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纨绔难封>第75章 停在此处的终章

  宋清明最终拉着赵锡走出了魏国公府。

  “我是不是该去宫里觐见圣人了。”他坐门口石狮子下蔫了吧唧。

  “有些话你直接和你母亲说,她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内宅妇人所能看到的天空不过方圆之间,”赵锡顿了下,补充道,“没有贬低你母亲的意思。”

  宋清明一下笑了出来。

  “我也知道,我本来是打算吃完饭再和他们说这事,只是忍不住。你看我这么沉不住气一人,居然还当过军中主帅。”

  “打仗与做人,是两件事。”他蹲坐在宋清明身边,“不急着去宫里,还有哪里想去,我陪你一起?”

  “好。”

  他们骑上马,马蹄嘚嘚,出了城去。

  赵瑾接到密报的时候,微微眯起眼。他低叹一声后仰去,指节轻摁着太阳穴。

  “陛下,云麾将军此时不来见你,却向城外而去,不知,是何用心啊……”

  赵瑾眼中锋芒一闪而过,冷然看向身旁宦官。那人连忙匍匐在地,身子发抖。

  他指节叩着桌面,一下下,喃喃低语,“云麾与六弟用心如何,岂由你等外人定夺。”

  然而,赵瑾摩挲着指间扳指,并非是他不顾念兄弟之情,只是藩王之乱堪堪平歇,宋清明身为三品大将风头正盛,却又和贤王走的亲近。

  又如何让他能全然信任与托付。

  “或许你拒绝接封赏,也正是皇兄想看到的。”墓地中,赵锡立在一旁,萧萧素素。

  “那你呢,你也有答案了是吗?”宋清明抬眼看他。

  赵锡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不后悔?”

  “不后悔。”

  宋清明笑了。

  他已厌倦无休止的战争,从他少年时至如今,他一直在不停厮杀中,内乱平定了,混夷与大武也签订了合约,即便宇文措身怀野心,近几年也不会有大的战争。

  建功立业,如今功业已成;守住国土,如今天下安宁。

  大武需要的只有休养生息,而不再是将士的出死入生。

  宋清明站起身来,再为发财倒了一杯酒,转身随赵锡一同往山下走去。然而迎面却走来一人。

  那人一身青衫,背着一把长剑,发髻散乱,一身沧桑。

  他看着很久没休息了,眼里都是红血丝,下巴覆着青色胡渣,从别后不过半年光景,宋清明险些就要认不出来他。

  “花有道?”

  他微怔着,听见自己吐出声来。

  眼前人正是花有道,他缓缓抬起头来,直到看见宋清明,目光才微微聚焦。“你回来了,不错,听说赢得很漂亮。”

  “你怎么这副样子……”宋清明走近,明显感觉他瘦削了不少,眼底青黑,憔悴不堪。

  花有道久久看着宋清明,好像想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答案,最终还是放弃了。他沉默半饷,最终开口道:

  “宁步青死了。”

  嗡——宋清明忽然脑袋里只剩下嗡嗡声,他回过神来,猛然拽上花有道肩膀,“你说什么?”

  “宁步青,死了。”

  “怎么死的?”

  花有道目光移到赵锡身上,勾唇露出了一丝嘲讽笑意。

  “宁老将军死于行军途中,明明是去镇压叛军,却无缘无故暴病而亡,”他张开口,嗓音沙哑,“民心大乱,流言四起,宁家身犯欺君之罪,全家入狱。”

  “不可能,”宋清明倏然摇头,“我从来没有听到此等消息,这不可能。”

  “那是因为你在军中,消息都是由宁荣给你,他悄悄瞒下此事不想你为此分心,可是外头早已是腥风血雨。”

  宋清明瞳孔一缩,“那步青,他是怎么……”

  “他游历于河东丰阳郡,当地太守听闻宁京风声,为讨好于圣人,下令全城追捕步青。”花有道吐出声来,一字一句,恍若重锤落在宋清明心间,“他最终死于追兵之手,可笑的是什么,你知道吧。”

