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西风醉>第三十八章 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

  跟着少当家下了山,走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宋凌和云无心突然发现自己对十万大山的想象与现实差距甚大。

  想象中,十万大山因为此前几十年的与世隔绝,重新回归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状态,莽莽苍苍的丛林里兴许藏着数不清的蛇虫猛兽,当太阳升起之后,或许还会有色彩斑斓的瘴气从地下溢出,飘在林子深处,漂亮又危险。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山路虽崎岖,但全部都垫着平平整整的山石,丛林虽然繁茂幽深,但靠近道路的数十丈之内都有被清理过的痕迹,视野开阔,也不利于猛兽躲藏行迹,借用环境的变化,来达到把猛兽驱赶进深山的目的。

  不等宋凌和云无心怀疑人生,冯楚英便道:“你们过来的那处渡口因为地理位置不方便,早已被废弃多年,那一块没什么人去,因而显得荒僻原始了一些。”

  说话间又转过了一道山梁,远处的建筑物隐约可见。

  “这里是一个小市集,十万大山里山路难走,有的时候两个寨子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二里路,但却能走上两天两夜,这几年冯家借助商贾的力量,引入了一些药材、木材、石材和船行之类的商户,他们本身有工人和运输船队,以工抵货,他们出人出力造路架桥,作为回报,这些地方会在未来的几年乃至十年之内,产出都将以低价供应给他们。”

  冯楚英对着周围侃侃而谈:“十万大山看似凶险,其实是座等待开发的宝库,这里的气候常年湿热,土壤以黄壤为主,非常肥沃,除了可以出产大量的优质木材之外,还有一些本地特有的名贵树种,比如说银杉、花榈木、红豆树、黄檀木等等,这里的木材年份够久,含油量也高,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气味好、颜色好,也经久耐用不易开裂,往深处走的话,树龄千年以上的不在少数,加工一下往江南、临安一带去售卖,利润率非常之高。”

  她一边说一边信手指出道路旁几棵树龄不大的树,正是她随口说的一些树种,目光也不自觉地柔软了下来。

  宋凌不经意看了她一眼,又赶紧移开目光。

  不知道是不是他疯了,他觉得这位冯家小姐侃侃而谈的神态也像极了小王爷。

  旁边云无心皱了皱眉道:“可是即便如此,在这种地方搞基础建设成本很高吧,我对别的不了解,药材还略知一二,看气候和环境,这里能产出的药材的确不错,但药材本身也需要采挖加工,除了极少数的极品药材之外,其他供应药堂给老百姓使用的药材利润率非常有限,商人无利不起早,如果额外再承担这里的建设成本,那显然没什么赚头了。”

  冯楚英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的确如此,但参与了这些开发的并不只是商户,还有本地的俚人和冯家。俚人勤劳,只是耕种不得其法,加上山中环境恶劣,猛兽丛生,日子一直过得不好,但若是干些简单的力气活,他们是最好用的廉价劳动力。”

  她又指了指脚底下铺得平平整整的山石路:“但光凭人力,效率会非常低,咱们也不能效仿前朝皇帝,开个运河能用人命往里填,说到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罢了。”

  此刻脚下的路又拐过了一个大弯儿,柳暗花明,眼前豁然开阔起来。

  刚才就隐隐约约能够听见的“哐哐”声没了遮掩,直接灌入耳中。

  那是一处视野开阔的采石场,数十台巨大的木制器械,造型古怪,身上安装着各种铁器,砸石、搬运,一气呵成,只靠两人和一头——

  一声清越的叫声响起,宋凌吓了一跳,这才发现给这些古怪器械提供动力的是一头年轻的象。

  大象脾气温和,力大无穷,那小山似得器械凿完石头,工人挑选合适大小的,两人一边,将石头固定好,一人扶着一人绕去器械后方,后方有个小小的方向轮,上面缠着衬着钢索的绳子,钢索经过器械上复杂的几道结构,上千斤的重量,经过层层布置之后,最后变成一个人就能通过方向轮操控。

  等装完一车,一人吆喝一声,那象便甩甩鼻子,缓缓迈开步伐往前走。

  “这个东西,哥哥给它取名叫做扶摇,它是根据墨家典籍中的几种攻城器械,经过杂糅改造而来,哥哥又听说十万大山里有的部族有豢养大象的习惯,于是便将其等比放大、加固,使其足够承载更大的拉力。”

  冯楚英说起小王爷的时候不自觉笑起来。

  “哥哥在容城养了数百名工匠,其中有一大半是墨家弟子,另外一些是前几年从江湖各处搜罗来的机关高手,从前乱世,这些人的手艺最大的用处就是造杀人的工具,有许多人不愿意做这些事,但荒年靠手艺很难活得下去,哥哥便四处打听,将他们举家搬迁到容城,好吃好喝供养着,又搜罗古籍,命他们钻研改进,这些人都非常优秀,往往只要把想要的功能说个大概,他们就能摸索着做出实物,”

