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291章 

  那是梅子雨时节,往来行客少, 修玉也没什么要事, 听了东家的话, 立刻放了刀,把沾了猪油的手在围裙上抹了一把,乐呵便朝前去,并未多想。

  酒家小座临窗的细竹卷帘下,坐着两个年轻人。

  左手方那位身着绣着芝兰杜若的鲛纱白衫, 并未着冠,而是披散青丝,只用一根白鹤流云发带,稍稍束起一半, 他自称姓曲, 可唤他言君, 从说话到做派,都是谦和君子, 温文如玉。

  而右手方那位, 显然与曲言君一道,模样生得清秀,有股子光风霁月之感, 但看起来年岁要小上许多,一身墨衣佩白玉,乍一眼平平无奇,从始至终也不发一言, 只睁着一双动人的眸子,细细打量。可不知怎的,修玉往跟前一落脚,不自觉便被他狡黠的眸子吸引过去,反倒将身边的人衬了下去。

  “不知客官想来点儿什么?”修玉清了清嗓子,堆着笑问。

  她一笑,那黑衣公子也跟着笑了,盯着她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两圈,忽道:“姑娘最善长烹水鲜?那我若说要吃浪里白蛟,溪下水虺,沧海碧螺,流波夔牛,是否也能做得?”

  他话音方落,曲言君呛咳两声,差点将茶水喷出,只哭笑不得地瞪了那少年郎一眼,转头对愣怔原地的修玉摆手:“别听他的,给他来一盘臭鱼鲊即可。”

  “你这人正经起来,真没意思。”少年郎烦去一眼。

  修玉插嘴:“那什么才有意思?”

  黑衣少年郎笑着应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给他来一盘酸汤牢丸,倒牙那种,嘿嘿,他不吃醋。”

  修玉也是个老实人,还真较真儿起来,压根儿没当他们逗闷子,当下便应了,转头往庖屋里钻,火速烹好了饭食,给盛了出来。

  黑衣少年郎拿竹箸往盘中戳了一戳,嗅着那怪味略有些嫌弃,倒是曲言君面不改色,拿起汤匙一口一个牢丸,随后朝修玉赞道:“姑娘妙手。”

  闻言,黑衣少年先是一愣,随后狐疑瞧看了曲言君一眼,以为那酸臭不过流于表面,这姑娘当真能化腐朽为神奇,因此捏着鼻子,连吃了两条鱼鲊,瞬间整张脸都绿了,就差没扶墙干呕。

  再看曲言君,依旧面不改色。

  那少年又是一阵惊疑,不甘心拿竹箸,从他嘴边抢过最后一个牢丸,塞进嘴里咀嚼,这一回,便是曲言君也弯了眉眼,含笑在唇。

  “我算是服了……”

  修玉在旁,终于不用绷着一张脸,登时朗朗大笑三声,格外开怀:“本店童叟无欺,但凡客官要求,包教满意。”说着,她把空掉的盘碗收去,重新上了一壶清茶,“二位稍候,我重新给烧两个拿手菜。”

  等饭菜上桌,一轮囫囵饕餮,二人果腹,只觉惬意。那黑衣少年郎先前虽在言语上多有打趣,但人却也是个知礼大度的,一餐后不吝夸赞,嘴甜起来给修玉都说得不好意思:“姑娘这手艺,天下无出其右,宫中也未尝比拟,埋没在一乡野店家,岂不屈才?”

  “不瞒你说,我是听说泗水有座楼中楼,想来碰碰运气,可惜天不遂……”

  修玉话还没说完,那黑衣少年眯着眼朝她勾手,等人俯身靠来时,便向那正襟危坐的君子一点,高深莫测笑道:“找他,他熟。”

  修玉先是一怔,这才从莫大的惊喜中缓过神来,两眼巴巴地望了过去,也学那江南士子一般工整措辞:“鄙人……不,奴家……还烦请曲先生代为……代为引荐。”

  曲言君却握着茶盏缓缓摇头,修玉一瞧,眼中顿现失望之色。

  这时,那正支颐顾盼的少年郎忽然伸手,拽拉一把曲言君的袖子,待拉得茶汤泼摇,溅了一帘子,又赶紧缩了回来,把手贴在唇边,故作小声:“人姑娘想见楼主,引荐便是,万一玉成一桩知己红颜的美事呢?”

