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这剧本要凉[重生]>第62章 【背水】

事实证明,李擎此人,不但自带男一号光环,还抢了我的人设——命硬。

李擎依旧没死。不仅没死,被人打水里捞了出来后,除了脑门上有个包,受到了些许的惊吓之外,竟没什么大碍。

我得知此消息气得捶胸顿足,掐着徐长治的脖子吼道:“为什么本王走后你不去给他补一刀?!”

徐长治狐疑地看着我,表示“我不懂你们摄政王到底要怎样”。

亲自去捉拿我的钟大丞相扯到了旧伤,趴在榻上向我投来哀怨的眼神。我在屋里跟只无头鸡一样烦躁地四处乱窜,一心想着如何让李擎螺旋升天。绕了小一炷香的时间,钟伯琛终于忍不住出了声:“李擎还不能死。八皇子阴险叵测,倘若无人牵制,他日夺得皇位后可能会对我朝不利。不如留李擎这个傻子与他去斗,二人斗个两败俱伤才好。”

“可是他吞了我三座城池,五万人马,还欠我一条命。我就这么放他回去?”我也知道我有些不理智,但我真的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小五大半夜去私会李擎,是想刺杀他?堂堂摄政王怎这般亲力亲为。”钟伯琛的语气似是有些戏谑,弄得我更为恼火。

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榻尾,手没出息地帮钟伯琛捏了捏腿。钟伯琛目不转睛地看了我一会儿,突然笑出了声:“小五,你对李擎倒是上心。”

“不许再提他。”我挠了挠钟伯琛的脚心。然而他好像没有痒痒肉,任我挠着自顾自地说道:“小五没必要在李擎身上浪费精力。如今他声名狼藉,死在自己人手里是早晚的事情。那三座城池不急着拿回来,日后再从长计议;至于那五万人马,半数是滇亲王跟培国公的亲兵,要回来反而坏事。”

道理我都懂,问题是我别扭。这种感觉就像是,我讨厌的人,当着我的面,夹走了我的牛肉面里的吹弹可破,弥足珍贵的牛肉片。而像我这种心胸宽广的人,当然要一笑了之,然后抡起椅子开了他的脑袋。

我把我的感受讲给了钟伯琛听,大丞相若有所思地反问我:“若是我夹走了你碗里的肉呢?”

“那你一定是饿了,我把整碗面都给你吃。”我就是这么双标。别说牛肉面了,他要吃我,我二话不说,胳膊撅下来给他啃。

我话音刚落,惊觉钟伯琛那兴致盎然的眼神好像真的想“吃”我。只可惜钟大丞相伤得有点重,为了他的小命着想,我只能坐得远点跟他拉开距离,继而又说道:“培国公他们说是受了我的迫害才投奔了李擎。我百思不得其解。莫不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挑唆?然而何人能如此能耐,让培国公他们放弃了权势,轻信了蛊惑?”

“此事我正在查。”钟伯琛缓缓起身,半躺在榻上叹了口气:“希望不是慈康宫里那位。毕竟只有她老人家跟培国公这些个前朝老臣走得近。之前屡次买人行刺你的冯家已经被清理掉了,现存世家中,顾家一支独大,不过还算安稳。只要太后不再挑起争端,我本不想再招惹这些个人。”

我一想起我那浑身都是胆的母后就头疼,干脆让钟老哥撒手去办,毕竟我已经承诺过跟她这辈子不见面了。

李擎到底又苟住了一条命。尽管不情愿,我还是赔着笑脸送走了李擎。李擎虽然两手空空,等同于百来一场。不过他好像误以为我确实对他有私情,请魏将军出兵的事儿似是大差不离。我强忍着送李擎至宫门,李擎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道:“子迁,你多保重。朕不会忘了自己的承诺的,希望子迁也...”,说罢他还娇羞地侧过了脸。

我差点没一口吐沫喷他脸上,忙不迭地回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国君保重。”

李擎一步三回头地终于滚蛋了,他坐在回国的马车上,扒着窗户跟我挥泪惜别,带着哭腔入戏很深地喊道:“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春?”

