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长安关系户>第33章 疑心

  岳珈抱着手抄《万里奇闻志》回到肃王府, 径直往元照韫的千竹苑去。

  燕碧瞧见了她,甩着帕子走过去,将她拦在苑门口:“你在这里做什么?可还没到上课的时辰。”

  “我找世子爷有事。”她迫不及待想把这书给他, 等不及到夜间上课时再来。

  “爷不在。”燕碧冷冷道。

  “那世子爷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燕碧知道元照韫是去了老王爷院里,故意不肯告诉她。

  岳珈略显失落,燕碧又问道:“你找爷有什么事?”

  “有东西要交给世子。”

  燕碧看向她怀里的书, 伸手要抢:“我帮你给爷就行了。”

  岳珈护着书后退,燕碧碰也没碰着。她道:“不劳燕碧姑娘了, 我在这儿等着。”她想亲手将这书送给他。

  燕碧知道岳珈身上有功夫,和她硬碰根本讨不着好, 咬牙切齿地将苑门用力一关,把人关在外头。

  岳珈在苑外槐树下等候, 日头晒得人睁不开眼,额头也沁了汗珠。因怕手上的汗沾湿了书,便取了帕子铺在地上,将那书放在上头,目不转睛盯着, 生怕起了风将那砖块似的书刮跑了。

  过了大半个时辰,总算等到照韫回来。她忙将那书抱起, 轻拍封页上的灰尘,朝照韫走去。

  “岳姑娘找我有事?”

  岳珈双手将那书递到元照韫面前, 心口起伏着,道:“这个是给公子的。”她不敢提这是她手抄的书, 虽然她抄写时已仔细将每个字都书写端正,但仍怕他会嫌弃。

  元照韫看着封页上的五个字, 笑道:“可巧, 今早我与几个同窗小聚, 有个友人提起了这书,还送了我一本。”

  岳珈黯然,世事怎就如此巧合。她苦寻不得,好容易抄完了,却已有别人赠予了他。

  “多谢姑娘为我寻书。”元照韫道,“这书是佳作,既然姑娘也买了这书,不妨留下一看。”

  “好。”岳珈仍旧低落,怕被元照韫看出来,匆匆抱着书离开。

  绵绵笛音萦绕在佳音楼里,公孙屏玉指起伏,将乐谱上的墨汁化作醉人音调。

  岳珈跟着她一同吹奏,虽已能成调,但始终不够火候,这点技艺如何好去金府献丑。

  “你这是要给谁献艺,这般着急要学?”公孙屏问道。岳珈比新来佳音楼的那几个小丫头刻苦百倍,可音律之事刻苦未必就能奏效。

  “一个老爷子。”岳珈说道。欠了人家的,不早些还上总觉浑身难受。

  “谁家的老爷子这般蛮横,平康坊里多的是会吹曲的,难为你辛苦学了吹予他听。”

  “是我自己答应的。”岳珈悔不当初,早知如此该去给他打几头野味还人情,再不济帮他洗衣做饭打扫院子也好。如今曲子学不好,去了丢人现眼,不去又失信于人。

  公孙屏喝着茶,又问她为何给自己揽了这么个活儿,岳珈便将事情原委告诉她。公孙屏在风月场里打滚多年,一听便觉有诈。

  “你说的那户人家我是知道的,金老爷是个学究不假,可他一无官职二不从商,一家老小全靠祖上留的几亩薄田过活,哪来的家底聘御厨做菜,更别说荔枝这等稀罕物。”

  她这一说,岳珈也觉不对劲。再一想这是薛声引的线,莫非又与元荆有关?可若是元荆,为何不直接相见,还要让她学笛,他明明甚是嫌弃她的笛音。

  虽然有所怀疑,但直接去问元荆又不大妥当,去那金府里问就更不妥了,万一是她想多了,岂不更加难堪。思来想去,还是去问薛声最为妥当。

  岳珈去了穆国公府,薛声正好在家逗狗,听门僮报说她来了,估摸着是为金府的事情,便让门僮领她到偏厅相见。

  薛声又陪大黄玩了一会儿才慢腾腾往偏厅去,透过万字花窗看见岳珈的背影,薛声停步,黯然感慨了片刻后,才又迈开步子。

  “稀客呀。”薛声笑着跨进去,“来谢我的?”

  岳珈正愁不知该如何问他,提起道谢她便说道:“正是呢,多得国舅爷帮忙,我才能寻得那本书,特地登门道谢。”

  “空手来?”

  岳珈哑然,她来时可没有道谢的打算。

  薛声笑道:“与你说笑而已,不必当真。”言罢摆手请她坐下,自端起茶杯饮茶。

  “除了谢你,我还想向那位金老爷道谢。”岳珈问道,“你可知金老爷有何喜欢?”

  “我怎么知道。”薛声道,“只是托人打听了才知道他那儿有书,就让谷雨带着金子去了,我并不曾见过他。”

  “那你总该知道他家里做什么营生,有什么亲眷吧?”

  “我打听这些做什么?”薛声装着傻,“你打听这些做什么?”

  岳珈又说不出话了,她不擅扯谎。

  “他对你不规矩了?欺负你了?”薛声神色紧张,“我这就带我把金府给砸了!”

