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点墨天下(女尊)>第十章回朝

“若是怕见她,当年又何必如此做。如今躲在这小小的楚府,倒是屈就了殿下。”楚文弦立在屋中,冷冷地看着她躺在自己房中的榻上,语带讽意。

“不过陈年旧事罢了。”司徒璇轻描淡写地道,“有什么可怕的。”说着,司徒璇的身子往后靠了靠,仿佛丝毫未看到楚文弦投来的冰冷视线一般,半垂着头,带着笑意,目光散漫,没有半点顾忌,仿佛比在自家的王府中还要惬意。

半晌,楚文弦淡淡地转开眼,道:“三殿下的眼睛痊愈了。”

“是吗,”司徒涟微微偏头,低笑道:“倒真是可喜可贺。”若是不然,司徒谣又怎敢回来燕京。

楚文弦仿佛明白她的不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万望殿下莫要轻敌,搭进去一条性命。”

……轻敌啊。

那个文弱纤细的少女,终于要拿起剑,将利刃对准自己了。

她的心中暗生苦涩。

经年已久的恩怨将二人逼上绝路,无法回头,亦无法救赎。楚文弦说得对,她怕见司徒谣。同时,她也清楚,如今的司徒谣既然敢回京,那便早已不是当年的文儿了。

司徒谣敢提起剑,便能将剑锋刺入她心脏。

面上,她却轻轻一笑,带上了少见的轻佻。

“不必担心,到了生死关头,我会护你周全。”

楚文弦自是听不得她的轻慢之语,无奈地闭了闭双眸,又将犀利的目光投注在司徒涟的身上。“殿下——”

“文弦,你总是这样唤我殿下,数不清多少年了。”司徒涟望着他,无奈地浅笑。

他心中一震,微微启唇,却终究没有出声。

他们注视着对方,无人能向前一步,仿佛面前是深深的沟壑。

若是能回到那年年少,风华正茂,沉浸于山河之景,流连于天地之间,那便是另一条路了。

……

那日,赫琉川拉她到一旁,问她一句话。

“司徒谣,我本是顺道寻你回来,可如今却有些后悔。”她顿了一下,“你可知道,进了这燕京,这辈子便别想再出去了。”

赫琉川紧紧盯着她,神色一如既往地热烈,只是那双明眸中添了几许犹疑。

“师姐,”她笑了笑,“世间哪有两全之事,总会有办法的。”

她若有所思地望着眼前金色的锦袍,缓缓伸出手去,触感陌生而柔顺,却没有丝毫温度。新修缮的太女府亦是如此,庄严华贵,却疏离得可怕。

这样的官服她仅穿过一次,那时她年方十一,头一回上朝议政。

她沉默半晌,终究带着这件衣袍平静地转身出去了。

晨光熹微,天边只一抹浅浅地绯红,在墨蓝的天幕中惹人注目。

司徒谣出了太女府,并不急着上朝,车头一转,进入了一处不知名的巷子。马车在巷口停下,司徒谣下了车,对洛眠点点头,径自走向幽深的巷道。

眼前只容两人通过的门缓缓打开,一个低垂着头,小心翼翼的少年出现在门后,他侧了侧身,示意司徒谣进去。

司徒谣知晓少年口不能言,故只是对他笑了笑。

“臣倒是不知,太女殿下竟也有这搅人清梦的癖好。”

屋内冷不丁地传来一道慵懒的女声,仿佛这人刚刚睡醒,尚未睁眼一般。

忽然,里屋的门打开,门边倚着一个睡眼惺忪的女子。女子的衣冠勉强算是齐整,五官精致,一双眼眯成一道狭长的线条,其中不只睡意,还有着惯常的精明。

这已过弱冠,不及而立的女子,却是燕国丞相,辛铭。

这位丞相性格颇有些古怪,她的府邸落在京城最僻静的深巷,大小甚至不如京城一个富商的私宅。整个相府上下,除了这位大人便只有一个不能言语的少年。

燕国之相如此年少的缘由,并非辛铭资质过人且天纵英才,更多的,是得幸于这位丞相有个曾手眼通天的母亲。前朝帝师辛衡为了将唯一的女儿送上现在这个位置,当真是费了不少功夫,其中曲折,不足道也。

当然,能令司徒璇顺水推舟地认了辛铭万人之上的位置,这位年轻的丞相自然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收回思绪,司徒谣毫不在意地笑道:“再过一个时辰便该上朝觐见了,难道辛大人不该感谢我过来唤你一声?”

