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忠臣被迫娶了奸佞后>第120章 活着   生于斯长于斯,最好,也能死于斯……

  在往贵溪府赶的路上, 又换了两次马车,但自始至终不变的还是那个少年。

  也是因为此,柏砚才见识到那少年身手不简单, 空手放倒两个壮汉时脸不红气不喘。

  “自小便生有一副怪力,这些不算什么。”少年名唤越鞘,熟练地换上一身粗布麻衣,又往脸上捯饬了一堆东西。

  “二哥看会了吗?”他们路上为免被人怀疑,以兄弟相称, 还起了两个“接地气”的名字——王二、李三。

  柏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虽生疏但速度不慢,不多时便与越鞘面上别无二致。

  越鞘围着他看了一圈, 又不知道从哪儿扯了一块灰布,粗鲁地往柏砚头顶一裹,将那头青丝给藏得严严实实,他自己则沾了灰土弄得跟鸡窝似的。

  “此处离贵溪府不足百里, 但是宫里的人要比我们快一步,现在四处都是探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抓住。”越鞘递给柏砚一块胡饼, “我们只能挑着官道走, 小道好几处被雪封了路, 盲目踏进去容易出事。”

  马车太显眼了,加之他们一路上为了躲避追兵, 也与怀淳派出来的人失去联系。

  柏砚知道利害,自然毫无意见。

  越鞘多看了他一眼,“倘若之后再发生什么意外,你只需寻活路,不用管我死活。”

  看起来不过十五岁的少年, 柏砚沉默了下,点头。

  至于这点头是为前半句还是后半句,那就不得而知了。

  临近除夕,沿途府县俱张灯结彩,就连村子里也可见过节的喜气。

  柏砚深一脚浅一脚踩在过脚踝的雪地里,膝盖已经疼得麻木了,脸颊冻得青紫,越鞘见他渐行渐慢,忍不住停下脚步,“不若找个避风的地方,再和老百姓要一碗热汤?”

  “算了,再走走,别给无辜之人招祸了。”二人这一路躲得艰难,难免有不小心留下痕迹的时候,若是平白无故给人招来祸患,便是罪过。

  越鞘与他接触这多日,也算明白他的性子,又走了许久,才勉强在远离村落的地方找到一处破庙。

  里边的佛像早就褪了漆,门窗也掉的掉,柏砚和越鞘找了些干草,将就着生了一堆火。

  就着火光,柏砚面上的青白太过醒目,越鞘担心地看了眼,“大人,你是不是不舒服?”

  柏砚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迎上越鞘的目光,摇头,“没有。”

  他身子几不可见的有些发抖,越鞘看了他一眼,起身往外走。

  柏砚唤住他,“去哪儿?”

  “出恭。”越鞘扔下两个字就大步离开。

  柏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慢腾腾起身,从佛像后边找到一扇木板,拖着走到门口艰难堵上,只留下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他做好这些,又扒拉出一堆半湿半干的草,煨在火堆旁。

  手上已经使不上劲,柏砚咬咬牙,用手腕在膝盖上砸了砸,一股钻心的痛袭来,他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咬破舌尖。

  这么下去根本不行,他拖不到太久,最后只能是越鞘的负担。

  待越鞘提着一只鸡和一口锅回来,就见柏砚白着脸往自己膝盖上揉雪,疼得他冷汗直流。

  越鞘扔下鸡和锅,几步走过来挡住柏砚的动作。

  “你是不要这双腿了吗?”

  越鞘用袖子几下擦干净雪,又不知怎么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儿。

  一打开就是一股刺鼻的药味儿。

  柏砚蹙眉,“哪来的?”

  “偷来的。”越鞘毫不在意,粗鲁地往手心倒了药油又狠狠在柏砚膝盖上揉了许多下,直让他膝盖慢慢升腾起灼热之感。

  “鸡和锅也是偷来的,我没有走大路,是翻墙进去的……”他说到这儿又抬眸看了柏砚一眼,“骂吧,我做好准备了。”

  “为何要骂你?”柏砚一点平静。

  “你不怪我做这些?”偷人家东西还骗柏砚说出恭。

  “为活命,也是为我,我有什么资格指责你。”柏砚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况且你又不是我儿子,我作何要骂你?”

  “噗嗤……”越鞘没忍住笑出声来。

  不得不说,一开始越鞘对这位赫赫有名的柏大人是有些嫌恶的,他做多了“坏事”,又拖累自家主子,而且一路上问得东西也未免太多。

  但是随着一路躲躲藏藏,越鞘渐渐对他刮目相看。

  能受得住苦和脏,而且他说了什么,柏砚大多都会照做,赶路时更是从来都不喊一次累,尽力跟上。

  再到现在,他想象中的,柏砚会因为他“扰民”骂他,也并没有出现。

  反倒是一句豁达诙谐的话,让越鞘卸下心头最后一点芥蒂。

  “你当真做了那么多坏事吗?”越鞘替柏砚揉过药油后,便风风火火开始炖鸡。

  没错,就是炖鸡。

  柏砚看着他从怀里抖搂出香料时,眼神都变了。

  这小子!