  可笑的是明明宁老将军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上战场,却因为流言被放弃,欺君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暴病而死是因敌军奸计相算,宁家人却反遭此横祸。

  宋清明看看花有道,嘴唇翕动着突出话来,然而眼眶酸涩,他不曾预料到,当年在王府前辞行竟是他见宁步青最后一面。

  那家伙傻傻呆呆的,一向不会照料好自己,但是他没想到,他真的没想到……

  赵锡反握住他的手,“这不怪你。”

  “这当然不怪你。是圣人无情,权谋无情,朝廷无情!”花有道低低笑了起来,“直至大军大获全胜,宁荣以一身功绩换得宁家人贬为庶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

  大军得胜也有宁老将军一份功劳,现在他却背负骂名,他的儿子惨死异地,无人问津,甚至于宁家人到如今也不知晓宁步青的死,只以为是一时断了联系。

  “步青死啦。”他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就从眼角划落。

  宋清明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花有道牢牢拽住他手,唇色苍白。“清明,我是为你而来,狡兔死走狗烹,雷霆雨露不过圣人一念之间。我已经这样了,你不能让赵锡也和我一样!”

  宋清明恍然明白过来,指尖发颤。

  这些年原来他把一切都压抑在心底,直至宁步青去世,堆积于心头陈年的心绪,才尽数化为无尽的痛苦,于刹那间彻底喷薄出来。

  他僵硬地扭过头,看向赵锡,赵锡沉下眼来,对他点了点头。

  “仗打完了,我们不会再卷进朝廷斗争的漩涡之中。”

  “我会和赵锡一起去梁地,离开这里。”

  悠扬钟声响起,一下一下,涤荡心魂。

  宋清明与赵锡身着朝服,一步一步,迈向宫中。

  “明儿!”

  陆氏拄着杖从马车上下来,跌跌撞撞地走向他。

  宋清明扭过头去,眉头一皱,“母亲,我的决定不会改变——”

  “明儿,”陆氏搭上他手,伸出手去,摸上他的眼睛,“娘不阻拦你了,不拦你了啊,娘想通了……下元节的时候,娘给你放了孔明灯,就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但是你真的平安回来了,娘想要的又更多,是娘太贪心了,太贪心了……”

  她哽咽着,泪就一滴滴落下来,落在宋清明的手腕上,好像滚烫的沸水,灼烧了他的心魂。

  他怔愣住,久久未能反应过来。

  宋清明走后,宋乾元就与陆氏分析利弊,说了很多,也告诉她儿子在军中的生活,并非他饭间说得那般容易,而是在血雨中搏出一条青云路。

  其实她一直都知道啊,但一直都自私地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追求功名利禄,她只是被世人的眼光压抑了太久,看不清到底什么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

  宋清明嘴唇翕动着,最终吐出声来。“娘——”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明儿。”她的手轻柔地拂过宋清明的左眼,双目通红。“娘错了太久。”

  “好。”他的手颤抖着,最终松开陆氏,扶她回到了马车上。“等我回来。”

  辉煌宫殿中,赵瑾独坐于龙椅上,身旁宦官宣读圣旨。

  “兹有魏国公府宋清明,能征惯战,勇冠三军,受封正三品云麾将军,平定六王之乱,复辗转千里,驱逐混夷……”

  “今特封其为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宋爱卿,不知这份圣旨可得你心意?”赵瑾笑意盈盈,接过宦官手中的圣旨来,一步步走到宋清明面前,“明日朝时,宣读圣旨,你就是我朝最年轻的开国县公。”

  “陛下,臣有负圣恩,”宋清明倏然拜跪下,语气坚定,“臣左目已失,恐难带兵,臣既无带兵之能,又怎能安享县公之位,为大武之蟊虫!”

  “县公之位既是封赏于你,合该是计较从前功勋,不提后事。”

  “然臣已难领兵布阵,请陛下允臣卸下云麾将军之职,归于田园。”

  “哦,你真想归隐山林?”赵瑾眼中丝毫不见意外,只是笑意又晕染开去几分。“为何不接朕的旨意,是真有淡泊之心,还是嫌这县公还不够?”