“殿下不知,臣平日里也是此时方醒。”说着,辛铭散开了身后草草束起的黑发,任由墨色泼洒在空中。“外面寒凉,殿下请进。”她看了司徒谣一眼,便转身进了屋。

“殿下还真是沉得住气,回京十几日都避着臣不见。”

司徒谣仅是勾了勾唇角,“辛大人果真一点都未变。”

八年前,她离开时,辛铭只任翰林学士。那时辛铭便是这样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只是她亦知晓,这人的聪颖从不是朝廷上的八面玲珑。

“如何?殿下已做好打算了?”辛铭端起不知何时出现在桌上的茶,声音从一片雾气中传出来。

“是,”她顿了顿,“还望大人一如之前的安排行事。”

“啧,”辛铭似乎有些不耐,眼中闪烁着光,“臣哪有那闲心去管他人的后路?二殿下既然将您逐出京城,便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司徒谣资质尚佳,只是这无用的君子仁义,实在不是为帝者当有的,不过……

辛铭低头轻抿一口杯中的茶,垂下眼帘。

这又与她何关?

辛铭有些凉薄的笑了笑,“礼部和兵部尚书大人已决定站在您这边,吏部和刑部则是在二殿下那边,其余身居要职的朝臣基本遵从皇命,不偏不倚。”说着,她看了司徒谣一眼,“不过,如今的形式比起几年前来说,已是好得多了。”

司徒谣点了点头。

是啊,几年不在京城,在不远不近的暗处艰难地把控局势,能有如今的成果,算是出人意料了。

辛铭又详细地说明了京城的现状,待到天色渐渐明朗,司徒谣方起身,正欲告别,却又似想起什么来,犹豫一下,停住脚步。

辛铭眯起逐渐清明的双眼,“殿下还有事?”

司徒谣犹豫了一下,“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只是辛大人,当初你前途大好,为何要选择为我筹谋?”

辛铭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臣以为,人生于世,保得朝夕后,自然免不了追求些身外之物。”

司徒谣目光闪了闪,“……辛大人已官至丞相……”

“啧,”辛铭的笑容变得狡黠,“这相位不是臣自己得来的,终究受之有愧。再说……这从龙之功可是人人皆争啊。”

司徒谣只是笑了笑,不置一言。

少年人心高气傲,自然不甘乘着母辈的阴凉。而辛铭在她面前从不遮掩自己的野心,不过是知晓她不会反感罢了。

她望一眼天边的绯色,轻声告辞。

朝堂上,她不再低眉垂眼,亦不再中庸地让他人轻易忽视,一身紫袍,立在朝晖中,威严尽现。她的淡笑似乎掺着一种自信,仿佛一个一直身处云端的王族。

司徒谣没有看司徒涟一眼。

司徒涟亦笑着,如先年的温朗。

如今,她们各自为政,不死不休。

“……太女回朝,朕亦欣慰,如此,两月后祭天的人选便也算是有了着落。”司徒璇微微勾着唇角,看向座下的两个女儿。

看着司徒涟面无异色地立在一边,看着司徒谣上前拜谢。

“谢陛下恩典,臣女定不负陛下期望,为我大燕百姓祈福。”

--------------------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都不提示的吗……?

话说这一篇大概二十章左右完结,下一篇文可能会写一个和辛铭差不多的女主。刚刚加了一点内容,想把节奏拉快一点,下一章就进入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困局

“洛眠……!”

司徒谣应付着几个暗卫,余光瞥向洛眠,却看见他的身影重重倒下。

她手上的动作加快,目光追逐着一道道剑影,步伐迅疾,顾不上躲开遍地的尸骨。

她的剑挥得行云流水,带着风和清影,准确地刺向身旁躲闪的黑影,却又不断落空。她疲于应付,左支右绌,一道道血痕出现在衣衫上。

祭天刚刚结束,司徒涟便已迫不及待。

这是决心置她于死地了。司徒谣几乎能确信,她的皇姐动用了所有可调的暗兵,只是为了在回京的必经之路上截住她,确保她命丧于此。

果然,这一刻迟早会来。

司徒谣的心中渐渐生了悲凉,面上却讥讽一笑。

暗卫自小习武,她却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文人,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十几人的包围下撑住这么久。只是那人想看她身边的一个个亲信倒下,再欣赏她这副狼狈不堪的样子罢了。

司徒谣蓦然停住脚步,立在正中,挺直了脊背。她感到背后又传来剑锋没入的剧痛,可果不其然,那利刃并未深深刺入。

那些暗卫迟疑了一下,转瞬之间便消失了。

她脸上挂着微笑,将长剑没入泥土,艰难地支撑着身子,努力平稳气息。细细的血流自剑柄留下,落入深色的土地,她低垂着头,微微颤抖着,忍受着伤处传来的一阵阵入骨的疼痛。

司徒谣的目光转向倒在身旁的洛眠,他早已身负重伤不省人事。皇帝派遣的几十护卫和躲在暗处的几十精兵也全部折损于此。

本以为能撑更久一些的。

暗沉的天幕中,似乎有什么冰冷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坠下。

司徒谣闭上双眼,雨水顺着额角滑下,眼前渐渐弥漫开一片血色,十九个春秋在眼前飞快地逝过,周围突然变得嘈杂起来,欢笑与悲泣一并在耳边奏响,光影交织着,扭曲着在黑暗中消失了。

