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青藻宫咸鱼纪事>第77章 突厥家书

  我朝三位皇子,大皇子是贤妃所生,贤妃的父亲是兵部尚书,大皇子背靠贤妃娘家。

  二皇子是良妃所生,良妃乃刑部尚书王氏之女,背靠王家。

  李皇后死前,三皇子是嫡子,外祖父和舅舅都是大将军,冯安依附于李家,三皇子有李家和冯家的支持,几乎无人能敌。

  但李家倒台后,三皇子不仅失去了依靠,还多了何家这个积累多年,盘根错节的对手,此后,三皇子挑了我做养母,我虽能于生活琐事上尽心,却从不曾在前朝权势上为他出过什么力。

  陈家历来走的是低调势弱的路子,从不树敌,也不抱团,封爵一事,实际上全靠我祖父健康长寿资历深,我们虽有沈辰这个贵婿,但行事作风,依然是芝麻小官谨小慎微的做派,祖父不愿掺和立储之争,我也不想把陈家拉下水。

  三皇子没有母家的支持,却也从未提过这些事,我曾经还暗自庆幸,以为是我多年的咸鱼教育起了作用,如今看来,三皇子实在是过于早慧了。

  他自幼习武,勤学苦练,早早去了军营,刚成年就救灾,没多久又打仗,这样急哄哄地建功立业,难道也是为了拉拢军营武将的人心,以军权抗衡吏刑兵部等文官吗?

  自古王妃娘家都是皇子的一大助力,三皇子如果是想等自身条件提升后,再娶娘家势大的王妃,如今淑贵妃虎视眈眈,贤妃淑贵妃沆瀣一气,三皇子这么做,倒也情有可原。

  三皇子昨天质问一句后,立刻又服了软,认了错,我心虚愧疚之下,没能做出反应,三皇子便起身离开,回晴芳殿待着了,我派阿柳送了打包好的行李过去,却只有孔乐出来迎接,阿柳便无法看到三皇子的表情。

  我摸不透三皇子的心思,但他既然都那样说了,想来他是很生气的,我便也没去找他。

  当晚思绪纷乱,我有些睡不着,但因三皇子第二天就要出征,我还是强逼着自己闭眼躺在床上,却始终是时梦时醒的状态。

  第二天一早,我便起床更衣梳妆,待我出去时,三皇子已经在院子里了,孔乐随侍一旁,尤安也在与三皇子说着话。

  三皇子见到我,嘴唇微动,道:“陈娘娘。”

  我还没开口,尤安便道:“好了,殿下,我们这便出去吧,可别让皇上久等了,容嫔娘娘您请留步,皇上说了外面风沙大,您就不必过去,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我道:“那淑贵妃娘娘可有出去?”

  尤安道:“淑贵妃娘娘统领后宫,自然要送三皇子出城,不过皇上说了,宫中女眷只要让淑贵妃娘娘去就可以,贤妃娘娘和良妃娘娘都不用去。”

  我点点头,道:“好了,焕儿,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你……战况如何,自有沈将军操心,你无论如何要保重自己。”

  三皇子道:“是,陈娘娘,你也保重,我会给你写家书的。”

  我没进屋,坐在廊下,许久后,外面响起威武的军号声。

  那是军队出发的声音。

  三皇子的第一封家书,是在两个月后送来的。

  此时正是冬天,御花园已经开了第一批梅花,淑贵妃办了一场赏梅宴,邀请所有京城贵族女子和后宫嫔妃,我懒得动弹,便称病没去,之后听说长姐去了赏梅宴,我顿时便后悔当时推辞了淑贵妃的邀请。

  因三皇子不在,大皇子与大王妃伉俪情深,不太愿意纳妾,二皇子体虚畏寒不出门,且府上近日又多了个怀胎六月的小妾,闺秀们没什么好惦记的,宫中的赏花宴也少了,自三皇子离开,细数下来,竟是只有那一场赏梅宴。

  按这个趋势,接下来我与长姐也难在宫中相见了。

  三皇子的第一封家书,内容还挺多,先是报了个平安,又有些沿路见闻,说是他途径某县时,看见城内居民在集会,其中有个叫画纱灯的游戏,也不知是怎么个玩法,瞧着还挺有趣。

  我便回了他一封书信,告诉他这游戏京城也有,每年上元灯节时,街上都会有小贩摆这个摊子。

  三皇子还说,我放进包裹里的鹿皮袄发挥了大作用,突厥天冷,他穿着鹿皮袄,行动间还会觉得有些热,于是便减了里面的衣物,但鹿皮袄是一直穿着的,活动时轻便,又暖和。

  我提笔便写道:注意保暖,莫要贪凉。

  明明离去前一晚才刚闹过一回,如今才过了多久,三皇子的家书便又恢复了那亲亲热热的语气。

  冯静仪叹道:“三皇子还真是不记仇,不错,很有良心。”

