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公子传令>第87章 

  咸康元年,六月。

  中原人口中称呼的南疆, 大致笼盖了古益州的地界, 也便是话本子里说到汉末三国风云时爱讲的南中。

  想当年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定南中, 七擒孟获,后蜀、滇、黔三处得成七大郡,一直延续至今。七郡中牂牁郡扼守要道,往西直达宁州的滇池,而往东则接桂林郡, 一直可向东海、南海。

  今日的牂牁郡热闹非凡。

  街上走商的,路边吆喝摊子的,茶寮棚子里吃茶的,大树底下打着蒲扇, 腆着肚子晒太阳的, 都一并挤在了城门往城心那一处, 随便拉一个本土的黑面佃农问话,不肖先开口, 人先操着豁牙说了:“甭问甭问, 近三月最好的日子,听说新郡守走马上任!不知道长得是个什么面子模样!”

  “他们说的什么?”姬洛摸着盛满红褐茶汤的茶碗碗沿,瞥了一眼那穿着打扮和汉人略有不同的老农, 张口问道。

  关拜月拎来熬茶的罐子,应了一声,便将那话原封不动转述。姬洛本是随口问,却没想到这‘下七路’里的神偷竟还会八方语言, 一时没忍住,多盯着他看了两眼。

  “不才幼时念过几天书,书院老师祖籍桂林郡,南中话亦有涉猎,我们这些小子猎奇,也跟着学样。”关拜月被盯得左右不适,这才勉为其难开口同姬洛说话。

  按经验之谈,这‘七路’没一个寻常人,果不其然,出临川这些日子以来,姬洛算是看出了这‘阊阖盗剑’关拜月的古怪之处,完全当得钱阿六那句‘孤僻’的形容。这人似是不能与旁人结伴相处,若非此地歇脚,那关拜月定要拿轻功,遥遥领先个几十丈,如避瘟神一般,生怕姬洛一路抓着他说话似的。

  不过,这位身负绝技的灰衣中年人说话并不如一般的乡野村夫粗俗,当初误会姬洛是凶手时也骂不出‘尔母婢’这般粗语,这会子接口说道,还晓得用谦称,遣词造句也很规整,出身想来没那么简单。

  姬洛想到这里,决定趁好机会再试试他,毕竟南中他从未去过,往来谈话言语多有不通,往后还得仰仗他,需得再知上几分底细才可安心。

  “我瞧着他们的穿着打扮,衣服制式似是和中原大不相同。”姬洛抿了一口茶,“这茶汤色泽也瞧着怪异。”

  关拜月回睨了一眼,看样子或是要张口骂一句“没见识”,然而,这灰衣男子却并未如此做,只是深深瞧了一眼眼前的少年,倒似尊崇孔孟先圣的有教无类一般,细细解惑:“这是南中独有的黑茶。”说完,又抬了抬鼻子,目光粘在那老佃农身上,“他应该是个百濮人,秦汉时我们脚下这片地属于夜郎国。”

  “噢,原是夜郎自大那个夜郎。”姬洛拖着尾音颔首。

  关拜月忽然肃了脸色,低头拿手指击打桌面,琢磨了两下,忽道:“说起夜郎国,传闻夜郎王富甲一方,曾竭力在滇南寻得一辟毒宝珠,我早年曾在牂牁附近探过这宝物,并无所获,兴许可以再往宁州试试看。”

  姬洛汗颜:得,这人还真是打哪儿都不忘老本行。

  正品着这南中黑茶,城门口的方向忽然喧哗起来,姬洛位置顺风,也没伸脖子支脑袋,就这么轻飘飘把眼神落在了那方。不过来的并不是那新上任的郡守,而是一群风风火火的江湖人:“怪了,难道最近南边有什么大事?”

