站在同一边,该信我。”齐妗亦没料到他的关切,抬头看去,目光柔和下来。她笑起来其实很甜,只是大多数时候都挂着那种冠冕堂皇而又无懈可击的假笑,多了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姜夏不悲不喜,不置可否。

  齐妗却忽地踮起脚,朝他倾身:“悄悄告诉你,我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家中上下都戏称我活典籍。”

  说罢,她绕过桌案上前,环视一圈后,朝众人开口:“若要断真伪,首先得晓得这画,画的是什么。”

  围观的人没料到这丫头唬都唬不走,当即是戚声连连,便是扈乐的亲信,也有些不拿她当回事儿,只道是哪家姑娘没看住,跑出来凑热闹,当即摆手要赶。齐妗一步不退,这会子,二楼那只手又探了出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不怎么地道的汉话:“姑娘,你若是说得不对,今日可别想走出这荒唐斋。”

  谢叙那叫一个结巴:“这……这分明欺负人嘛!刚才可没立这规矩!”

  “黑市的规矩,便是没有规矩,一息一个准儿!你是第一次来吧,敢这么闯西域的姑娘,可没几个,不有点儿真功夫,谁还不是挑软柿子捏。”方才给他和光头汉劝架的那人又冒了头,小声提点。

  闻言,谢叙缩了缩脖子,忙朝姬洛看去,在这里他也是功夫最浅薄的,说不准正是人家眼里的柿子,可劲儿得收敛着,见机行事。

  话说到这份上了,齐妗却浑然不怕,而是在心中反倒揣摩——

  那扈乐先前口都不曾开,自己才说了一句,便引得他出声,这不合常理。以他在黑市的地位,想灭杀自己,犹如捏蚂蚁,根本不用多来这一句,悄悄派人做了便是。

  “这一声警告不像是警告,倒像是我说中了什么,或是我要说的,是他隐隐期盼的,可我方才并未给出真假之分,莫非,辨画是假,想探知内容是真?”

  想到这儿,齐妗立即高声接道:“说过才知不对,不说谁又可知。”

  扈乐笑了,摆手下令:“让她说!”

  齐妗便择了其中一幅,指着右边那一半说道:“七人驾战车,驰宝马,奔逐猎杀……这是……有犄角为鹿,有獠牙为狼,左公载记: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注3),因而此一景,乃穆天子驱八骏,大破犬戎!”

  “不错,正是!”

  “这小姑娘有点儿厉害!”

  她话音落下,有夸口称赞的,也有不服气的,打人堆儿里阴阳怪气:“瞎子都看得出来,八骏画得清清楚楚,谁猜不到是穆天子伐犬戎,西出昆仑,这儿读书人亦不少,当年流亡沙洲的大儒后人可还在!”

  “只是旁人谦让,不与你个小丫头争锋!”

  齐妗亦是不服输,立刻反唇相讥:“那敢问阁下,为何八马只有七人?”

  那人答不出,面皮涨红。谢叙离得近,看人吃瘪实在解气,便也跟声附和:“对对对,为何呀?说不出?说不出阁下还是免开尊口的好,免得叫我们这些粗陋浅薄的人,误当作了放屁!”

  “那你说说看!”

  谢叙抄着手睨了一眼:“听好了,这叫七萃之士,乃护卫周穆王的禁军,曾于当阳之水被赐战。”说完,他还向齐妗望了一眼,后者回礼,但目光却越过了他,在人群里搜寻另一人,似乎想以接下来的话,得到那人的肯定与赞许,或称邀功亦可。

  七萃之士已很接近答案,但却还不够精准。

  “准确来说,是七舆大夫,郭弘农曾注解,皆为有智之士,乃王之爪牙也(注4)。”齐妗开口的一刹那,姬洛同时在心中点出了这个答案,但他想到的更多——

  粗看画技精湛,引人目光,但只要仔细琢磨,便会发现这内容本末倒置,七萃之士有名,可能盖过周穆王的威风?画禁军不画天子,这不是本末倒置?

  为什么图中会缺了周天子?

  方才那道熟悉的目光又再度投落而来,姬洛抬头去寻,不知怎地,心中蓦然打了个寒噤,只觉得这画绝非辨别真伪那么简单,倒更像是含有深意,最可怕的是,所有人尽皆被蒙在鼓里。

  作者有话要说:  注:楹联诗句引用自张华的《壮士篇》

  注2:关于于阗的介绍,根据《汉书》记载内容引用和改编。

  关于好鸥鸟者与机心内萌。

  注3:引用自左丘明《祭公谏征犬戎》

  注4:引用自《穆天子传》中郭璞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