  “没有没有。”岳珈忙道,“人家待我挺好的。”

  薛声松了口气:“那就好,吓我一跳呢。”说着又将话题引开:“快开饭了,你要不留我这儿吃了再走。”

  “我该回去了。”

  “行,我让人送你。”薛声高声喊门口的立秋进来,就这么轻轻松松把人给打发走了。

  岳珈出了穆国公府,走过了两条街才想起来自己什么也没问着。心里的疑团仍不能解开,正懊悔时,可巧看见了金府那个丫鬟。

  那丫头提着一个竹盒,步伐匆忙,神色鬼祟,岳珈悄然跟在她身后,想看看她这般偷偷摸摸的是要去往何处。

  小丫头警觉得很,时不时回头张望,七拐八拐险些就让岳珈跟丢了。

  她鬼鬼祟祟走进一个狭小破落的宅子,过了一会儿又红着眼出来,手上竹盒已不见了。

  岳珈见她一副伤心模样,便从角落里走出来,快步上去装作是碰巧遇见。

  “咦,真巧,姑娘也在这儿呢。”岳珈的话音略显生硬,好在那丫头并没起疑,低头擦拭泪痕,带着哭腔回了她句“真巧”。

  “姑娘这是怎么了?”岳珈瞥见她手腕上有道红印,像是刚被谁掐的。

  那丫头委屈得说不出话,泪珠吧嗒吧嗒往下掉,看得岳珈心头一紧,不再惦记着怀疑金府,真心关切她:“谁打你了?能不能告诉我?”相识一场,若有能帮得上的她也乐意帮她。

  “是我娘打的。”小丫头哭着说道,“我娘只疼我两个哥哥,总骂我是赔钱货,还说要把我卖去平康坊。”

  “你不是已经在金府当差了,怎么还要卖你?”

  “我的工钱,根本就不够还两个哥哥的赌债。”小丫头越哭越急,娇小的身子哭得颤颤,教人心疼。

  岳珈想了想,道:“我那儿倒有些值钱的东西,你等着,我去当了给你。”她之前得了不少赏赐,全堆在屋里落灰。

  丫头摇头:“没用的,赌性难移,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们用。”

  可是除了银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姑娘,你能不能帮我去求求我家老爷?”她道,“只要老爷肯把我买下来,我娘他们以后就打不了我的主意了。”

  “为何要我去求?”

  小丫头啜泣着:“我们老爷向来不买丫头,他脾气又古怪,我与他提过,他不肯。不过他一直说觉得和你有缘,说不定你能劝得动他。”

  岳珈纳罕,她去抄个书怎就成了有缘,道:“可我这么去求他,会不会太过唐突了?”

  “其实老爷很好说话的,他还念叨着您没去府里抄书,那荷花都开得不如之前了。”她道,“您上回不是说要给他吹笛子吗?顺道帮我提一句,若是不成,我也死心了。”

  “可我的笛子还没练好。”岳珈本想再多练上一两个月,至少能精通一首再去金府。

  “老爷就听个热闹,能吹得响就成。”

  岳珈咋舌:“你们老爷不是个学究吗?怎么会是听个热闹。”金府水榭还有人弹琴呢。

  “老爷就是觉得府里冷清才听听曲,其实,谱子都看不懂呢。”

  岳珈越听越觉稀奇,天底下还有这般古怪的人。再一想,若金府真是元荆设下的,她吹得难听他也不是没听过;而若这些都是真的,那她帮这姑娘去说个话也是救急了。

  岳珈跟着丫头去金府,小丫头洗干净了脸,去禀报老爷岳珈来了。岳珈坐在小厅里握着玉笛忐忑不安,她还是第一次在人前献艺。

  不多时,小丫头扶着一个鹤发老者进来,岳珈起身朝他问好。金老笑容和蔼,请她坐下说话。

  “得蒙先生借书誊抄,又盛情款待,在下甚是感激。上回与先生约定以曲还恩,今日特来献丑。”

  “不急不急。”金老说道,“我又备了几样甜点,姑娘先吃些。”

  岳珈现下哪有心思吃东西,只想快些把曲子吹完,便道:“吃多了不好吹笛,还是请先生先听我吹一曲吧。”

  “也好,也好。”金老摆手道,“姑娘请。”

  岳珈掌心已沁出了汗,捏着玉笛的手不住颤抖,她第一次打突厥人的时候也没这般紧张。

  小厅的西墙是堵薄墙,元荆靠在墙上听着隔壁传来颤抖艰涩的笛音,心中暗暗发笑。

  金老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岳珈不得不相信那丫头所说,他真的只是听个热闹。

  一曲罢,金老拍手叫好,让丫头给岳珈送茶。

  小丫头悄悄给岳珈使眼色,岳珈会意,便道:“先生喜欢就好,其实,我今日来还有一事。这位姑娘……”她还未将话说完,金老已明白了:“小玉托你来说情是不是?”

  小玉猛地跪下,央求金老。金老笑着让她起来,道:“既然这位姑娘说话了,你下去找管家签契便是。”

  小玉千恩万谢,一抹眼泪便跑出去了。

  “姑娘一定是奇怪,我为何待你这般好,是吗?”金老道,“其实是因为姑娘特别像我早夭的女儿。”

  岳珈诧异,听他说道:“我的女儿,她最喜欢的就是那本《万里奇闻志》,平常特别喜欢吃甜食,所以每回姑娘过来,我都照着她的喜好给你备了吃食。实在是思女情切,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金老满面沧桑,眼中含着热泪,情真意切。岳珈心里的疑云全数散了,反而同情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姑娘,往后能否常来这儿吹个曲给老夫听一听?”

  “只要先生不嫌我吹得难听,我自然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