  曲言君瞪了一眼。

  少年郎不为所动,又继续逗趣道:“你向来最是温柔好说话,怎如今这般吞吐,莫不是……莫不是还舍不得了?”

  “子忘!”曲言君轻咳一声,两指抚着眉骨,叹息连连,似是拿他无可奈何,“你明知道……”

  ……

  “答应了吗?答应了吗?”修玉老半天没说到点子上,可把她闺女急坏了,忙吵嚷着,打断了回忆。

  其余几人皆是春风拂面,含笑有余,也只有小丫头听不出言下之意,想来有那少年郎的打圆,惠仁先生性子温柔,定是依了修玉的托请。

  席间,只有施佛槿略一沉吟,问出了心中所疑:“那个少年郎也是楼中之人?”

  “非也,我在楼中从未见过他,且自那之后,也再未听过他的消息,以惠仁先生的为人,定然私交甚广,不过萍水相逢,我却不好多做打听。”修玉一叹,十分可惜。

  “娘,你继续说嘛,后来呢,后来发生了甚么,你是怎么遇见爹爹的?”修翊快人快言,修玉虽是半老徐娘,却也要脸,当即跟个小姑娘一般红了脸,抿唇佯作发怒,朝小丫头背上拍打去。

  小丫头一惊,忙往他爹身后躲。

  众人也不再深究,便又听起故事来。

  后来,便是她作为睟天令使,携带融风令而出,依约送至青州公输家,只是,路上却因一事耽搁,误了时机。

  修玉有一幼弟,门庭败落后,被修母带走,一并携去的还有老修家半本刀谱,此后杳无音信,断了联系。离开泗水后,修玉偶然得知其弟的消息,才知母亲染病死后,那孩子吃了许多苦,辗转流落石赵,成为石虎的暗卫,专门对那些不服统治又素有威望的晋人进行暗杀。

  联想到石赵暴行,修玉既有不忿,又甚为怜惜,念着公输家百年基业,迟个一时半会,又不会凭空消失,便暂且搁下,先行潜入赵国都城,在一次行动中,截下了幼弟。

  然而,无论修玉如何劝说,其弟都不肯放弃一切,随她远走,且打心底里觉得,如今的身份都是自己一分一毫,挥汗洒泪挣来的,自己绝不会像当年的父亲那般当个窝囊废,碌碌一生,也绝不会如祖父一样易主,叫后世子孙都投靠了高句丽王。

  那时,修玉觉得自己何等幸运,在泗水楼感受过家人般温暖的她,不但放下了当初对乔家的成见,甚至养成了开朗和乐的性子,对于胞弟的举措,她只觉得羞愤,甚至不可理喻。她一心想着,只要离了这吃人的世道,定能将弟弟纠回正途。

  修玉想要感化他,可等来的却是围杀,在血战之中,修玉绝望地亲手了结了胞弟的性命——那是她杀的第一个人!

  她永远也无法忘却,那个雨夜,弟弟死前对她说的话,他说修玉很幸运,遇到的都是好人,一辈子从没真正吃过苦头,所以永远相信希望,而像他这样的人,生存先于道德,从挣出头面的那一天起,早就没有了希望!

  痛失幼弟之后,修玉赶到公输家,却发现族长与耆老都服毒自尽,而当初跟着张宾来索要《天枢谱》的人,便是她的弟弟,她的弟弟间接害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

  那一刹那,她倍感无助,只能带着融风令又飘然而去,可天下之大,却常有无处容身之感,无论走到哪里,都如阴云当头,不见晴日。尤其是石勒死后,石虎篡位,此人心昧德义,毫无廉耻,冀州等地,可谓民处水火,怨声载道。

  修玉走走停停,做过许多事情,截杀过石赵的刺客,替那些死于蒿野的人收尸,有余钱时也曾开铺施粥,无钱时甚至打扫过战场,在堆积如山的尸骸间,那个曾经丰腴爱笑的厨娘,早已瘦骨嶙峋,对着折断的战旗,忍不住崩溃大哭。

  也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猪肉张。

  猪肉张是个死囚,因为得罪了石赵的贵人,被押到战场上当活人靶子,没想到侥幸捡回一命,奄奄一息之时,听到修玉的哭声,他忍不住从尸堆里爬出来,迷糊中用手拭去了她的眼泪,并对她说:“别哭了,长夜虽至,但时不万古,黎明一定会来。”

  就是这一句话,彻底打破了胞弟死前之言给修玉带来的心结,她立刻抹去眼泪,用手去探人脖颈脉息。

  那手指的冰凉一刺,猪肉张忽然坐了起来,向前一扑,把修玉抱住,好像溺水的人抱着萧萧落木:“活着,活下去,活着,活下去!”

