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美人与权臣>第61章 色令智昏。

  秦氏被歹人毁去清白的传闻在一夜之间扩散开来,此皆由白玉暗中煽风点火所至。

  白玉没想到的是,京中的百姓对此事的反应如此激烈,谣言一经扩散,竟传得沸沸扬扬,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惊动了朝堂。

  崇文帝得知此事后即刻找来沈墨询问,沈墨只能如实禀报,言歹徒只是抢去了钱财,秦氏并未受到其他伤害。

  崇文帝虽未大发雷霆,到底心怀不悦。

  堂堂一品官员的母亲被劫持,这会令百姓对京城守卫心存质疑,从而影响朝廷政治。两人商量过后,崇文帝派出了锦衣卫在京城各处街巷贴上告示,指明沈府太夫人被歹人抢去一事全部是谣言,明令禁止百姓再谣传此事,违抗者一律逮捕入狱。

  锦衣卫一出动,京中百姓噤若寒蝉。

  这件事真正知晓的不过就那几个人,其他人都是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哪知晓此事真假,见说是谣言,又怕被抓入狱,便不敢再传谣了。

  另一边,崇文帝还又下旨让萧成追查此事,只是不能声张,免得再次惊动百姓。

  辇毂之下,崇文帝岂容得下这等胆敢挑战天威之人?

  谣言是被压下了,然这几日沈府却不大太平。

  且说前几日,秦氏本以为此事已然平息,心中安下心来,一日,受到徽安伯夫人张氏的请帖,邀她去参加茶会,秦氏与她关系关系最为要好,不好推拒,便去参加了。

  在席间,有几名官员夫人看她的眼神有些古怪,后来不经意间听到她们讨论,才知晓,京城百姓都有传她被歹徒强-奸的谣言。

  听其中一官员夫人道:“若是别人遇到这种情况,早就上吊自杀了,怎么还有脸活着?”

  “我听闻她是被一群大汉轮-奸的。”

  “寡妇就是寡妇,估计还被奸了还觉得痛快。”

  众人说着不由嘲笑了起来。

  秦氏听闻这些话,不禁羞愤欲死,来不及通知徽安伯夫人,便匆匆离开了伯爵府。

  秦氏刚回至府中,便一头栽在地下,手足冰凉,牙口紧闭,吓得一群丫鬟慌乱不已,连忙把她抬到床上,又是呼唤又是顺气,好半晌才把人弄醒。

  秦氏一时泪流满面,不住心胸乱打,又要寻死觅活。

  沈府一时乱作一团。

  众人又忙去翰林院找沈墨,求沈墨回府劝秦氏,沈墨没有回府,只让丫鬟们好好安抚秦氏。

  这几日他一直留宿院中,不仅要忙院中和部中的事务,还要为秦氏之事善后,更要面对一本又一本来势汹汹的弹劾奏折,他根本无闲暇去顾及任何人的情绪。

  那几名言官多是因着秦氏一事借题发挥,又知天子重孝,主弹劾他贪恋权位,罔顾人伦孝道,才导致秦氏不幸被歹徒劫持。

  这些言官皆是寒窗苦读十年,博涉古今,最擅长纸上做文章,无理也能被他们说得有理有据起来。

  而这几人都是柳阁老的人,若无柳阁老的示意,他们绝对不敢弹劾他。

  沈墨知晓柳阁老对他心怀不满。

  自上次在柳府参加家宴,他中途离席,便一直未上门致歉,亦不曾上门求娶,一直就这么拖着。

  此为一错。

  之后柳阁老在朝中对他不似以往那般热情,沈墨明明看破,却佯装不知晓,依旧我行我素。

  此为二错。

  再后来,柳阁老推了别人入阁,沈墨非但没有失落,反而莫名有种庆幸的感觉,只觉自己年轻,并不急于一时,随即又若无其事的与白玉恢复了来往。

  此为三错。

  沈墨本是果断干脆之人,唯独此事上不禁却有些拖泥带水,甚至还怀着一丝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究其原因,不过因为女人。

  他因为一个女人,做下了一系列错误的判断,甚至心甘情愿地放弃了那个心心念念的位置,还美其名曰,自己年轻,不急于一时。

  这般的色令智昏,可还是他沈墨么?

  等沈墨意识到这一点,他不觉出了一身冷汗。

  这样耽于女色的他,要如何还能站在权利之巅?

  且说秦氏这几日受了刺激后,竟发起了高烧,又时不时的胡言乱语。

  这天夜里众丫鬟服侍秦氏喝了碗,睡下之后,便各自睡了。

  夜里秦氏口干醒来,只觉得头昏目眩,眼前飞星乱闪。

  想叫丫鬟给倒水,怎奈唇焦口燥竟发不出声来,她挣扎起身,想下床。

  忽见桌上的油灯微晃了下,床帐外隐隐约约似有个穿着绯色裙子的女人在盯着自己,见她望来,唇似乎微微一咧,对着她笑。

  吓得秦氏脸色惨白,心突突地乱跳,只觉得那女人隐约是白玉。

  急掀开床帐一看,却不见了人影,这才知是自己看错了。

  秦氏艰难地下了床,步履蹒跚地走到桌前,刚拿起茶壶,灯又晃了下,秦氏头又是一阵晕眩,这时她听到窗外窸窣有声,像是女人的叹气。

  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她回来了!

