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182章 

  姬洛和李舟阳交换了一个眼神,跟着走到了密林深处, 那铁汉也真是憋得住, 愣是啧声好半天, 才试探问道:“天王陛下可好?”

  “铁弗王不知吗?”姬洛抬眉,露出一丝不耐,仿若再说“我已看破,你别绕弯子”。

  刘卫辰果然一噎,暴脾气上头, 也不再藏着掖着:“本王也想不到那拓跋老儿竟然在我跟前设有暗桩,暗中截了封拜左贤王的车架特使,传檄文说讨伐就讨伐!不论怎么说,这都是我与大秦交好惹出的乱子, 大人跟在天王身边, 可否透露一二, 长安那边究竟是什么意思?”

  苻坚什么意思,姬洛哪里知道, 但他心思敏捷, 很快顺着他的话忽悠下去:“想来铁弗王也是知道天枢殿里的那位宗平陆大人的手段,既然入秦,没有什么能逃过‘芥子尘网’的眼睛, 陛下的意思,铁弗王难道不清楚?”

  姬洛说完,心中暗想:这刘卫辰提到的拓跋,是唯有代国王公才可冠的姓氏, 桑楚吟说过,刘卫辰娶了一位代国公主为王后,若是寻常的事,代国不会如此劳师动众,一定是关乎国体的大事,只要细细琢磨这位铁弗王方才的话,便可知除了二心,别无他解。

  “这……”刘卫辰犹豫了一刻,认定苻坚在试探他这个左贤王的忠心,当即一本正经喝道:“我明白了。大人放心,铁弗部与秦国永以为好,不会轻易背弃盟约。”

  姬洛装作满意的样子拍了拍铁弗王的手臂,调头走了,这再不走,他心里的偷笑可就憋不住了。

  出了林子,李舟阳背伞抱剑,在一旁等着,等姬洛擦肩而过时,他方才压低声音讲道:“刚才挑了两个好下手的打听,他们从朔方撤出后,在峪岭前被截,只能绕道出敦煌,从雀儿山走蜀道去汉中,不过一路躲避追杀,误打误撞进了米仓山。”

  姬洛也同他交换了信息:“铁弗部暗中通秦,代王出兵讨伐,苻坚竟然一路无所作为,他这个人心思深沉,恐怕有心试探铁弗部的忠心。”

  说到这儿,姬洛顿了顿,忽然摇头:“不,不止。区区一个铁弗部,他怎么会完全放在眼里,如果刘卫辰侥幸走脱,走投无路之下再来一出雪中送炭岂不美哉?如果没走脱……他只需将所有事往死人上一推,还可以同代国虚与委蛇不是?”

  “也是,那位君王并不好戏弄。”

  李舟阳应道,陷入深思。姬洛推论如此笃定,说他没见过苻坚都没人信,江湖上流言纷杂,关于点金牌的由来自始至终都没有确凿的说法。李舟阳从来不信细作的传闻,因为姬洛实在不像,但那牌子又确实是他的,倒是个天大的悖论。

  不过,也许正因为未知,才有值得探究和利用的地方,不论是姬洛还是刘卫辰,都是李舟阳为了见到苻坚赌上的筹码——

  这一年发生太多事,桓温死,蜀地被秦军拿下,苻坚和他的立场瞬间就变了。作为成汉后裔贸然前去投效,苻坚未必会见他,就算不为难,也可以寻个理由将他打发。

  李舟阳闭口不语,朝刘卫辰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群匈奴人没什么行囊可收拾,只是简单围在一处,似乎也在等着头领的指示。

  其实姬洛也有同样的困局,所以才会跟着李舟阳押宝,但他们两个人的价值都不上不下,不过现在多了个铁弗王,动静闹得越大,得到的效果会越好。于是,姬洛接着方才的话道:“我敢保证,只要到了汉中,‘芥子尘网’一定会八百里加急,如果幸运,长安城外还会有人来迎接,颠沛流离的日子就告一段落了。”

  三日后,一行人平稳进入汉中郡,寻了一间客栈下脚。

  刘卫辰和他的部下虽极不愿意,但还是卸甲换衣,扮作了胡商,再往长安打算。而姬洛和李舟阳借口要事交接,则往城中逛了一圈,先在茶铺里吃了一碗氐羌特有的罐罐茶,随后又去人多喧闹的地方听了一场端公戏。