  听见他的昵语,本不为所动的关拜月竖起耳朵静听。他盗遍天下,眼力劲和见识并非姬洛能比,当即就点破了情况:“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应该是来自南中附近七郡,并岭南和海南郡,跟我们不是一路的。”

  简而言之,并非打临川来的人。

  姬洛没再多问,九州地大物博,那‘一教一阁’中的天都教就在滇南,这附近多些江湖客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再过了会,城门又是一阵哄闹,那盼得黄花菜都快凉了的郡守终于到任了。不过,放眼瞧去,人既没骑高头大马,也未坐华丽马车,当中一老黄牛拉车,慢悠悠地过街,若非在城门口出示牌子被眼尖的人认出,倒是压根儿没人往新官上靠。

  路边的大娘老头看热闹,闲话跟飞来似的,也不怕落得人耳朵里不高兴:“哎哟亲娘呀,郡守坐滴个牛车,比俺们还土!”

  盛夏酷热又多蚊虫,牛车上好歹搭了个棚子。这大娘话音刚落,围那一圈薄纱帐子下伸出个脑袋,是个清隽的小公子,一双眼睛亮汪汪得跟一弯泓泉似的,嘴上不语先笑,露出两颗藏不住的犬齿:“您可不晓得,肥膘健马早征作军用,现下京师建康的达官贵人,都爱坐这牛车,清闲高雅,正所谓‘阳春白雪’,谁说是‘下里巴人’?”

  “怀迟!”

  牛车中正襟危坐的郡守大人一声厉责,那年约十二三的小公子当即缩了脑袋,委屈巴巴望着人,说话间人心都似要化了一般,“王世叔,你瞧我这南中方言说得如何?”

  “你呀。”王汝在谢叙的小脑门上拍打了一下,很有些恨其不成气:“你父同你叔父让你跟着雍时维老爷子钻研学问,你瞧瞧你,净学些异语方言!”说罢,王汝两手拄在大腿上,悠悠叹道,“倒是和当年的他,有所同好。”

  谢叙偏着脑袋笑问:“他是谁呀?”

  “少时故人罢了。”王汝摆首。

  关拜月耳力不错,牛车正打他们跟前过,车中两人对谈又没刻意压低声响,因而他听得那是一字不差。王汝说到雍时维老爷子时,他板着双肩一颤,想要回头却极力克制住了。

  “江湖爱那快马轻舟,世家子却喜牛车慢船,人倒是各有不同。”姬洛信口跟了一句,关拜月突然变脸,深吸一口气,在桌面上拍下银钱,扭头就走,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姬洛赶忙把茶汤喝完,默然跟了上去,偏偏那群江湖人不紧不慢堵在路中间,打一客栈门前停住,似是要在此地歇息一晚,翌日再往西边赶路。

  不想那群人里站了好些个带白幕离的,男的女的尽有,姬洛追得快,本以为这些人武功都不赖,疾走带风也能避开,没想到竟都是些仅会傍身拳脚的,只听得最后头那个矮他半个脑袋的姑娘“哎呦”一声,仓惶扶正幕离。

  “抱歉!”姬洛脱口而出。

  “不打紧。”那姑娘笑了笑接上了话,看少年肤白如凝脂,在附近一群面皮黄黑的南中人里格外亮眼,不由多瞅了一瞬,道,“你们也是要往宁州去的吗?”

  姬洛没指望人听懂他的话,结果这女子出口却不是南中方言,他没来由一愣,活似个呆瓜。

  “素萍。”那姑娘身后的年岁更长的女子冲姬洛颔首,已将她往后拉了半步,众人齐齐往前头望去。

  街尽头那棵大树下有一人拉车径直冲了过来,一直冲到老黄牛前,手头不稳,车往左一翻,好容易有个使苗刀的大汉对着车辕踩了一脚,这才稳住了没让车轱辘横飞,不过那上头的裹着的茅草已经落了下来,骨碌碌摔地上竟是个面容青紫冒黑气,手脚生疮流毒血的人。

