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这剧本要凉[重生]>第48章 【不见】

“徐侍卫被抬回来了!”陆久安一嗓子嚎叫划破黎明。我双眼一黑,差点背过气去。好在红豆紧接着补了句:“徐侍卫受了伤,已经送到偏殿找太医来治了!”

我顿时飞身一脚踹在了陆久安那弹性十足的屁股上:“你是要吓死本王吗!”

我跑去见了徐长治。徐长治精神极差,受了两处刀伤见了骨。而且据找到他的侍卫们称,徐长治是躲在河里才逃过一劫的。经水这么一泡,伤口发了炎。上官夏忙活一上午把徐长治的伤给处理明白,满脸怨气地熬着药汤子侧耳听我们二人的对话。我也没避嫌,直接告诉徐长治六弟无事,定国公让我给抓了。

“殿下,定国公毕竟是先帝爷亲封的,此举会不会惹得老臣们不满?”徐长治发热得厉害,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

我正在沉默,钟伯琛不知何时已站在了我身后:“殿下。微臣有一事未向殿下禀报。顾氏一族正秘密大量屯粮筹兵。微臣以为,太后很可能是想挑起战事,在我朝国力亏空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我就说,母后她不可能仅想着将六弟藏起来。只是母后她不知何为唇亡齿寒。北朝廷被倾覆了,她又有什么能力扛得住战乱?她是打得过祁国和晟宣国还是打得过突厥?再者,大哥肯定会第一时间率兵北上,一刀砍了他口中的“老妖婆”加上六弟。

我发觉很多时候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衡量母后。她的太后之位可能是白得来的,因为父皇的妃嫔很少,且都是良善之人。电视剧里所演的那些个宫斗剧从未出现在母后的人生里。母后自入宫以来就是螃蟹横着走,智商停留在了不谙世事的深闺大小姐的程度上,想一出是一出,不会审时度势也不懂国家大义。再加上母后的家族底子厚,定国公又恨不得贪出了两座国库,导致母后产生了可以自立朝廷的幻觉。

“此事六弟知道吗?”我平生第一次怀疑六弟。他怎么就这么巧先是跟我出了宫,又提出去买青梅酒。

“瑾王殿下应当是不知情。定国公是近日才有了动作。并且在殿下与瑾王出宫的当天,有探子偷偷跟在身后监视着瑾王殿下的动向。”钟伯琛道。

我的手顿了一下,旋即拍了拍徐长治的胳膊:“你好养着,别的事不用管,本王明天再来看你。”

说罢我起身离去,又冲上官夏微微点头,示意他留在徐长治身边照料。钟伯琛好像察觉出我的情绪有些低沉,“做贼心虚”地跟在我身后,待我刚出屋关上房门,他立马急急地说道:“殿下。微臣不是故意欺瞒您。”

“你不是故意,是有意。”我抬眼看向他,心里倒没有多少的愤怒,只是略微有些失望:“你怕打草惊蛇,想坐等定国公露出马脚,对不对?”

钟伯琛一瞬间犯了傻,很是实诚地点点头:“对。”

我被气笑了。钟伯琛这副样子算是“大智若愚”?还是他压根就觉得我会跟以往一样随随便便就原谅他?

“钟伯琛。”我好像很久没有喊过他的全名了,导致钟伯琛冷不丁听见我这么喊他,顿时打了个激灵绷紧了身子。

我看着他那慌乱无比的眼睛,狠下心保持着严肃的语气质问道:“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呢?论君臣关系,你知瞒不报是大罪;论你我私下里的关系,你明知六弟跟徐长治都是我的好兄弟。你非要让事情发展到不好收拾的地步才跳出来说出实情。你为什么这么做?”

钟伯琛的额角当即渗出了汗,如同恶作剧被抓了现行的稚童一样眼珠子滴溜乱转,似是想找些富丽堂皇的说辞。我却无心听他白话,直接拆穿了他的小心思。

“说到底,你不信我。”我冷哼,懒得去看他那急得拧成了死疙瘩的眉头:“你怕我忍不住去质问母后,或者去试探六弟,好坏了你的局。你口口声声说尊我为君,转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不给我。钟伯琛啊钟伯琛,你可真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我拂袖离去。俗话说得好,再一再二不再三,钟伯琛这都骗了我多少回了?再者,这次的情况不比以往。幸亏徐长治命硬,否则就那两处刀伤再加上河里头泡一宿,够他骑着毛驴飞渡奈何桥了。倘若徐长治真的死了,我想我够呛能原谅钟伯琛。