  宋凌忍不住感叹道:“朝廷南迁二十年,西京道几乎沦为辽人的牧场,失去庇护的,不止是中原的百姓,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积累。”

  宋凌的太姥爷虽然是个老兵痞,但却有些附庸风雅,喜欢搜罗古籍,尤其是那些早已失传的食谱,当年朝廷南迁,兵荒马乱的,但凡有点家资的都担心沦为辽人过冬的口粮,二十年前举家迁到江南的百姓有数百万之巨。

  这些百姓之中不乏名门之后,甚至还有孔圣人弟子的后人,乱世之中,人命尚且难以保全,又哪里顾得上那些祖先传承下来的珍贵古籍。

  宋凌记得自己十一二岁的时候,混迹军营里,和年纪相仿的新兵们处得甚好,偶尔休沐,还会去同袍家做客,有那么一回,同袍家是开小饭庄的,几个半大的小子在店里疯玩,不知怎么把桌子弄翻了,宋凌发现那桌子底下的地砖缺了一块,桌子站不稳,店家便拿了本旧书垫在桌角,捡起来一看,破破烂烂的,封面上几个字却不似凡品。

  他心想太姥爷喜欢古籍,这东西看起来年份不小了,不如讨要回去给太姥爷看看,哪知道拿回去太姥爷一看,差点没落下泪来。

  那是一本失传已久的《纵横家书》,是春秋时期纵横家的典籍,从前他只听说过,却从未见过,哪想到如今却被人用来垫了桌角。

  宋凌后来特意去问了一回,才知道那店家也是从汴京逃难到江南,家中略有资产,逃难路上遇到一户人家儿媳刚刚生产,瘦得皮包骨头没有奶水,孩子饿得直哭,瘦弱得跟小猫似的光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们于心不忍,便把自己的口粮和银两分给了对方一些,对方一家子感激涕零,连连磕头,最后年迈的家主把这本书送给了他们。

  他们只是普通商户,连字儿都不识得几个,哪里知道这本书的珍贵之处,但毕竟是人家一番心意,便收着了,几年之后几乎忘了那书是哪里来的,随手便用来垫了桌角。

  战乱二十年,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多少沧海遗珠,多少明珠蒙尘。

  冯楚英也叹了口气:“哥哥很早就开始派人专门搜罗古籍,靖海王府后院有间屋子,里头都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找起来不容易,但买回来却便宜得很,有时候甚至都不用钱,给两个包子就能换回一沓。

  哥哥不喜欢那些讲为君为臣之类的大道理的书,独独偏爱墨家,他说岭南这天高皇帝远的,君君臣臣都指望不上,还不如做点实事。”

  宋凌微微抿唇,虽然之前就已经看过了小王爷的织机作坊,当时小王爷眼睛亮亮地跟他说,那只是他的试验场之一,如今见到这些庞大又高效的器械,仍然是忍不住心神震颤。

  “这些东西的设计图纸和工匠只有靖海王府有,而且当时设计的时候把核心部位设置成了一个黑盒,无法被拆开,若是暴力拆解,核心装置就会自动损毁,这些商户想要用这东西,便只能乖乖让利,不过他们也占了便宜,有了这些东西的助力,他们开采资源和运输的效率何止提高了十倍。”

  宋凌忍不住叹道:“小王爷太厉害了!”

  冯楚英不知怎么的,却从这话里咂摸出了一丝酸味儿来。

  这些东西的确是哥哥钻研出来的不错,但哥哥却并没有能够等到这些大家伙真正被投入使用的那天,冯榕海所做的,是把他脑子里的所思所想,那些前瞻性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记录了下来,而真正遵循着他留下的架构计划一步一步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却是冯楚英。

  是她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完善冯榕海的手稿,是她带着工匠一次又一次地设计和制作,也是她换上女装亲赴十万大山,亲自盯着这些东西被套上大象,投入使用。

  她此前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哥哥想做的事情,便是她的责任,但如今,面对着宋凌,她却又生出一丝羞耻的攀比心来。

  于是冯楚英脱口而出道:“我不厉害吗?”

  宋凌下意识看向她,眼神闪过一瞬间的茫然。

  这……语气如此熟稔,这位冯姑娘还真是……

  挺自来熟哈!

  冯楚英见他露出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茫然模样,心里忍不住好笑。

  宋凌回过神来,移开目光,正色道:“小王爷运筹帷幄,想来具体的统筹实施都是冯姑娘在做,冯姑娘年少有为,在下自然钦佩。”

  冯楚英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心想这王八蛋一本正经起来真没意思。

  心一横:“那你说是我哥厉害还是我厉害?”

  宋凌浑身一震,眼神一瞬间难以言喻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脑子里浮现出了那道困扰古今无数男性的终极问题——

  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