  “哎呀!”谢叙哪里是见过疾苦的人,瞪眼一瞧吓得嗷嗷直叫,往后磕在了板子上,抱着脑袋在牛车上打滚。

  那拉车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用一口不怎么像话的汉语哭喊道:“郡守老爷,求求你救救我弟弟!救救牂牁郡西乡十八村的村民吧!”说罢,拉车人看见自己弟弟落下了车,又赶忙过去抬人。

  那叫素萍的姑娘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别过去,他身子带毒,会……”她话还没说完,周遭的江湖人已经机敏地往后躲了一步。

  素萍犹豫着,回首拉了一把身后女子的衣袖:“江蓠长老。”

  丹倩怡拂开她的手,袖中飞出一根银丝系在那生毒气之人的手腕处,一手悬空诊脉,看得人啧啧称奇。周遭屏息静默,随着时辰过去,那女子眉头渐渐蹙起,随后对着一旁的男子道:“师叔,疫毒,有些棘手啊!”

  “恐怕要传染。”短短五个字,似是下了判决,旁边瞧出来路的江湖人恨不得插翅飞,一个个都惊恐得要死。

  这些人什么来路?姬洛在心头打鼓。

  这时,背后传来一声轻咳,方才不见踪影的关拜月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就站在姬洛身后:“无药医庐的人,他说生便生,他判死便死。那个带幕离的男人,应该是六位长老中居第二的芣苢长老宋问别。”

  姬洛听完,留了个心眼:‘三星’之一的无药医庐素来居于洞庭,怎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们来南中是来寻什么奇药?还是跟那些江湖人有什么别的目的?

  “你别急,郡守大人会给你做主的,你先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谢叙一把揪过来纱帐子捂着口鼻,闷声道。

  “是这样的,大约半个月前,西乡十八村落周边的山谷莫名生起了瘴气,起初大家并未当回事,毕竟南中七郡多山,惯生些毒虫蛇蚁,奇花异草,偶尔见着瘴气也不打紧,按村里土大夫的偏方,也可就地取材祛毒。”

  “然而十天之前,瘴气越发盛了,乘风而来,漫进村寨,且接连有人发病,就如这般模样。”拉车人以袖子掩涕,指了指自己的弟弟,“村乡里的官吏束手无策,便把我们驱赶至一处,后来落了一场雨,瘴气倒是清了,但人之间却接连传病,试了无数的法子都不见好,眼看就要过到牂牁了!”

  这会,不仅无药医庐的人眉头蹙得老深,便是起先那些周遭的江湖人也大变脸色,彼此间私语谈论——

  “西乡?那不就是西面吗,这去宁州的必经之路,眼下如何过得去?”

  “格老子的,又让天都教那群婆娘蛮贼多活上了些时日!现在没法子,只能在牂牁歇一歇,岁末前,必要叫那些妖人身首异处!”

  姬洛沉着脸,听这话,这些人像跟天都教有仇有怨一般,似是上赶着去挑场子的,再细细瞧那握拳怒目,挑场子的分量已经不足了,更像是要去砍人祖宗十八代,欲要灭这江湖第一大教似的。

  若是疫病,那这事儿便不能往小了瞧。王汝将堵在门口的小公子轻轻推开,自己从牛车上步下,亲自去扶起那嗷嗷恸哭的拉车人:“吾乃新任牂牁郡守王汝,若你所言属实,吾必当竭尽全力,保西乡十八村的生民渡过此劫。”

  这王汝生得端正,一张脸国字方刚,言谈举止有礼,不卑不亢十分恭谨。只瞧他说罢后,对着那宋问别作揖,道:“阁下可是无药医庐的芣苢长老?”

  宋问别慌忙步了出来,他人已至花甲,可见着王汝这晚辈,却忙去扶他的手,似乎不敢当他的礼:“王先生无须多言,宋某身为医者,亦不能见死不救,自当全力相帮。”

  “这每年去洞庭寻宋问别求医的人没有上千,也有数百,最后出手救治的也不过双手数,这王汝是谁啊?这么大面子!”

  作者有话要说:  好好的一传奇故事,怎么有种游记的感觉哈哈哈~在书里周游九州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