也不知是钟大丞相太飘了,还是本王提不动刀了。我再不“重振夫纲”,这丞相大人得上房揭瓦。为了防止有朝一日他把我卖了,我还得给他数钱,我决心杀杀大丞相的威风,晾他一段时间。

我闭门看折子,上早朝,下班去慰问一下因公负伤的徐长治。每日三点一线,精神抖擞,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政务。钟伯琛大晚上跑来嘉明殿想见我,我不见,他就在外头跪着。我便命禁卫军直接把他捆了塞上马车运回府。母后派人来找我,我也没搭理她。倒是纯熙公主和六弟一起来找我,我没拒绝,摆了四菜一汤,吃了顿家常饭。

“殿下。我跟他商量好了。后日就动身回祁国。大婚的典礼回祁国办。”纯熙公主给正在狼吞虎咽扒饭的六弟擦了擦嘴。

我手里的鸡腿儿顿时掉进了碟子里,伸手把六弟的饭碗给夺了下来:“老六。怎么个情况?礼部都把大婚的章程拟定好了,你怎么突然变卦了。”

六弟躲躲闪闪地往纯熙公主身边蹭。纯熙公主无奈地把他的脑袋给正了回去:“殿下问你话呢。你倒是说啊!”

“五哥...”我的傻六弟张嘴先打了个饱嗝,继而开始淌眼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噎着了:“我再不走。母后就把天给捅下来了。你是不知道,母后她偷偷绣了件龙袍给我...”

纯熙公主慌忙捂住了他的嘴,赔着笑脸道:“殿下,他不知情的...”

我没吭声,把饭碗还给了六弟让他吃饱喝足。期间我还在想,若是六弟忽然提起他舅舅,我该如何回答。然而六弟至始至终没再说话,低头顾着扒饭,就着眼泪鼻涕一起往里咽,看得我糟心得慌。

我知道他心里委屈,不是因为要悄默声地“嫁”到祁国,更多的是母后对他的不理解。六弟本就无心于皇位,母后却把他往众叛亲离的路上推,也不顾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开心。母后望子成龙,倒无过错。然而这朝廷就是个烂摊子,我是被赶鸭子上架的那只鸭子,母后非让她的乖儿跟我争这个烤鸭架,真不知她图了个什么。

我把纯熙公主单独叫到了屋外,拱手致歉后小声说道:“公主殿下。老六吧,是个好孩子,也知道疼媳妇。就是他打小在母后身边长大,经历得少,脑子有时候转不过弯来。你多担待着点。公主殿下远道而来,本王招待不周,还让您看了些荒唐事,着实惭愧。”

纯熙公主微微回礼,笑容温和:“殿下。我知道瑾王他有点发傻,但是我求的就是这样的人。纯熙也是在皇室里长大的,见多了腌臜事儿,只想求一纯粹人共度一生,免得日夜猜忌,伤心费神。”

两天后,六弟悄无声息地离了国。跟我当年离国当质子时的场景如出一辙,不过好在他是娶媳妇不是去受气的。我与四哥送了他,给他备了些的土特产留作路上吃。我本想真如之前所说的那般,给他划封地跟人马。然而六弟推辞不要,还戏谑道:“哥,你不能赔了弟弟又折兵啊!祁国白得一个驸马,能好意思要咱的钱吗?”

纯熙公主娇嗔一声,拧着他的耳朵上了轿子。宫车驶出宫门的一刹那,我到底忍不住哭了出来,像当年六弟送我时一样。只不过这次没有父皇敲我栗子,只有四哥在旁边揽着我劝慰了半天。

六弟走后,我平复了许久才重拾处理朝政的心情。翌日,陆久安给我倒了杯清茶后咬耳朵道:“殿下。丞相大人今早又在殿外头跪着了。宫里议论纷纷,说您是想彻底推翻前朝廷,才持续打压前朝重臣。丞相大人受的是无妄之灾...您看这事儿?”

“跪吧。数着时辰。超过一个时辰就把他绑了扔回府。”我没抬头,继续往折子上写着朱批。

这样也好。我接下来也做的事,不得不先把他给摘出来,免得他再受牵连。有了大理寺卿跟徐长治的前车之鉴,我算是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这摄政王虽然当得稀里糊涂的,但好歹也是个“王”,并且是这部剧的主角。而他们这群当臣子,当配角的,一个不小心就被人给杀了。钟伯琛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架不住老马失蹄。不如本王自己去唱这出独角戏。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钟伯琛依旧风雨无阻地每天跪一个时辰,直到被人打包回府。一来二去,朝中不知实情的吃瓜群众们开始为他喊起了冤。吏部尚书甚至悄悄上了折子,旁敲侧击地问我是不是想拿丞相开刀。我故弄玄虚地回道:“关汝屁事?”

