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陛下以美镇国>第3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下)

  晋安王旧宅走水乃是因人纵丿火所致, 现如今,纵丿火犯已然捉住,押入牢狱夜审。

  此事本该由禁军那处主审, 也不知为何,皇帝口谕钦点了尚书郎叶文卿,还将吴统领押入大牢候审。

  叶文卿夜审人犯, 安风彻夜相陪, 偶然间一瞥, 又发觉异常之处——这纵火之人, 竟是漠北王子献来的雕玉师。

  晋安王府人去楼空,后街也并无灯火,安风追逐之时并无瞧清此人相貌。现如今,借着大牢中烛火一瞧, 才看清真容实貌。

  “这个人我认得。”安风走进牢房, 见此人已受鞭刑,仍旧如顽石一般, 半个字不肯吐露。

  叶文卿走上前来,心下好奇:“安大人竟知晓?”

  安风用剑柄挑起那漠北人下颔,冷眼睥着,应道:“这便是虽赫连王子献入宫,为陛下雕玉之人。”

  此话一出,无异于坐实漠北人监守自盗。叶文卿心念一动, 亲自检查此人手指,果见得食指拇指皆有厚茧, 似是常年攥着雕刻刀所致。

  叶文卿随即问他:“你是赫连王子部属?”

  那漠北人一声不发, 纵使已教安风戳穿身份,亦是负隅顽抗。

  待到天亮时分, 禁军统领入狱待审一事,已然群臣皆知。早朝前夕,陛下未到之时,众人议论纷纷,有人道,吴统领是因查办盗宝案不力,惹怒圣上,才沦落如今下场;也有人道,晋安王旧宅是因禁军疏漏,才突发走水之事,陛下是发落吴统领,乃数罪并罚。

  朝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等与陛下问个明白。

  想那吴统领与章太尉沾亲带故,除却府上正妻为章太尉外甥女,更有旁系姻亲。

  章太尉本是当朝第一门阀,真正的两朝贵胄,门第之煊赫可追溯至前朝景帝在位以前。若论及祖上,当今陛下再往前数五代,也不过是边外草莽,而章氏早已名满天下。

  而如今,新帝先有立惠妃为后之意,后有收监吴统领一事,并不曾效法先帝,给这章氏一族格外的颜面。观其种种,圣心所向便不难揣测了。

  因而早朝之时,章太尉非但不为外甥女婿求情,若非陛下主动问及,他连一字都不愿多说,断不会不漏一丝错处。

  萧玉山虽已知晓其与漠北人密会之事,奈何毫无证据,此刻贸然试探老狐狸,只怕打草惊蛇。如此顾虑重重之下,萧玉山少不得将怒意暂按,与章太尉几番周旋,甚至说了好些安抚之言。

  待到散了早朝去到后殿,萧玉山才见着安风已归来。许是因彻夜未眠更兼心事重重,这人眼下一片乌青。

  萧玉山心系纵丿火之事,忙问道:“可曾审出至关重要之事?”

  安风摇头,满是无奈:“那漠北人负隅顽抗,并不曾开口,但微臣却发觉,此人陛下认得。”

  听得此话,萧玉山蓦然记起昨夜,他还曾与储栖云戏言,说那漠北人面善。萧玉山长眉渐蹙,越往深处想,便越觉得幕后还有更多隐情:“究竟是何人?”

  安风如实以答:“就是那名漠北雕玉师。”

  “竟是他!”萧玉山拍案而起,也终归知晓,昨夜街肆偶遇此人,深感面熟之因,“这般看来,赫连归雁也与此事脱不开干系。”

  “自陛下命人搜检晋安王旧宅以来,先是尚书郎家眷无故蒙难,再是两桩盗宝案都与此地有所关联,如今宅中又遭人纵丿火,短短三个月来,变故连连。”

  数月以来,变故横生,皆因彻查萧山矿场案,安风不免也要往深处多想些:“因而,微臣斗胆猜测,昨夜纵丿火一事,与铁矿外流也脱不开干系。”

  萧玉山沉吟半晌,几度蹙眉,又与安风道:“只是,寡人又有所疑惑,章太尉、吴统领与赫连归雁,借着铁矿做什么勾当?”

  又或是说,漠北与大燕门阀之间,还藏有多少利益纠缠?

  萧玉山昨夜当机立断,即刻下令收押吴统领,并非只为宫中宝物失窃,或是晋安王旧宅走水,而是思及此事章太尉也牵连其中。吴统领与章太尉本有姻亲,又往来密切。章太尉行事一惯滴水不漏,若想查出蛛丝马迹,唯有从他身边人下手。

  因而,萧玉山昨夜佯装勃然大怒,旋即下令将吴统领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萧玉山心生一计,与安风吩咐:“让叶文卿先放着那漠北人,专心审另一人去。”

  至于审问何人,不消得萧玉山多言,安风也心知肚明。

  =

  数日以前,吴统领还曾笑话叶文卿乃寒门出生,不仅态度轻蔑,甚至口出粗鄙之言,道其泥腿子尚未洗净。谁知不过三五日后,风水轮流转,他已沦为阶下囚,而主审之人正是叶文卿。

  依照大燕法度,刑不上大夫,吴统领官职尚在,又是士族大家出身,自不好与那漠北人一般上刑。

  吴统领还以为此番入狱,是因查办盗宝案不力之故,只等着过些时日,陛下盛怒消散,便可安然出去。

  只可惜,好梦易碎,叶文卿走入牢房之刻,他才知大难将至:“为何是你——”

  叶文卿素来不卑不亢,时至今日,亦不曾流露一丝轻蔑之色:“下官奉陛下口谕而来,还望吴统领全力配合。”

  即便已沦落至此,吴统领依旧自恃身份,意图借此吓退叶文卿:“我官丿位尚在,岂容得你这区区小官来审?”