  这一次突厥平叛,似乎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沈辰亲递的奏折还不如在河西郡时多,三皇子的家书便也更少些,好几个月后,我才收到了三皇子的第二封家书。

  三皇子似乎很遗憾这递家书的频率,便把家书的字数提了上去,一堆流水账式的报平安后,他说,除夕夜里,军队正庆祝新年时,突厥叛军突袭,还好沈辰早有准备,提前在营帐外埋了三重陷阱,那突厥叛军首领一马当先拆了两重,转去军队后时,前面的军队便落入了第三重陷阱了,虽然叛军首领没中招,但也损失了不少人马。

  我虽看不懂军中事务,但看三皇子那字里行间的喜悦,再结合皇上近日召幸杨美人的频率,突厥战况应当是不错的。

  三皇子的第三封家书寄到时,天气已经比较热了,三皇子的家书涂了蜡,一路送来,第一张纸已有些融化了,我和冯静仪勉强辨认着,也认出了一些内容。

  三皇子说,突厥反叛的那个前朝王室其实很有些手段,比沈辰想象中要棘手些,但突厥人这些年安逸惯了,许多人都不愿再起战火,甚至有一个突厥商人主动来投靠了大宁朝的军队,希望大宁朝军队能庇护他,并交了不少保护费。

  那突厥商人常做跨国生意,交给军队的财宝物资中,还包括契丹特产的飘飘花种子,三皇子已用十个人头向沈辰换了来,待大胜回朝,便将飘飘花种子带给我。

  三皇子还说,因为他不要财宝要花草,军队里其他将士还笑话了他,说那飘飘花吃了人会疯傻,除了颜色奇异些,并没有什么其他作用,虽然突厥商人说飘飘花多长于契丹大漠,是极其珍贵的东西。

  冯静仪叹道:“啥都要想着你,还记得你想过养飘飘花,你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有过这个想法吧?焕儿还真是够孝顺的,不错,养儿该当如三皇子啊。”

  三皇子的第四封家书,是在中秋前送来的,三皇子说,突厥战事已定,大军马上就班师回朝了。

  三皇子还说,自那商人投靠大军后,又陆续有突厥居民来投靠,突厥叛军那边还跑出一个女人,似乎在军中地位还挺高,提供了不少高级机密,最后那叛军首领行事愈发激进,兵败被俘时,还在不断挣扎,骂骂咧咧,那女人为他求情,想一命换一命,叛军首领见了那女人,又也跟着为那女人求情,也要一命换一命。

  至此,这张纸我们便看完了,冯静仪看得津津有味,连连催我往后翻。

  我也很好奇后续,翻开下一张纸,只见三皇子写道,叛军首领与那女人行为奇异,便有不少将士围观,将士们说这是情人间的作风,可叛军首领瞧着十分年轻,那女人却已是半老徐娘,将士们好奇两人的关系,沈辰开口问了他们俩,他们俩便不再磕头,那女人先一步开口,自称是叛军首领的母亲,叛军首领却非说那女人是他的情人。

  这什么奇妙的展开?

  我和冯静仪对视一眼,继续看了下去。

  叛军首领说那女人说他的情人,他们俩前不久还睡同一张床,那女人又说自己是叛军首领父亲的大妃,论辈分是他的母亲,众将士就更好奇了,还摆了赌桌。

  说实话,我也更好奇了。

  最后沈辰发了话,两人谁撒谎谁就立刻斩首鞭尸,叛军首领和那女人却仍各执一词,那女人争得满脸通红,眼睛也通红,叛军首领伤口都崩开了。

  沈辰不耐烦了,便让人拉来了其他俘虏,询问两人的关系,有的人说是情人,有的人说是母子,众将士起哄说,谁说假话就也斩首鞭尸,沈辰同意了。

  性命攸关,两边俘虏又争了起来,众人看了会儿热闹,一个叛军首领的跟班说,那女人原先是叛军首领的母亲,后来又成了叛军首领的情人。

  我震惊了。

  这是?

  三皇子说,他认为此事匪夷所思,但众将士皆觉得十分刺激,于是便逼着俘虏们细说,那女人抽抽噎噎的,但被人横刀在前,还是交代了一些,最后得出的结果是,那女人是前突厥王的大妃,那女人做大妃怀孕时,为了固宠,推自己的侍女去伺候了前突厥王一夜,那侍女运气太好,一夜中招,直接也怀孕了,封了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