  秦氏额冒冷汗,牙齿打颤,全身开始抽搐,心却不受控制似的走向门外。

  天阴沉沉的,前面槐树底下,隐约见一女子,一袭红衣,在那里翩然起雾。

  看到秦氏,她停了下来,只见她雪肤花容,妩媚艳丽,正是沈墨生母,梅娘,看到秦氏,梅娘微笑着朝她招手。

  秦氏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刚至她跟前,眼前那张温婉含笑的脸却瞬间变得狰狞。

  眼前妩媚的女子化作厉鬼。

  她双眸变成黑色窟窿,窟窿中还汩汩流出血水,掐着她的脖子,指责她为什么要对她的儿子做出那些龌龊之事。

  秦氏拼命挣扎着,拍打着,喊叫着,正当她觉得快喘不过气来时,双腿一蹬,猛地惊醒。

  她气喘吁吁地喘着气,想到梦中场景,

  不由毛骨悚然。

  自古人心不正,亦生心魔。

  此非真正鬼魅作祟,皆是秦氏自己的心魔。

  秦氏自此却得了个疯症。

  沈墨听闻秦氏变疯的消息,到底回了趟府。

  沈墨刚进秦氏卧室,便见秦氏披头散发,面色苍白地坐在床上,整个人看起来神神叨叨的。

  地上有破碎的瓷片和汤汁,狼藉一片。

  她身边的贴身丫鬟守在床边,低低抽泣着,还隐约有着惧色。

  沈墨绕过狼藉的地,走到床旁边,温声问一旁的丫鬟:“母亲可是不肯吃药?”

  被问的那丫鬟点点头,一脸委屈。

  沈墨也不责备她们,只让她们再去重新熬一碗。

  随即坐在丫鬟搬来的凳子上,看着秦氏,微笑道:“母亲。”

  他一靠近,秦氏对他非但没有往日的热情,反而还一脸的恐惧,还要赶他走,嘴里又说着什么她身边有鬼魂跟着,要向她报仇,又提到什么梅娘。

  沈墨听到“梅娘”两字,眸光凝了下。

  秦氏见沈墨只冷冷地看着她,心中莫名地感到巨大的恐惧,抓起手中的枕头就甩了过去,沈墨轻易便躲开了,随即起身。

  看来真疯了。沈墨彻底敛去了笑容,目光变得清冷无情,只让丫鬟们好好看着她,莫要让她做出伤害自己的事,并不准她们外传此事。

  丫鬟们连忙答是。

  沈墨便走出了秦氏房间。

  走了一半路,沈墨不觉回眸看了眼那紧闭的窗,眸中一片冰凉。

  只要不死,疯了就疯了吧。

  傍晚时分,天下起了霏霏细雨。

  沈墨自沈府去了别院。

  刚进屋子,小蕖便迎了出来,见他脸上虽然挂着温润的笑容,然却难掩疲惫之色。

  小蕖年纪虽小,却也不是蒙昧无知之人,她也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知晓她家大人这几日很不容易,沈府那边秦氏也闹死闹活的。

  “大人。”小蕖担心地看着他。

  看着小蕖眸中满满都是对他的担忧,沈墨心中忽觉一暖,只露出如春阳般的安抚笑容,柔声道:“小蕖,去叫人备热水,我要沐浴。”

  小蕖点点头,领命而去。

  沈墨没有回屋,长身立于廊下,抬头望了望阴暗的天色,周围一切仿佛笼罩着一层青雾,朦胧不清了。

  沈墨抬脚迈进雨雾,目放长空,眸光冷淡,无一丝情感。

  一头用冠笼住的墨发飘了雨丝,竟像是被雪染的,也令他周身气质显得更加清冷。

  不知站了多久。

  身后响起小蕖惊愕的声音:“大人,你怎么站在雨中?”

  沈墨收回视线,笑容浮现在唇角,这让他脸上瞬间有了暖意,他回眸朝烟儿微微一笑:“方才想一些事,想着想着就不自觉走到了雨中。”

  小蕖道:“大人,热水已经备好了。”

  沈墨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雨中站了许久。

  沐浴过后,沈墨回卧室睡了一个时辰,醒来过,已是掌灯时分,沈墨没有用晚膳,直接去了书房。

  又让林立找来许子阶。

  柳阁老对他一直寄予厚望,两人又是师生关系,沈墨知晓,只要他登门赔礼道歉,定可挽回两人的关系。

  这本没什么好犹豫的……

  沈墨似疲惫地靠于椅背上,半阖着眼,一手抚着额。

  门声响,沈墨睁开眼,那双眸深邃幽远,如同一汪寒潭,却不见丝毫疲惫与睡意。

  沈墨平静地道了句:“进。”

  林立领着许子阶进来。

  “大人。”许子阶潇洒作了一揖。

  沈墨示意他落座,让林立看了茶。

  两人寒暄一番后,沈墨将言官弹劾他的奏折抄本递给了许子阶。

  许子阶不仅学识广博,亦了解当下政局。

  既为幕客,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沈墨将他与柳阁老之间的矛盾简单明了的告知了许子阶,不过省了一些细节。

  “依大人所言,柳阁老无非是对大人您怀有些许怨怼,并非不可挽回,大人何不亲自登门向柳阁老致歉?”