双眼突然刺痛,眼前一片黑暗。得而复失的痛苦,曾经一片漆黑的日子不断冲击着她。她的心中涌起巨大的恐慌,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喉中发出一声模糊的□□。

“不能……”

她的眼前又出现了那一片凄凉。

幸好。她缓缓地仰起头,惨然地笑笑,用不甚平稳而略带嘶哑的声调低喃,“司徒涟……”

“司徒涟……”声音大了一些,她再次直起身,固执地仰起头,望着四周。

她知道司徒涟就在此地。

“司徒涟。”她用尽全身气力,声音冷冽,带着颤抖。

“文儿。”司徒涟提着剑,自身后不知何处缓缓走出。她玄袍锦袖,不染尘埃,贵气逼人,仿佛是真正的站在云端的帝王。她的声音带着笑意,面上平静,道:“若三请而不出,那便是无礼了。”

司徒涟注视着司徒谣。这是八年后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她。

半晌,司徒涟轻叹一声,“想不到文儿已有执剑之能,我这个皇姐可是有大过了。”

“拜你所赐。”她平淡地吐出几个字。

二人四目相视,一时无言。

沉默片刻,司徒谣突然浅笑,道:“司徒涟,我本以为可以与你虚与委蛇,念一念当年的旧事,说一说往昔的朝阳,感怀一番我的天真,或许还能唤起你不知是否存在的良知。甚至唤你两声皇姐,扮一扮昔日的文儿也未尝不可。”

是的。回京前她做好了一切准备,她以为自己可以弃掉尊严,在司徒璇面前谄媚,以为自己可以抛去清高,与司徒涟微笑以对。若是需要,她可以做太女,做文儿,也做司徒涟。

可是不是的。

幼时,她羡艳司徒涟温雅如玉。流亡时,她效仿司徒涟执政果决。终于,司徒谣似乎拥有了司徒涟的温朗,学得了她的谋略,可她效仿司徒涟千般,却终究不是她。

司徒涟恨她入骨,却可以为了大仇得报而八年隐忍。可司徒谣从无卧薪尝胆之志,她无法对这些假面弯下脊背,屈下双膝。

她丢不掉的是一身傲骨。

顿了一下,司徒谣无奈而自嘲地笑笑,“未曾想,锤炼多年,还是不如你的忍性。”

司徒涟勾唇一笑,居高临下,仿佛睥睨着尘埃中的司徒谣,“……我亦不知,有朝一日竟能从我的皇妹口中听到这等赞誉。”

司徒谣突然微笑一下,“司徒涟,记得今日是什么日子吗?”

司徒谣敛起神色,深深地看着她,缓缓开口,“如何?”

“今日,是曾经风吟轩那位君人长女的忌日吧。”

司徒涟的目光乍然收紧。

司徒谣好像轻飘飘地说着,紧接着道:“司徒涟,你总是以报仇雪恨为名,可是为何又要做下这等不必之事呢?”

“她的死,于我何关。”司徒涟面色冷淡,丝毫显不出她内心的波澜翻涌。

“你的胞姐,莫非也与你的仇恨有关?”司徒谣只是接了下去,仿佛仍是平淡无波。身体却慢慢收紧,眼帘下的目光紧锁着司徒涟。

不能败北在这一刻。

“……你的消息真是灵通。”司徒涟淡漠地道,“成事在人,她频频阻拦我,不过是受了皇后的恩惠便忘了生父。”

司徒谣周身一冷。

大皇姐,她的生父确是风吟宫的那位主子,只是自出生便被抱走养在父后身边。只是后来,她出生了,这位大皇姐便被忘在明坤宫的一角,她对这位皇姐的印象并不深刻,只是记得幼时常常看见她躲在院中,悄悄露出一双怯懦的眸子。

她逃后三年,这位皇姐便死在了司徒涟手中。

“你不是在报仇,司徒涟,”她低头喃喃道,“你不是在报仇,你也不过,是为了那个皇位罢了。”

司徒涟的面上终于起了些变化,她冰冷地笑着,嘲讽道:“我行事何须你来指点?”

司徒谣并未作答,却抬起头轻轻一笑,“……不知楚家那位郎君是否知晓你今日来此?”

司徒涟的目光带上寒芒,利剑突然出鞘,剑锋微颤,仿佛下一刻便会指向司徒谣的心脏。

“何必如此多话,既然你注定命绝于此,何不让你我都好过些?”

看着她冷漠的目光,司徒谣微微垂下头。

从未有过的愤怒和悲伤骤然涌上心头。纵使听说过司徒涟百般的背叛和狠戾,可亲自忍受万箭穿心之痛,果真是不同的。

司徒谣感到手心传来凉意。

她缓缓地闭上眼。时候到了。

远处隐隐地飘来一个黑色身影,那人伏在司徒涟身边悄声耳语。终于,司徒涟不再注视着司徒谣,移开目光,无比平静。

“杀了她。”

--------------------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情节有点生硬,之后情节会转折。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叵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