  “你有没有发现,东边的唱戏台子,西边的茶寮酒肆,南面的米庄绸缎铺,沿街十数有八都有朱鹭的标志。”姬洛用手肘轻轻推了一把李舟阳的胳膊,说道。

  逛街是假,搜罗消息、探听情报是真。

  混了这么些年,姬洛也算老江湖了,新地方歇脚,四方阡陌,地头风情都要打听清楚,前者为了跑路,后者避免祸事。

  李舟阳停下脚步:“长安公府。”

  “果然,”姬洛点点头,这倒是和他心里头猜的分毫不差,“以前只是听过钱府大名,如今才晓得何等威风。”

  “长安公府投奔了苻健,一直和宫内交好,也算皇商。”李舟阳不以为意。

  “你是蜀中日子过得太安逸了吧?钱这种东西跟权势一样,会把心养大,觉得越多越好,”姬洛抬眼四面又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往来不绝的商贾身上,嘴角噙着一抹冷笑,“这还只是汉中,如此厉害,恐怕离出事不远了。”

  又过三日,长安楼阙近在咫尺,几人怀着忐忑的心情从东门入城。先前过关,依靠的是姬洛的牌子,如今牌子还没有掏,城楼下先走来几个兵丁并一位带甲的校尉,将刘卫辰引到一处私语了两句。

  姬洛站在关口仰望九丈城楼,摸着砖石眼中闪过哀思,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大白天仰望长安城。

  刘卫辰显然跟苻坚的人达成了一致,很快朝姬洛他们走来,看起来是来告别的,不过开口却是相邀同行:“今日不必急着入宫,不如同来小坐片刻?一路上多有劳顿,还没能切磋一二,二位的功夫是极好的。”

  这位铁弗王居于高位久了,虽然很忌惮姬洛的身份,一路颇为客气,但实际上却并不热情,举手投足都可见倨傲。这会他突然拉下面子说些哥俩好的俗话,显然是有意为之。

  姬洛和李舟阳对视一眼,还没开口,背后却来了一队内官,打头的先说话了:“恐怕不行,这位公子还需跟奴婢走,主子要见你。”这话是冲着李舟阳说的。

  刘卫辰惊了一跳,转头再打量背伞的人眼光就大不相同了,起初他只当是姬洛的随行,此刻却惊疑于他的身份,看姬洛的眼光也变了几变,心中暗道:蜀中公务?蜀中的人?

  前后两拨人都没提姬洛,姬洛也不慌张,抖着袖子装模作样给李舟阳拱手作揖,道:“李兄,改日再会。”说着,又朝刘卫辰致意:“再会。”

  说着,他施施然朝城外走,俨然不把那校尉内官放在眼里。约莫走出了快十丈,后头立在车马前的小内侍才扯了一把当先人的衣袖,后者恍然,扬声喊道:“大人,主子夸您事情办得好,在灞桥的庄子给您留了一筐他前阵子钓的鲤鱼。”

  刘卫辰闻言脸色更加古怪了,一直紧盯着姬洛的背影,直到那袭缁衣彻底消失不见。

  如今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按理说郊外游玩的人该是不少,可越往灞水桥头走,越是半个人都没有,仿若被提前清场一般。姬洛脸上冷得再无一丝笑容,勾着嘴角冷哼一声:“什么鲤鱼,恐怕是太公钓鱼。”

  “愿者自来。”竹亭中坐着一个身披蓑衣的人,一腿斜横在栏杆上,一腿支起,鱼竿就扔在脚下,手头不慌不忙收线。

  姬洛闲闲往柱子上一靠,腰间挂着的佩剑磕着木头发出“咚”的一声响:“天王今日怎么没有煮茶?”