  托越鞘的福,柏砚吃上了一顿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炖鸡。

  就是有点咸。

  二人在破庙宿了一夜,第二日云消雨霁,寻了官道继续走。

  先前离贵溪府较远,几乎未曾听到一点与北狄蛮夷有过的消息,但是随着越来越近,开始便能看到自贵溪府逃出来的百姓。

  柏砚拦住一人,好歹探听到一点消息。

  “北狄蛮子兵临城下,里边大多都是老百姓,驻军只有千余,还都是未曾上过战场的,不过这一路倒是有遇见平津侯带来的大军。”

  “听说势如破竹,已经将蛮子打败了三次。”

  “但是平津侯似乎受伤了,听说是为了救人。”

  柏砚即便知道这消息不可靠,也不免心头一紧,“伤的重吗?伤哪儿了?”

  “这我哪知道!”那人挥开柏砚,继续赶路。

  “好像伤了心肺,听说是对方大将军毒箭直入心肺,生死不知,现在领军的是监军,还有一个姓贺的将军。”

  “大……大哥!”越鞘那一句“大人”险些喊出来,他险险将柏砚撑住,沉声,“兴许是百姓胡乱传的,平津侯那样神武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受伤!”

  “姓贺的是贺招远,萧九秦若是无碍,他不可能越级领兵……”若说前一句还有待商榷,那么后一句就让他肝胆俱裂。

  从五年前开始,他就无数次梦见萧九秦受伤,甚至战死。

  战场无情,萧九秦就是再厉害也只是血肉之躯,更别说北狄蛮子那不要命的打法。

  “不管是不是真的,你也不能倒。”越鞘撑住他的脊背,柏砚勉强站稳。

  这段时日撑着柏砚的那一口气都是萧九秦,他对郢都的情况知之甚少,如今能够让他安心的就只有萧九秦,但是却在这时听到这样真假难辨的消息。

  原本腿疾发作就已经让他走路艰难,现下他腿软得不行,越鞘看着他神色,问,“腿又开始疼了?”

  “还好。”柏砚硬逼着自己忍住。

  “那现在怎么办?”越鞘觑着柏砚的脸色,“你现在不能继续赶路了,要赶快想办法治腿,否则一旦拖得久了,怕是以后不良于行。”

  “你身上还有银子吗?”柏砚却扣住越鞘的小臂。

  “没有。”越鞘说完偏过头。

  “买匹马。”柏砚扣住他小臂的力气越来越大。

  “不行。”越鞘很快拒绝,“不说其他,单只是骑马目标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追兵发现。”

  “我们在路上耽搁的时间太久了,现在大军根本不知道郢都出现变数,而且……”那个“而且”没有说完,但是越鞘也明白了。

  比起被人发现,柏砚宁愿冒险。

  不确定的情况让他焦心,萧九秦的安危更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好。”越鞘终是妥协。

  半个时辰后,越鞘拉着两匹马过来。

  柏砚一怔,“你怎么也……”

  “怪我主子体恤下属,没给多少银子,倒是银票给得多。而且那卖马的日子过不下去,我看着可怜,索性将他两匹马都给买了。”

  越鞘一本正经解释,柏砚失笑,“你可真是……”

  “骂我慷慨可以,但是不许说我蠢。”越鞘再厉害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柏砚心中微暖,再开口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二人重新上路,这一次更加小心,一路上看到的难民越来越多,临近除夕,却是大多数人衣不蔽体,连口热乎的水都喝不上。

  “五年前,北狄进犯边关,这样的景象并不少见,甚至那时要更惨。”越鞘用布遮着嘴巴,声音瓮瓮的。

  柏砚看了他一眼,“你是……”

  “生于北疆,长于贵溪府,爹娘饿死在半道上,最后流落到郢都,被主子收留。”简单的一句话,将他之前的经历概括,柏砚心尖微苦。

  “你留在郢都比跟着我去贵溪府好。”之前的言谈中,柏砚得知这一次是越鞘主动请缨。

  “我想回去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越鞘面上闪过一抹少年人不该存在的沧桑。

  “这次到贵溪府很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柏砚说完,却没有在越鞘面上看到一丝对死亡的惧怕。

  “能死在故土,是我之所愿。”

  柏砚彻底怔住。

  越鞘继续道,“我爹娘死在逃难的路上,他们尸骨都不知道在哪儿,所以只有我替他们回到家乡,替他们看看故乡……生于斯长于斯,最好,也能死于斯。”

  才不过十五的少年,却已经对死亡这样看淡。

  柏砚却忽然开口,“也不尽是死,活着才算是对你爹娘最好的抚慰,”

  “活着……”

  “对,你爹娘当年带你离开故乡,是为了活着,为了让你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