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长安关系户>第49章 县主

  已入暖夏, 宁州的风仍旧夹着丝丝凉意,清爽舒快,能吹散所有阴霾。天际偶有飞鸟, 岳珈总会多看几眼,盼着那是庆州来的信鸽。

  前几日边地传来消息,颂王领着大数精锐突袭敌营, 与诈降的校尉里应外合,直捣突厥王庭, 擒住了突厥老可汗。突厥残部撤了数百里,拥立了新可汗, 如今正筹划着与大数议和。

  战事平定,不知道哥哥和他, 现在如何了。

  “岳姑娘。”秋石托着伤腿一瘸一拐走过来。自打在庆州见识了岳珈的英姿,秋石再也不敢质疑颂王爷的眼光,对岳珈更多了几分敬佩。

  躺在藤椅上晒太阳的岳珈猛地起身,按着脖子上的伤口:“有消息了?”

  秋石嘻嘻一笑:“您问的是王爷的消息,还是岳校尉的?”

  岳珈心神倏地一乱:“自然, 自然是我哥哥的。”

  “岳校尉安好,已经归营了, 不日回朝。”秋石面色转沉,叹息道, “倒是王爷……”

  “王爷怎么了?”岳珈一着急,只觉宁州的清凉天气瞬间消失, 热出了一身汗。

  “王爷啊,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又要赶回长安商讨议和之事, 劳累极了。”

  岳珈知道秋石故意诈自己, 便不再搭理他, 躺回椅上眯起眼睛看浮云。秋石能与自己这般玩笑,那元荆定也是安好的。

  数日之后,岳琛到宁州了。

  岳琛终于能换下突厥服饰,穿回旧日铠甲。这身战铠是父亲留下的,铁甲经年已磨没了光泽,更透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岳珈恍惚看见了父亲的身影。

  “阿珈,我们可以回家了。”岳琛的笑容里透着复杂,既有得来不易的辛酸,又有功成名就的荣耀,“颂王爷求了陛下恩典,许我们兄妹衣锦还乡,为爹娘扫墓后再入长安面圣。”

  岳珈湿着眼不住点头,半晌话说不出话来。爹娘若是知道哥哥击退了突厥,一定会很高兴。回想那日在军营元荆劝阻她回庆州为父母上香,如今是为了还她心愿吗?

  “哥,我们往后……”岳珈心乱如麻,仗打完了,哥哥回来了,她却不知道往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了。

  岳琛接了话:“往后,我们就定居长安了。”

  岳珈一愣,心越发乱了:“已是太平盛世,还去长安做什么?”

  “傻妹妹,国富民强,外敌不敢来犯,方可称盛世。”岳琛心怀乾坤又正值盛年,如何能甘心解甲归田,他道,“平突厥只是清了外患,下一个战场在长安。”

  长安的局势岳珈比岳琛更加清楚,自然知道铲除宋康两家势力对大数朝廷是何等重要。她也希望哥哥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可是她……

  当初是自己狠拒了元荆,又放言不再踏足长安,若是往后随哥哥定居长安,她该如何面对他。岳珈道:“既是如此,我便留在庆州陪伴爹娘。”

  “珈儿。”岳琛回朝后对妹妹与元荆之间的事略有些耳闻,若仅仅是为此便要在庆州草草度过此生,实在不值得。他劝道:“若是以前,你留在庆州还可帮着乡亲们抵御匪寇。可如今战事已平,你留下也只能是平淡度日,虚耗一生。”

  为国效力,从来都不只是岳琛一人的心愿。

  “可就算我随你去了长安,不也一样是虚度光阴。”

  “从前你是罪臣家眷,自然做不得什么。但如今不仅我清白昭雪,你更是领过兵、救过颂王的有功之人,岂可同日而语。”元照韫曾私下告诉过他,岳珈的功绩他已如实上禀,待他们兄妹回到长安后陛下定会论功行赏。

  “即便不谈这些,爹娘身故,家中只剩你我兄妹相依为命,我们还要天各一方吗?”

  岳珈犹豫难决,好不容易才得以兄妹团聚团聚,她当然不想再与哥哥分离。何况长安那等龙潭虎穴,她亦担心哥哥独力难支。

  “这样,你先随我入长安,若有何不快再回庆州不迟。”

  如此倒也是个两全的办法,岳珈终是点了头。

  岳珈兄妹回到长安时已是凉秋,飘落的银杏铺在长安街道上,马蹄过时,银杏相逐。

  短短数月,长安人事几番新。

  当日康宝丰新婚之夜无端失踪,康家几乎将长安掀翻也未能寻获。敬国公毕竟老谋深算,孙儿失了踪,岳珈也再不曾于长安露面,便知自己的算盘落了空。

  他倒不曾真动过叛国的心思,为保康氏一族荣耀,他坦背负荆上御前告发了自己的孙子,只说是康宝丰贪图岳珈美貌胡诌的谎,将自己摘得干净。

  陛下龙颜震怒,虽知康宝丰没有这等心思,必然是敬国公背后指使,却也并无真凭实据,加之彼时颂王尚未得胜,更不可公然惩处康氏,暴露了岳琛的身份。

  直到颂王大败突厥的消息传回长安,薛声绑了康宝丰上殿前,陛下才将康宝丰判了流刑,罚了敬国公的食邑以惩其管教不利之责。

  虽说明面上皇帝对敬国公仅是小惩大诫,实则趁势罢了他不少亲信的官爵。敬国公自知理亏,敢怒不敢言。

  敬国公府之事尚在热议之时,一道圣谕震惊长安。皇七子元荆平突厥有功,正式立为太子。

  他们兄妹刚一入长安,还未抵达驿站已获皇帝召见。前一次入皇宫,岳珈是跟着熙蓝直入后宫,而这一次,则是与哥哥并肩踏入了金銮殿。

  金銮殿本是男子议政之地,本朝尚未有女子踏足的先例。朝臣们分立左右,看着岳珈缓缓近前,既感意外又觉情理之中。

  身着太子朝服的元荆,端立于百官之前,借着玉笏遮挡自己的欢颜。今日之前他心绪难宁,担心岳珈当真因一时意气不再入长安。如今再见,心下欢喜难抑。哪怕将来不能与她共携白首,他也希望岳珈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岳珈做梦也不曾想过,她一个平民女子有朝一日可以站在此处。面前的是九五之尊,两旁站立的是本朝所有位高权重的官吏。庄严之气,令人心潮澎湃。

  听着内监宣读封赏哥哥的圣旨,岳珈眼里的热气几乎要化成泪水。

  “岳琛,册拜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居长安。”

  往后,岳氏也是长安高门了。

  “岳氏女听赏。”内监又打开了另一道圣旨,岳珈仍沉在哥哥获封郡公的欢喜中,岳琛小声提醒了她,她才慌忙跪下听旨。

  “岳氏女虽为巾帼,却有不让须眉之英姿,更曾援太子于危难,有功于社稷,着赐封襄乐县主,邑一百户。另赐交鱼符,准入宫面谏天下不平事。”

  短短数语,句句皆是浩荡恩典。莫说岳珈,百官皆为之震惊。女子凭自己的功绩挣得封号的,襄乐县主可称是本朝第一人。而能获赐谏诤百官之权的,那便是旷古绝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