  “天下安宁,再无战事,臣已无可用之地,惟圣人召,必当守卫国土。”

  急流勇退,是多少人面对迢迢权欲所难以做到的取舍,这世间名将无数,人才辈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

  从来不乏能臣贤将,然而最终功高震主,荣宠倾覆,俱成一抔黄土。

  “那你便去吧。”赵瑾骤然扔下圣旨来,语气淡淡。“来人,传贤王。”

  “传——贤王——”宦官拉嗓高唤。

  “臣,谢陛下。”

  地上,宋清明起身来,收拢圣旨一步步后退,余光与赵锡交错间,缓缓退下。

  龙椅上,那人复坐回原位,眸中难察神色,他只来回摩挲着手中的扳指,不发一言。

  “皇兄,”赵锡拱手行礼,喉结轻动,“如今六王之乱初定,臣愿交还梁地兵权,只留租税,此后长居梁地,日夜望北,谨念皇兄。”

  龙椅上,久久未有动静,赵锡身形一直未动,保持着行礼姿态。

  许久,赵瑾声音低低传来。

  “看来你与宋清明,当真是想做一对神仙眷侣。”

  赵锡垂眸,一言不发。

  “还记得你从前说,要扶持朕开创盛世,”赵瑾声音很轻,“说实话,朕希望你走,却也不想你走。”

  赵锡的心忽然紧绷,但他垂首仍旧神色平静,压嗓出声。“陛下为圣人,当知理在欲先。不若今日分别去,尚留兄弟感情。”

  “若朕不允呢?”

  “皇兄,”赵锡再度拱手行礼,面目清冷,“臣愿交还梁地兵权,只留租税,此后长居梁地,日夜望北,谨念皇兄。”

  “下去。”

  “诺。”

  赵锡缓缓起身倒退,直至转过身去,下一刻,一方砚台砸落在地,身后,赵瑾低声怒吼。

  “你踏出这道门,就别再给朕回来!”

  赵锡脚步微顿,随即毫不留恋,一脚地迈出了勤政殿。

  殿外,宋清明抬手张开五指,遮住日暮微光,他回过头来,笑着看赵锡。

  “看来圣人也很好说话嘛。”

  “是啊,大发慈悲。”赵锡抓住他的手,握在掌心中。

  宋清明单望着西天晚霞漫了上来,落日通红着,洒下余晖。他又问:“你要去梁地了?”

  “对。”

  “那我要是不去梁地呢?”余晖下,宋清明站在霞色里,挑挑眉调笑道。

  赵锡猛然凑近去,目光紧紧盯着他。“那本王,绑也给你绑回来。”

  宋清明唇角轻抬。

  他也没想到,半个月前他还在匣谷关与混夷厮杀,如今封侯在即,他却会抛下一切离开宁京。

  早就听闻梁地风景秀丽,四季宜人,如今能与所爱之人隐居终老,比起战场金戈铁马,真真是再好不过。

  “或许我也会怀念这里,但我绝不后悔离开。”他偏头,咬耳低语,“人生短暂,赖定我们家美人王爷了。”

  守在殿门外的小黄门睁大了眼,默默捂住眼转过了身。

  倦鸟归巢,琉璃瓦下,两人的影子在日暮下交融,直至影子渐渐拉长,他们并肩着,一步一步往宫外走去。

  崇和二年,云麾将军宋清明谢绝策勋十二转,离开宁京,不见踪迹。

  同年,削藩制度终于落实,贤王爷赵锡回到梁地,终此一生,不曾踏出梁地半步。

  作者有话说:

  终于完结啦,想说的太多等下放在后序,小小的作话已经装不下我了。呜呜,感慨万千,深夜写完后,抓了好几个朋友看这一章,不知追更追到完结的大家又是什么感想,也不知结局是否尽善尽美,但即便笔下的故事结束了,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然后还有很多隐藏剧情没有写,我会放在番外或开小短篇,就能给大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