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冲啊,太子殿下>第622章

  “老胡家的小孙子托过来的。”谢阁老道,“他挤不进岳山书院。”

  老胡便是胡阁老,谢二“哦”了一声便沉默下来,他的性子本就话不多。

  谢阁老看了他一眼:“思远跟思归,你有空多教教他们。”

  这话一说,谢二忍不住问道:“祖父,难道科举将来真的会引入算学?”

  谢阁老捧着茶,点了点头:“早晚的事。”

  萧弘的折子,除了天乾帝,大概也就谢阁老见的最多,而且多是帝王给的。

  送到内阁,也就意味着帝王赞同,按照流程直接办下去便可。

  在众人面前英王永远是那大大咧咧,毛毛躁躁,万事不太讲究的一个人,可做起事却极为认真周全,从折子上便可见一斑。

  措辞无华却严谨周密,一切的结论皆有理可证。

  大臣们最不爱用的确切数字,却是成为英王支持其论证的最有效依据。

  这种风格,谢阁老一早就注意到了。

  习惯用数字的人,算学都不差,谢阁老想到曾经某一年春节里,帝王还得派人连夜出宫来求教算学题,便知道萧弘的算学是极好的。

  而这其中便有贺惜朝的手笔,甚至谢阁老还猜测,贺惜朝第一个教授算学的人怕就是英王了。

  这个小徒弟从来不做无用的事,打小培养英王算学,要的大概便是这份缜密灵巧的心思。

  想想萧弘在朝堂上突然出口反驳,往往抓住的是上奏大臣那不实数据,其计算的能力,对民生常态的认知,让人真是刮目相看。

  其实真正做到高官,需要大局统筹的时候,才知道算学的用处。

  贺惜朝借着太子府选拔的机会,将算学带入士林,这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预兆。

  不仅是谢家,其他的腐书网,官宦之家都已经在开始做打算了。

  “太爷,宫里来人了,皇上召见。”老仆忽然敲响了门,低声禀告。

  谢阁老听此,便对谢二道:“你去吧。”

  “是,祖父。”

  谢二方转身,身后谢阁老又道:“算学相关的书籍稀少,对于《九章算术》的注解就更难找了,你既然钻研的是算学,就不要浪费这能力,不妨编册本注疏出来,也算造福天下读书人。”

  谢阁老眼光的毒辣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如今算学还未成势,这头谢家人已经开始出书了。

  谢二想了想说:“小师叔应该也会成书。”

  “独木不成林,无妨。”

  这是要给贺惜朝造势呀,谢二答应了:“是,孙儿明白。”

  宫门已经下钥,这个时候帝王召见,谢阁老猜测与北边有关。

  他猜的不错,可当天乾帝与他商议将领人选的时候,却让他极为惊讶,因为选的不是统帅,而是各路将军。

  “太子自请领命赴北。”帝王说这话的时候,眼里虽然带着骄傲自豪,然而更多的却是无奈和担忧,说话都尽显低沉。

  他并不赞同,也不舍得萧弘以身犯险,然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了多日,实在想不到比萧弘更好的人选,只得答应。

  萧弘到如今这个位置,已经是稳稳当当,实在没有必要再往边疆犯险,他不去,根本无人指责。

  说实话,还未及弱冠,也没人指望着十九岁的太子担起这等重任来。

  可是,真的没想到……谢阁老只不过与贺惜朝透露了一点消息,萧弘就直接向帝王请命了。

  此等坚毅心智,果断立决,就是官场沉浮多年的谢阁老都为之震惊。

  他怔然许久,然后动容地抬手道:“皇上,太子如此贤明大义实乃大齐江山之福,臣等惭愧,令朝中名将不存,置太子于险地。先祖保佑,太子此行必将所向睥睨,此战定能完胜而归!”

  天乾帝点了点头:“谢卿所言甚是。然而太子虽大胆无畏,可毕竟初上战场,几路将军谢卿可得给朕好好参谋参谋。”

  朝中能叫得上号的武将履历早就已经在御前,说来从镇北王重病开始,这对君臣已经将人选过了好几遍,选了又选,大致心中是有数的。

  只是兹事体大,如今一将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成败,还连着萧弘的性命,这让帝王更加慎重。

  谢阁老领命道:“是,皇上。”

  “另外,命宋之诚统领湖西湖东,为两湖总督,谢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