  修玉救走了猪肉张,两人就此远走江湖。

  ————

  船到列口埠头时,天刚蒙蒙亮,修玉却早已穿戴妥帖,站在甲板上与卫洗送行,随后他们将前往长岑,补给后一路折返东海。

  故意避开旁人,是因为修玉心中一直搁着一件事,八风令其实并未贴身携带,她骗了所有人。当年她曾回过一次高句丽,胆大心细的她做了一件包括姜家都没料到的事——她把融风令留在了丸都山城。

  “卫洗,你此去丸都,我有一件事要托付与你。”

  ————

  火被后半夜的大雨浇熄,辕门前,奔走的人踩过水洼,担人的架子进进出出,再没停过。霍定纯从帐中醒来,打起帘子站在雨中,望着漆黑的山头目中一眩,随即紧紧握住那枚蛇腹宝珠,珠中的蝴蝶徐徐振翅,似要从禁锢中挣脱而出,叫人疑心此间不过一梦庄周。

  但四下迭起的喊声,却叫他唤回了现实。

  “军医呢!军医在哪里!”

  霍定纯冲上前去,抓住那个士兵的领子,大声喝问:“风马默呢?风马默在哪里?他是不是点火了……滚犊子的到底干了什么……”说着,大力将人推了出去。

  那士兵看清来人,先骇了一跳,随后反倒跟了上来,急声道:“泉将大人,泉将大人您快去看看吧,智将大人命在旦夕!”

  如墨的长夜被白色的电光撕裂,滚滚雷声紧随其后,炸在头顶,与脑海中那个声音重合,霍定纯垂下手,骂不出一句话——风老二是个狠角色,为了杀姬洛,竟然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已至如此地步,还能如何劝?

  ……

  断肠道后的泥淖里,有人吃力爬行,一边爬一边脱去身上绘着鸾鸟的灰色斗篷,从面上拂去已是碎片的白玉金边面具,露出如麋鹿般纯粹干净的瞳眸,他努力伸手向前去够,却怎么也够不到那个影子,最后只能重重垂下——

  “如果一切真的就在这里结束,也挺好,若上天还愿意再恩赐一次机会,那么或许可以试试,重新开始。”

  姜夏的耳畔忽来震动,比之火石炸开的声音稍逊,可这股威压却不容小觑,他回头,竟然在山中瞧见浊浪,滚滚而来。

  望都关后千年不过水的断水处,因这一炸,崩石开路,顺流而下,此间再无“断水”。

  他在水中浮沉良久,久到胸肺快要炸开,才被一个浪子打到堤岸旁,勉强透了口气。月下水湄边,走来个窈窕的影子,撑着油纸伞,宛如一幅江南仕女名图。

  影子是真的,蹲下身来,伸出冰凉的手指在他颈侧探了探:“醒醒,公子醒醒,可听得声否?”

  姜夏张了张口,没应她,只呢喃了两声“姬哥哥”,望见那影子调头要走,伸手一把抓住人脚踝。

  影子瞧他睁眼,不由松了口气:“小女子齐妗,夜路避雨太行,偶然听得滚雷之声,心知或有天灾,方才取水,见公子浮沉,既是路遇不平,公子或可告知家居何处,姓甚名谁,许能相送一程。”

  “我没有家,”姜夏在堤岸边翻了个身,仰面朝天,隔了很久才续道,“名字?呵,我名……江屿寒。”

  齐妗俯身,将油纸伞压下,与他面面相对,脸上挂着雷打不动的微笑:“原是教整个江左仕女倾心的‘浣花剑’,久闻大名。”

  作者有话要说:  姬洛木有事,下一章出来~

  注:文中提到的辅助石赵的号称算无遗策的张宾,参与公输府和刀谷事件等内容与历史事件线有出入,且为虚构,历史上张宾于永昌元年(322)年逝世,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