  许子阶有些疑惑,这本是毫无疑虑的抉择,却不知沈墨为何还要与他商议?

  柳阁老如今权倾朝野,几无人敢与之抗衡,成大事者,应不恤小耻,沈墨也不是负气倨傲之人,更何况两人还是师生关系,又不是政敌。

  沈墨目光高深莫测,唇边却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希望我娶她女儿。”

  许子阶怔了下,随后笑问:“柳阁老之女容貌才情如何,大人可知晓?”

  “容貌妍丽,才情俱佳。”谈起柳文琼,沈墨脸上倒不乏赞赏之色。

  许子阶见他的神色,越发的迷茫起来,“既然如此,那么这柳千金与大人堪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大人还有什么犹豫的?”

  沈墨笑容微微一滞,心中莫名堵得慌。

  连许子阶都如此劝他了,他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只是莫名地不满意这个答案。

  或许他找许子阶来,并不是为了与他商议,只是为了让他劝服自己。

  但结果不如人愿。

  许子阶去后,沈墨靠在椅子上出神了片刻,随即从巾箱中拿出那个兰花香囊,他伸手翻过香囊内面,指腹轻轻抚过那个‘墨’,神情莫测。

  把玩了会儿,他犹豫了下,却将香囊系在了腰上,微微一笑,随即检出纸张,翻开砚匣,慢慢磨了墨。

  磨好墨,沈墨将笔蘸饱,沉吟片刻,开始草疏奏本,草疏完后,沈墨将笔放回五峰兽面纹笔架上,面色凝重地起身,踱出书房外,于廊下而立,抬首望向云影寂寥的夜空,长长吁了口气。

  这一夜,沈墨几乎一宿未眠。

  次日一大早,沈墨穿好朝服,上了朝,在百官面前,上奏自请罢去吏部侍郎一职。

  这明着看似向柳阁老和言官示弱,实际上却摆明了要与柳阁老撕破脸皮。

  柳阁老乃百官之首,权柄最重,得罪了他,今后的日子恐怕如履薄冰。

  几日后。

  即将入秋,天气仍十分炎热,到了晚间,阁楼上还弥留着白日的暑气。

  白玉是个极怕热的人,这几天不知是因这炎热天气还是因为听到了某个消息,她的心中总是有些烦躁。

  这天夜里,白玉独自来到后花园的亭轩里纳凉,她摇着团扇儿,美眸恍惚地仰观满天星头,却不知在想着什么。

  忽闻墙那边传来一阵响动,紧接着是一声猫叫,却像是人摹拟出来的,她好奇地探首过去,只见一抹倩影飞速地穿花而过,然后又是门闩被拨开的声音。

  ‘咿呀’一声,门被打开,有人出去了。

  白玉侧耳倾听,像是一对男女在低语交谈,白玉当即好奇,扔了团扇,蹑手蹑脚跟了出去。

  花园的后门外面是京河,那里白日停着很多船只,载客运货来往于各州之间。

  白玉跟了出去之后,怕被人识破行径,便踅到了一棵高大的柳树后,探头往外看,只见那河边树荫下泊了一只船,那对男女背对着白玉,看不清面貌,白玉隐约觉得熟悉。

  不知发生了何事,那女子忽地停止上跳板,与男子咕哝了几句,便想往回走,却被那男子阻止,女子似乎在与他争执,紧接着男子放开了她,只好任由她了,那女子刚转过身,白玉便认清了那两人的面貌。

  竟是翠娇和小潘安。

  白玉大惊失色,翠娇这是要与小潘安私奔?

  亏她还自称翠娇的好姐妹,连翠娇什么时候和小潘安好上的,她都不知晓。

  白玉黛眉微颦。

  他们这般贸然私奔,莫说以王九娘势利的性子,绝不肯轻易干休,就说她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娇滴滴的俏佳人跟着一穷经纪哪里能受得住苦?

  翠娇这傻姑娘也真是的,就算是要私奔,也不知与她商量一下,亏还说是她的好姐妹。

  白玉正犹豫要不要去干涉此事,眼前忽投来一暗影,随即手腕蓦然被人抓住。

  白玉做贼心虚,被这么一吓,差点惊呼出声,却被来人及时捂住了唇,才没脱口而出那一声尖叫。

  “是我。”

  低柔悦耳的声音传来,令白玉紧张的神经蓦然松下来,她回眸一看,便撞进沈墨那双温柔似水的眼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