  叶文卿虽已知吴统领牵扯进铁矿外流一事,难有善终,但依旧想给他几分薄面,走到近处,与其耳语:“吴统领可知晓萧山矿场案另有隐情?”

  此言一出,但闻吴统领口中叫嚣之词骤歇,片刻以后,才冷笑反问:“此乃晋安王世子之过,我怎会知晓?”

  “只可惜,陛下并非如此作想。”叶文卿还不愿将事情宣扬开来,每说一字,皆是压着嗓音低声耳语,“吴统领,晋安王世子鼓动苦役暴丿乱前夕,曾私下调用兵卒,你可晓得?”

  “我哪里晓得!”吴统领莫名发怒,旋即否认。

  “将阳城的兵卒皆在吴统领麾下,经人私下调用却不知,乃是杀头大罪啊——” 叶文卿只等着他矢口否认,说这一席话时轻描淡写,将吴统领逼至死路。

  “你!”吴统领自知中计,怒目圆瞪半晌,妄图以威势压人,“即便如此,陛下也断不会要我性命。我吴氏一族乃京中势要,你着手查办此案,可得掂量着些,小心没命享富贵。”

  叶文卿毫无惧色,反倒笑得讥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吴统领还是为自己算一算祸福吧。”

  吴统领从未受过如此怠慢,也不见已沦落囹圄之中,犹是摆一副士族气派,不拿正眼瞧叶文卿:“你这寒门小吏,怎敢在——”

  叶文卿听过太多讥笑之言,全将此话当做耳旁风,旋即打断吴统领话头:“吴统领,该谈正事了。”

  “萧山矿场一案之中,调用兵卒之事,你究竟晓不晓得?”说话间,随行笔录官员走入牢房,好戏终归开场。

  “我——”一时之间,吴统领势如进退维谷。

  当着笔录官员跟前,每说得一字都容不得反悔。现如今,如若认下了,必将牵扯出更多事情来;如若矢口否认,便是治军不力,致使禁军遭人私下调用,亦是重罪。

  片刻之内,吴统领只觉得冷汗淋漓,双唇翕动半晌,权衡利弊几番,终归颤声道:“我不知。”

  叶文卿装作满面了然,与身后副手说道:“记下来,吴统领不知晓。”

  说话之时,他将眼眸一横,睥向那人,神情里头意味深长。吴统领见得叶文卿神色,心头恍然,生怕露出破绽,只好强撑威势,回眼相瞪。

  强弩之末而已,何足为惧?

  叶文卿只觉得此人滑稽可笑,眸光相触之刻,与他微微颔首,含着些许讽刺之意。

  便是此时,忽有狱卒疾步而来,求见尚书郎大人。叶文卿还以为是那漠北人横遭意外,心头一惊,生怕断了线索,先命人严加看管吴统领,继而走去外头。

  “是不是那边有事?”叶文卿所指的“那边”,便是羁押漠北人之处了。

  “是。”那传话之人会错意,此番实则是为另一事而来,“那些流民忽然招认了。”

  “流民?”叶文卿愣住一瞬,刹那以后,旋即了然,“是上回害死书生的流民?”

  “是了,便在今日,那些人忽然开了口。事关尚书郎,主审此案的周大人命我等来这处知会一声。”狱卒说罢,却犹豫半晌,继而凑上前去耳语,“据那些人犯招认,他们皆是受吴统领指使,才乔装打扮作流民,往南麓书院害大人胞姐。”

  “吴统领……”听得此言,叶文卿心头一紧,如遭手掌攥住。

  顷刻之间,他又想到另一人来——章太尉。

  现下想来,萧山矿场一案果真如安风所言,好比洪水猛兽,任谁沾上一星半点,都有葬身于风浪之险。

  想那吴统领忽遭下狱,一时间,风言风语传得沸沸扬扬,连衙门里头的狱卒都不免私下议论。那些人犯本已关进来数月,不知外头如何,近日以来,自狱卒口中得知靠山倾塌,再无侥幸之心,终将实情招供。

  原来,这几人去往南麓书院害人,皆是得了吴统领授意。他们本是吴统领麾下小卒,素来玩忽职守,多有过错。某一日,吴统领挑了几人前去问事,尚未说几句话,就无端大发雷霆,口口声声说要发落了他们。

  想那几人还以为大难临头,自是连连告饶。吴统领这才道明用意,原是要他们去害一位姑娘。吴统领自云瞧上了叶家姑娘,想要纳入府中为妾,谁知其胞弟叶文卿不识好歹,竟百般推拒,致使自己颜面扫地,故而横生报复之心。

  叶文卿听得几人招供,顿时怒叱:“休得胡言乱语,毁谤我家胞姐清誉!”

  吴统领眼高于顶,向来以门阀士族自居,又怎会求娶叶家姑娘?再者,叶文卿再不济,也是个尚书郎,虽算不得世代簪缨之族,但好歹也是读书识礼之家,胞姐又怎会为人妾室?

  吴统领竟编出这一席谎言来,真正是令人不齿——他有此一招,只怕也是敲山震虎,提点叶文卿莫在追查铁矿账簿。

  那几人自知靠山倾塌,自不敢再隐瞒半点,连连与叶文卿告饶,自云此话确为吴统领所言,并不曾添油加醋一分。

  事情关乎家中亲眷,叶文卿又非主审此案之人,避嫌亦不能免。即便他已大致猜得,此事与铁矿账簿有脱不开的干系,却不能擅自带几人离去,以免落人口实。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案子以后,我要让鹅几们好好谈几章恋爱!

  ╮(╯_╰)╭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求个预收异世总攻养成计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