你咋什么时候都有诗背?读书多了不起吗?我翻了个大白眼,心想你可别再指望能有个第二春了,早早听从阎王爷的安排撒手人寰吧。然而我身侧的钟伯琛却恰到好处地伸出爪子,一把拧在了我的屁股上,疼得我嗷得一嗓子嚎了起来:“哎...山丹丹地内个花开哟...”

“子迁!就这么说定了!山花烂漫时,你我再相会...”李擎的声音逐渐远去,回音萦绕,惹得钟大丞相又拧了我一把,在我的屁股上来了个梅开二度。

李擎走后,我捂着屁股回了嘉明殿,可算松了口气。然而钟大丞相跟个背后灵似的紧贴着我飘了进来,把我按在书案前,拿出文房四宝,和颜悦色地说道:“子迁...”

“不!我不叫这个名字!你认错人了!”我吓得差点飙出了泪花。这字我不要了,我就叫“小五”了,贱名好养活,子迁这俩字不吉利,把我的脑袋都给迁跑了。

钟大丞相笑容不减,修长的手指哒哒点在宣纸上,轻声道:“久闻殿下文经武略,出口成章。不知殿下能让微臣拜读一下您的大作?”

“不敢当不敢当...”我缩在椅子上讪笑着。

“殿下过谦了。”钟伯琛的眼睛笑得眯了起来,仿佛是一对儿偃月弯刀随时要飞出来砍我:“殿下一封情书就能将晟宣国的国君千里迢迢地吸引至我国,想必殿下才高八斗。”

我嗅着钟伯琛散发出的滔天醋意,看着这根行走的酸黄瓜开始替我砚墨,咽了口吐沫小声嘀咕道:“我也可以给你写情书嘛...一整本那种!”

“好。殿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写不完一本您就别出这屋了。”钟伯琛将毛笔塞进我手里,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我赶忙趴在窗户上喊他:“你带着伤去哪儿啊?!”

钟伯琛头都没回地说道:“回府处理点事情。就不叨扰殿下了!”

得,酸黄瓜要自己个儿憋屈着了。我没辙,唤来了徐长治,让他抬软轿送钟伯琛回去。

钟伯琛走远了。我挠了挠头,悄悄把之前写了一半的剧本给掏了出来。这剧本我已经写到最后一卷了。讲到了我去边关见突厥首领的戏份。我看着上头标记着的“终卷”二字,总觉得有点不吉利,便把这两个字给涂掉了,改为“背水一战”。我记录下了跟阿兰桑的相会,与钟伯琛的生死一念,又描绘了自己是如何心乱如麻地守着他到醒来。末了我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此生最大的成就,便是有了个愿意为之殉情的人。”

写完以后我读了一遍,唉呀妈呀太羞耻了,老脸一红,慌忙把本本又给锁了起来。拉开抽屉的一瞬间,我突然看见了阿兰桑给我的玉佩。我一拍大腿内疚不已,我竟然把此事给忘了个一干净!

我唤来陆久安,命他找人将此玉佩给临摹下来,去民间寻找线索。陆久安拿过玉佩仔细看了会儿,眯着小眼睛诧异地说道:“殿下,这玉佩奴才怎么看着这么眼熟?这玉是上好的和田玉,应当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眼熟?我一惊,掏出自己脖子上的玉佩比对了一下,这才松了口气。钟伯琛给我的那枚玉佩是白玉的,模样虽好但并不是什么昂贵的玉料,毕竟钟老哥也没几个钱儿。我可真怕查来查去,结果阿兰桑跟钟伯琛俩人有什么血缘关系,我再凭空多个小姨子。

陆久安又看了会儿,摇摇头满腹迷惑地找人去画了。我把我的玉佩塞回衣服里头,轻轻拍了拍后坐回书案开始批折子。哪曾想刚批了没几本,徐长治告知我,三哥来了,在院子里急得直蹦高。

我赶忙把三哥给叫了进来,问他何事如此惊慌。三哥急得包子脸上十八个褶儿:“完了完了。晟宣国一内乱,先前谈的那些个买卖可坏了菜了。咱都把钱给了他了,那边粮食却交不出来了。是你发个密函给催催,还是咱...认这个哑巴亏?”

