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陛下要我给他生太子>第10章 金尊玉贵

大夫走后母子二人静默半晌,夫人先开了口:“可是陛下?”

侯爷低头不语,夫人道:“过几日便能确诊,正如大夫说的,该早作打算。”

侯爷心里一惊,抬头看着母亲,心想你不是早知道怎么回事吗?竟还想着“打算”?

侯爷摸不准夫人什么意思,于是说:“是陛下。”

 

夫人就搂着侯爷哭:“都怪为娘的没告诉你,你体质特殊,可孕育子嗣,娘一心想给你娶个媳妇好过日子,便瞒着你,却不想……”

想起陛下说的话,侯爷觉得自己大概是个傻的,什么沟通天地感动上苍,什么皇家秘药,英武不凡,明明是因为他自己!

 

瞧着母亲的反应,该是早知道的了,内宅女子果然是不能小觑的。

想到今日被母亲逼着来宽慰他的父亲,竟有些同情,但同情归同情,还是小命重要,于是道:“父亲那,还要劳烦母亲了。”

 

“这是自然,木已成舟,陛下无子,这孩子金贵的很,母亲事多,又不放心别人照顾你,便喊了你姨娘来可好?”

夫人在时姨娘向来是低眉顺眼,恭敬谦卑,只当儿子是夫人肚子里出来的。这一路上知道他病了也只当他旅途劳累不适,让人送了蜜饯来。

姨娘安分夫人待她也不错。

 

夫人说:“我儿自小金尊玉贵,果然是有大福气的。只是这事要早些告知陛下才好。”

“大夫不是说还要几日才能确诊么?过几日再说吧。”

“这样也好。到时候母亲派人进京去,三儿若有什么话想同陛下说,就写了信来,母亲一并叫人捎回去。”

 

侯爷说:“来时陛下让带了信鸽,儿子叫陈砚照看着。”

“那就好,这样的喜事,还是你亲口告知陛下的好。不过母亲还是要遣人回去的,得叫陛下知晓咱们公府的态度。”

 

夫人嘱咐侯爷好好休息,就出了门。

不一会姨娘过来了。

 

姨娘叹气:“你呀,当初说要给姨娘也挣个诰命,便是这么挣的吗?”

这事她事先不知情,虽说她宠起儿子来比夫人还过分些,但总归是盼着他好,但凡有其他路可走,便不会让他选这一条。

原本是想着瓜儿向来不讲究,陛下大概也不过是图一时新鲜,等事情过了再娶妻生子,没什么妨碍。

如今倒不得不叹一句:夫人好算计。

 

姨娘看不惯夫人做派,分明是大家嫡女,做的事却……但她是侧室,夫人掌家,说一不二,她想做什么却需细细谋划。

不过她经营多年,夫人有闲心拿儿子筹谋大约是府上事太少了,她大可以给夫人找些事做。

只是如今纵有千般算计也都晚了,木已成舟,但瓜儿必须知道他嫡母是个什么人。

 

侯爷摸着肚子说:“我是姨娘生的,姨娘告诉我,我一个男人,如何怀孕生子?”

“瓜儿可曾听闻隐族?”

“姨娘是隐族之人?可父亲……莫非我……”

侯爷有个大胆的猜测。

姨娘一眼看穿他的想法,嗔怪道:“想什么呢,你自然是你父亲的孩子,姨娘进府时还小,对双亲没什么印象,大约同你和陛下差不多吧。”

“两个男子,竟能生育女子么?”

“隐族男子一旦和外族的男人在一起,在孕育子嗣方面,同女人也没什么分别。”

侯爷想我这若是生个女孩儿岂不是要多遭些罪?

不是侯爷不喜欢女孩儿,男人多半是更疼女儿的,只是陛下说了,太子。

 

“那姨娘一早就知道这事了么?”

姨娘苦笑:“夫人瞒得紧,不然姨娘岂会知晓你同陛下的事却什么都不说?”

言下之意,夫人就是知道了却什么都不说。

侯爷沉默半晌转开了话题:“姨娘,我知道你对我最好了……我有些害怕,都说妇人生子如在鬼门关走,我一个男人……”

“这孩子来得不易,陛下不知盼了多少年,必不会让你有闪失。”

“我不是怕这个,陛下向来疼我,便是这孩子与他无关,这做姐夫的也定会关切,况且是他亲子。我怕疼怕吃苦啊。”

姨娘道:“傻孩子,这活生生一条命哪是那么好得的,自然要吃些苦,忍忍也就过去了。只是你可要记得今后人前不可喊陛下姐夫,且不说你长姐已逝,只看如今,他早晚是你丈夫。”

侯爷脸色微红:“既如此,分什么人前人后。”

姨娘促狭得笑:“这人后,自然是你们闺房趣事不得为外人道。”

侯爷想起叫他开了窍的梦,想起那日七夕马车上他在陛下怀里第一次泄了身,耳根子都红了:“我怎会如此。”

 

姨娘却瞧着有些担心了,同他道:“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男人都是一样的,如今你虽有了孩子,可不要就学了你长姐那番做派,娇俏些才讨人喜。”

侯爷有些无力,想跳过这个话题:“姨娘放心就是,没外人时,我从不喊陛下。”

“瓜儿不要嫌姨娘话多,只是你既选了这条路一生荣宠便都系于帝王的喜爱,自然要牢牢抓住。”

“儿省得。”

“姨娘知道你自小便聪慧,又是在陛下身边长大的,自然知道如何讨陛下欢心,只是瓜儿你也该知晓,陛下毕竟是陛下,他还有后宫妃嫔,要开枝散叶,呷醋这事若偶尔为之那是情趣,多了,要遭厌的。”

侯爷不说话了,知道这话才是姨娘今天真正要讲的。只是他怎么做得到。

一想到陛下会背着别人走,会在别人身上说“给朕生个太子吧”,胸口就闷闷的疼。

 

姨娘见侯爷眼泪都要下来了,也知道他是真的离不得陛下,叹口气说:“如今可不是一个人了,怎么还这般孩子气?快别哭了,是姨娘不好,姨娘说错话了,陛下待瓜儿岂是一般人能比的?”