吏部尚书悄咪咪地跑去找他的义子苏澈,让苏澈替钟伯琛说说好话。苏澈这位刚到户部就任的大红人也不含糊,提着小酒和包子,赶在饭点上冲进了嘉明殿,并成功地获得碗筷一双,跟我一起吃了顿晚膳,问我能不能先别卸磨杀驴,起码把磨给转得差不多了再杀驴。

我回他,驴杀不杀是我自己的事儿,就算杀了卖驴肉火烧也跟他这卖包子的没半毛钱关系。吃饱了赶紧滚蛋,想办法赚银子去。

我就这么憋着一个多月不私会钟伯琛,导致他每次上早朝都翘着脚看我,眼里饱含心酸,就差泪满襟了。我知道他快熬不住了,不过不单单他熬不住,还有某些人也坐不住板凳了。

定国公入狱后,我命人大张旗鼓地抄了定国公府,从里头搜出十几车金银财宝,绕着城街转了一圈。老百姓们的吐沫星子快把定国公给埋进去了,所以他这大牢算是得蹲到地老天荒。我不打算杀他,就这么关着,关到他寿寝正终算玩球。

然而定国公“一心为公”,以身作则地给朝廷省了笔开销。在定国公入狱后的第四十天晚上,他毅然决然地猝死在了牢中。太医验过后表明他应当死于心梗。算是个正常死亡。

母后听闻后,一哭二闹三上吊地要求见我。我的狗腿大队长负伤在床,上官太医跟个门神似的守在他屋门口,拒绝他出屋。我也不好去打扰他俩,只得带了备用狗腿子——陆久安同志前去直面风暴。陆久安特意揣了块砖头在怀里,表示看情况不对照头招呼。我则缩在他那肉盾一样的身体后边,心里倒也踏实了几分。若是母后撇茶杯撇茶壶什么的,陆久安能帮我挡上几下。

但是母后明显没那个战斗力了。几日不见,母后忽然双鬓皆白,头上多了些许的皱纹,整个人似是苍老了十多岁。见到我以后,母后双目呆滞,就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去给她哥哥吊唁;二是六弟是不是已经去祁国了。

我回得很干脆:“可以。是的。”

接着母后便直愣愣地瞅着地板发呆,我无奈摇头,转身离开。刚要踏出殿门,母后突然微弱地说了句:“岑越。早知今日,我当初就不该养你。”

这话我听了不下十遍了。只是我一直以来没有放在心上。然而此时此刻,我忽然感到莫名的悲凉,替她,也替自己。于是我转身说道:“母后。你以为我愿意让你养我吗?这宫里,任哪位太妃养我,都比让你养我要强一百倍;你以为我愿意让父皇舍了皇姐的命,换取自己独活吗?我当时只是个襁褓之婴,我没得选择。”

我走出慈康宫,吱嘎吱嘎的摇椅声慢慢地缓了下来。我想,我们之间的恩怨,终归该结束了。刨去那本就不存在的母子情,她的身份只是我父皇的发妻,我的一位长辈。我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跟她老死不相往来。她给了我一口饭吃让我长大,那我就好吃好喝伺候着给她养老;她说我欠她女儿一条命,那我便饶了她的命。

至此我们两讫,互不相欠,两不相干。

回嘉明殿的路上,我隐约瞥见殿门外钟伯琛又在孤零零地跪着。旁边有拿着沙漏给他计时的太监,还有个拿着绳子等着捆人的侍卫。他似是有所感,抬头往我这个方向看了一眼。我匆匆收回视线,径直回了嘉明殿。

回去后没多久,宫人来报,说滇亲王,培国公等先帝御封的亲王、国公们组了个旅游团一齐来了鸿濛城。据密报称,他们是为牢里头那几个涉及“大理寺卿灭门案”的罪臣们来的。当然,也有来替定国公喊冤的。

我终于等到这群老狐狸出洞了。我命御膳房备好酒菜,在长宁宫里大摆宴席,并穿着一新,携礼乐官与侍卫们,守在宫门口静候他们的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丞相喜提“坑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成就……

丞相:“……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