我沉默,这倒是个难缠的事儿。我现在又不能把李擎给逼急了,不然我做的那些个戏不就白做了。再加上如钟伯琛所说的那般,李擎是牵制八皇子的筹码,在他们二人鱼死网破之前我还是隔山观虎斗的好。于是我无可奈何地宽慰三哥,让他先不要过问此事了,以后跟晟宣国做买卖要一手钱一手货,万不可再出此纰漏。

三哥满口答应着,转而又问道:“我听朝中议论,不久前你去了趟边关见突厥人了?怎么,突厥那边也有买卖?我可从来没跟突厥人做过生意呢,需不需要...”

“哪有什么买卖可做,人都死光了,我白跑了一趟。如今突厥的部落就剩下阿史那了,我总不能打他手里买羊肉串吧。”我慌忙打了岔。阿兰桑她们正在养精蓄锐的阶段,此时万不可被任何人注意到。三哥嘴上没个把门的,若吵吵把火得让有心之人留意到阿兰桑的部落,怕是要出大岔子。

三哥瞬间很是失望地撇撇嘴:“唉,可惜了那么一大笔银子了,希望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先走啦,去问问祁国那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买卖。”说罢三哥就跑了。

我看着精神百倍的三哥略感宽慰。他到底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这当弟弟的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也不知是否有一日,我也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搂着钟伯琛找个世外桃源养老,再不必身不由己。

我批了一下午的折子,傍晚用过晚膳便洗洗睡了。翌日早朝,群臣们正对培国公与滇亲王叛国一事各抒己见,一封打边关传来的八百里加急飞入了华光殿——阿史那集中兵力压在了西北边界,与安将军缠斗了整半个月。安将军力战不退,称只要粮饷跟得上,还能再耗上一阵子。

我听后松了口气,命人准备好粮饷抓紧时间顶上去,谁知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禀报道:“殿下,粮饷怕是不够了。与晟宣国谈好的三桩粮食买卖全都白扔了银子。上个月刚往东北边关运了十万担粮食以备过冬,眼下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支撑西北的钱粮。”

李擎这个坑爹的哟。我气得牙根直痒痒,一派沉默中,我的余光看见钟伯琛往前踏了半步,似是想说话。我刚把头扭过去,九皋府中一年纪很轻的男子突然走到大殿中央朗声道:“殿下,草民以为,西北边关就算暂时撑得住,如此耗下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如舍安愈,靳宁双城,将突厥放入关内,西北军退守卞洲,引诱突厥深入腹地,联合北方军关门打狗……”

“将城池拱手相让?!你是何居心?”一老臣怒不可遏,大声嚷嚷起来。

我却陷入了沉思。此人说的不无道理,舍弃这双城,把突厥引进缺口后,北方军和西北军才能更好地配合夹击。这应当属于三十六计中的“上屋抽梯”。只是突厥入一城屠一城,难道要我也舍了城中百姓?再者,西北军军心刚稳,“临阵脱逃”会不会折损了士气?

众臣正议论纷纷,钟伯琛走至那青年身侧拱手道:“殿下,臣以为,此计可行。只是应当将线再拉得长一些……”

四个月后,一封捷报传来。按照钟伯琛的计谋,西北军舍了安愈,靳宁与和迮三座城,城中百姓随军队一同退守至卞洲,将突厥一路放过了晋南山,突厥人本想乘胜追击,却被北方军断了后续粮饷,困死在了山区。此战共围剿了三万突厥人马,突厥在西北打出来的豁口算是硌了牙,阿史那想短时间内统治中原的幻想遭受了重创。

这本是个天大的喜讯,我甚至在嘉明殿里摆了一桌子菜跟钟大丞相久违地对饮了一宿,然后上炕狂骨碌。

哪曾想计划不如变化快,半年后,一封“悲报”又入了鸿蒙城。我们关门打狗的戏份急转直下地变为了悲剧的开端。

而跟钟伯琛喝的那场小酒,则成了我在嘉明殿里,与钟伯琛一起吃的最后一顿热乎饭。

作者有话要说:

_(:з」∠)_啊呀呀,我们这里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暖气坏了一宿,跟室友裹着被子抱在一起看了一宿的剧。

下一本小说正在构思中,约莫还是古代纯爱类……应该会写个仙侠之类的。

啊……

内个……

哎呀……

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