原本是没哭的,姨娘这么一说倒真委屈了,眼泪水簌簌往下掉,姨娘擦得手忙脚乱。

侯爷哭了一会觉得自己大概是真的怀孕了,不然怎么突然就这样较弱敏感说哭就哭。

 

阖府上下忙着祭祖一片喧闹,只有侯爷院子安安静静,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衣食都由姨娘亲手打理。

实在无聊了想起还有只鸽子,到时候报喜还得倚仗它,先试试能不能送到吧。

侯爷可不知道什么报喜不报忧,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提笔就写了这一路上如何胆战心惊,生生吓病了,好在虚惊一场父亲没动家法,如今身体也养好了,只是瘦了些。

 

这般过了四五日,大夫再来时便确诊了,这大夫也确实了得,寻常大夫要将近两月才能诊出,到了他这,不过四十几日便敢下了论断。

大夫见他说完屋内的人都是一脸喜意,有些意外,这孩子父亲大约不简单,这可是公府。

多半是皇室血脉了,饶是如此,他也没敢往陛下身上猜。

 

京城,皇后虽给赵婕妤封了妃,妃位是有资格亲自抚养孩子的,但毕竟中宫无子,这孩子多半是要给皇后抱养的。

 

内卫传了消息来,那医女难寻,不过已经有了些进展,当初离京后去了江南。

 

既然确诊了,还是要同国公爷知会一声的。

“老爷,大喜,陛下后继有人了。”

侯爷愣了愣,陛下后继有人?这是宫里有喜讯?怎么传的这样快。确实是好事,那流言不攻自破了。

只是这毕竟与国公府关系不大啊。

“您要当外祖了。”

这话从何说起,他唯一的女儿走在了他前头,虽说宫里有了孩子,也都要认嫡母,但那是天家血脉,岂有认他这个外祖的道理?

夫人顿了顿,有些无奈,也怪自己没说清。

“是您小儿子,陛下亲封的武安候。”

 

“这,这,我记得三儿是个带把儿的?”

难得国公爷竟说了这样的粗话,可见有多吃惊。

“您那姨娘带着隐族血脉,三儿是隐族人。”

国公爷半晌才接受了这消息,回过神来:“三儿当真与陛下……他们根本就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是不是?你早知道是不是?京中那流言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其事是不是?”

夫人说:“老爷您说的都是什么话,不管怎样,这也是桩喜事。”

“你——糊涂啊!快,我要亲自给陛下请罪。”

“您高兴糊涂了么,此事最欣喜就该是陛下了,您向陛下请什么罪,扫他兴么?

我已派人去京通知陛下与老太太了。老爷也早做准备。”

 

侯爷这一走大半月,眼见着就要过年,陛下独守空房许多日也是思念得紧。

如今整个后宫都围着赵妃转,牛鬼蛇神都叫太后与皇后压着,陛下却连见也没见人一面。

只日日盼着侯爷传信来,却始终不见消息。

陛下有些恼了。

“朕给他送了信鸽,莫非叫他吃了?这许多日过去也不见传个消息……姚正德莫不是真如此大胆,动了家法?”

当面叫着国丈,背后却直呼其名,到底是皇帝,表面敬重也不过是给侯爷几分面子,爱屋及乌罢了。

“奴才瞧着,公爷倒不像是那么狠心的,想是侯爷有什么事耽搁了。”

“再等他几日。”

到了二十三日,陛下终于收了信,见他说被公爷吓得病了哭笑不得,在朕跟前胆子都大得很,偏偏怕老子。又心疼得不行,越发下定了决心要尽快将人迎进宫,放身边照看才好。

 

回信时到底是要面子,没好意思直接将一腔思绪诉诸笔端,于是作了诗,也没多少差别就是了。

 

侯爷见了陛下御诗,笑得脸都红了,姨娘嗔怪道:“瓜儿做什么呢,都要当爹了,稳重些。”

侯爷连说没什么没什么。

陛下这样要面子,这诗可不能让人知道了。

于是让人找了匣子装起来。

回信时本想取笑一番,但偏偏自己也思念得紧,于是也想提笔写诗,奈何上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在憋不出什么 ,诗未成,大夫来了。

 

大夫诊完脉侯爷也不想着什么诗了,还有什么比这事更让他高兴的。

于是提笔写下四个字,这几个字一气呵成颇得陛下真传,侯爷欣赏一番卷了放进竹筒。

 

陛下展开信纸,便瞧见力透纸背四个大字:我怀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点击最高的是第三章,然后是第五章,都超过第一章,想啊想,想不明白,然后看了一下章节提要,哦豁,原来大家喜欢这样的emm

去申签了,希望能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