  “江南的香茗还是没有罐罐茶好饮,”苻坚脱下斗笠,回头去看姬洛,姬洛却将目光别向远方,盯着灞水水面上飘落的桂花,“上一个这样和孤说话的人已是坟冢青茔,你果然还是一样的胆大包天。”

  姬洛这才转头看他,自然地笑了起来,身上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不想让人看见的东西,就一定会藏得滴水不漏。

  苻坚眼前一亮。当日穿着女子婚服,生得男女莫辨的少年郎,如今在岁月的沉淀下,狡黠不再外露,灵气收敛入骨,一眼观去,竟长出了光风霁月的气质,

  “剑很漂亮。”苻坚看了一眼腰间的“玉城雪岭”,又看了一眼他手中环抱的“决明”,最后略一挑眉。有力自保和无力自保,造就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时至今日,若姬洛还是任由宰割的鱼肉,也就不配站在他的面前了。

  姬洛抽出宝剑,在手中挽了一道剑花,故意抬杠:“杀人时可不漂亮。”可惜,苻坚眼睛都没眨一下。

  姬洛捕捉到亭外的风声,知道庾明真一定就在附近,哂笑收剑,不禁心头喟叹:当初怕死的人依旧怕死,当初不怕死的人却开始怕死。

  苻坚吐出一口气,揶揄道:“牌子是你自己拿着不放,惹出了事怎么能算到孤头上?”他把自己摘了个干净,顺便摆手示意姬洛坐下,“孤说的话向来算数,说长安一聚便长安一聚。”

  “铁弗王的闲事可不是我非要管。”姬洛冷冷道。

  苻坚想到李舟阳,话锋一转,道:“孤本传信邓羌,叫他找个江湖门派搭手,这样也不好给代国留下话柄。既然事已至此,倒也没什么追究的。”

  “秦国在北方锋芒所向披靡,也会惧怕?”姬洛听着古怪,虽过去五六年,但苻坚正当壮年,纵然收敛了轻佻纨绔的做派,也不该豪情尽失,遂语带讥嘲。

  他是注定没有办法跟苻坚好好说话的,可正因如此,两人反倒能畅谈下去。

  果然,下一刻,苻坚起身,上前一步拍了拍姬洛的肩,低声道:“该怕还是得怕,该怂还是得怂。”姬洛听出他话中敲山震虎之意,目光骤然一冷。

  苻坚略过他的表情,浑不在意:“‘天下同心,万民归一’,当初你说的话不无道理,这些年孤也尽心尽力做到了,广推汉制,各族通婚,凡孤所拥国土,皆百姓安乐。正统之论,确实不易,但只要尽孤所能,总有一天,天下会真心实意归附。”

  姬洛恍然间想起当年雪棚下苻坚煮茶的样子,不由喃喃:“就像煮茶?”

  “就像煮茶!”苻坚一改闲散慵懒,转头看向姬洛时,坚定地说,“孤听西域往来的苦行僧讲过一个词,叫‘功不唐捐’,就像煮茶,虽然孤依旧煮不太好,但只要孤一直在做,往昔的付出绝不是徒劳。”

  “功不唐捐?”姬洛本想奚落一番,可面对这样的认真,他说不出口,只能淡淡回应,“天王做这些,恐怕也不是真的喜欢。”

  苻坚轻声一笑,拿着鱼竿,夹着斗笠,施施然朝竹亭外走去:“和一个君王谈喜欢?姬洛,为君者没有喜好,只有做与不做,应该和不应该。”说罢,他在阶前停驻,转头朝人抬了抬下巴,“姬洛,现在孤正式邀请你。”

  “邀请我作甚?给六星再添一星?”姬洛顺口反问,脚步没动,靴子尖却对着亭外。

  苻坚为姬洛的狂妄抚髯大笑三声,伸出一指点了点姬洛脚边的鱼篓,不再多做停留:“你很快就知道了。把东西拿上,今晚吃鱼羹。”

  姬洛低头,发现鱼篓子里当真有两条肥美的鲤鱼。再回头一看,这才注意到苻坚蓑衣之下只是普通的粗布衣服,甚至脚上还趿着一双芒鞋,他扛着鱼线竹竿沿着灞水走,仿佛真是个不起眼的渔民。

  翌日,姬洛被赐了一座长安城东边的小宅,院内不大,胜在清幽宜人。一连七日,总有赏赐源源不断暗中送来,姬洛挑灯披衣,站在门前听管家点货,不禁抄手失笑:苻坚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哈碰面了~

  科普:‘功不唐捐’出自于《法华经》,初代译本是高僧鸠摩罗什翻译,大概的意思是世上的努力不会白白付出,一定会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