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青藻宫咸鱼纪事>第37章 破阵曲

  契丹王道:“娜娜,你怎么不问我?”

  娜娜公主吐了吐舌头,道:“你从前经常看我跳舞,我问你做什么,而且,哥哥你也没有赵大人那么会夸人。”

  契丹王笑了笑,向皇上敬酒道:“方才娜娜已为皇上献舞祝寿,那么我也敬皇上一杯,祝皇上寿比南山。”

  皇上道:“好,愿我两国永结秦晋之好,两国百姓再不受战乱之苦。”

  说罢便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冯静仪道:“唉,可惜了娜娜公主这满腔真情。”

  我道:“你说什么?”

  冯静仪道:“你还看不出来么?娜娜公主喜欢赵方清,看她这样子,这恐怕还是她的初恋,可惜她是注定要失望了?”

  我道:“为什么这么说?赵方清也没有明确回绝她呀。”

  冯静仪道:“你还是太嫩了,你看赵方清这冷冷淡淡的,像是对娜娜公主有意吗?赵方清就一刑部侍郎,人微言轻也罢了,你看契丹王,他若是想把娜娜公主嫁给赵方清,刚才就会顺水推舟地请皇上赐婚,又何必岔开话题?娜娜公主跳舞明摆着就是向赵方清示爱,他却偏扯什么祝寿,这就是不赞同的意思。”

  冯静仪长叹道:“唉,可惜了公主有意,侍郎与长兄却俱无情,啧啧啧……”

  冯静仪虽是叹息,语气却活像八卦之心被充分满足的喟叹,我道:“原来你从前的八卦都是这么观察出来的么?”

  冯静仪道:“不完全是——诶诶,你看对面那个是不是你常提起的那位裴元芳?你瞧,他一直往这边看,是不是在寻你?”

  我道:“你可闭嘴吧,皇上跟淑贵妃都在呢。”

  我就算知道裴元芳在往这边看,又能怎么样?

  我还能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冲他挥挥手不成?

  冯静仪道:“你看三皇子,他也在看着你呢。”

  我道:“是是是,三皇子一天要看我个十七八回,这有什么奇怪的?”

  冯静仪道:“咦,赵方清怎么也在往咱们这边看?”

  说着拿扇子挑起我的下巴,打量一番,道:“怎么这么多人都在看你?莫非你今日格外好看些?”

  我打开她的扇子,道:“你是不是喝醉了?”

  冯静仪将扇子收回来,思忖片刻,道:“可能吧。”

  我一脸无语。

  阿柳道:“冯小主,您就是喝醉了,这青葡萄酒喝着甜丝丝的,跟糖水一样,实际上后劲儿大着呢,奴婢的家乡就是专酿这种酒的。”

  冯静仪已脸颊酡红,现出醉态,道:“小兰小兰,快给我端碗醒酒汤来,我可万万不能在这种场合醉倒。”

  小兰道:“奴婢劝不住您停杯时,就已经叫人送了醒酒汤来,如今已晾的差不多了,您快喝吧。”

  冯静仪咕咚咕咚喝了醒酒汤,眼神迷离,似乎是想睡了,我赶紧戳了戳她,道:“你看杨才人,她正看着我们呢。”

  冯静仪往杨才人那看了看,道:“她明明是在看着三皇子。”

  我道:“你看淑贵妃。”

  冯静仪道:“淑贵妃……淑贵妃也没有看我们啊,她不是在看着何家的人么。”

  我们重复了好几遍这样弱智的对话,几乎将全场的人都看了一遍,冯静仪才慢慢清醒过来,道:“我可再也不在宴会上喝酒了。”

  我道:“你知道就好,刚刚可吓死我了,生怕你突然撒酒疯,或者当众睡过去。”

  这时,淑贵妃突然道:“皇上,臣妾有一个小表妹,刚及笄一年,成天不干正经事,就喜欢吟诗作曲,她为了向皇上您祝寿,特意作了一首破阵曲想要献给您,还将乐谱送到了臣妾这里,臣妾前儿便叫宫里的乐班子奏了这破阵曲,听了听,还挺有灵气,不知皇上可有兴趣指点一二?”

  冯静仪顿时一激灵。

  淑贵妃真向皇上举荐了何家女,看来淑贵妃是真的不能生育了。

  当年李氏对淑贵妃的那一遭,把淑贵妃的身子伤得不轻。

  皇上此时兴致正高,笑道:“好,让朕看看这十六岁的小姑娘能作出什么样的破阵曲。”

  淑贵妃的贴身宫女向乐坊女官使了个眼色,很快便有几十个乐官伶人带着乐器上前。

  这群人显然是精心排练过的,上场时秩序井然,编钟置于其身后,另有雷鼓,琵琶,二胡,磬,筝,笛等,有男有女,一律穿着秋香色的圆领袍,齐齐奏乐,气势恢宏。

  借着乐声掩盖,冯静仪悄悄对我道:“淑贵妃的这个小表妹,应该就是工部尚书何钧的小女儿,当年淑贵妃怀四皇子时,家人入宫探望,我在御花园里见过这个小姑娘,当时她才九岁,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蹲在滴翠湖旁喂乌龟,真是可爱极了,没想到如今她居然要进宫。”

  我道:“淑贵妃只是何钧的外甥女,怎么会轮到何钧的女儿入宫探望她?”

  冯静仪道:“淑贵妃的娘是吏部尚书何老先生的长女,她出生时,赵太后和钱太后的余势还没过去,因此淑贵妃她娘的性子也是掐尖要强,不肯嫁入别家,而是要招上门夫婿,何老先生给她找了个无父无母的穷书生,俩人生下淑贵妃后,那穷书生受不了妻子强势,在外边跟一尼姑暗通款曲,快过年的时候被淑贵妃她娘赶了出去,冻死在尼姑庵。”

  我道:“难怪淑贵妃姓何,我还以为是她父母同姓呢。”

  冯静仪道:“何老先生是从赵、钱太后时期过来的,对女孩儿跟对男孩子一样宠爱,淑贵妃虽只是他的外孙女,实际上跟嫡亲孙女是一样的——说起来,女子学堂便是赵太后主持设立的,据说赵太后执政后期,还设了女官,女子也可同男子一般出将入相,为官掌权,实乃古往今来第一开放盛景,可惜如今只剩下后宫的六司女官了。”

  我大宁朝连出了赵、钱两位强势的太后,使得天下的女子几乎都强势了起来,只是钱太后虽是个弄权的好手,于治国方面却无甚天赋,搞得社稷混乱,民不聊生,最终被皇上斩杀。

  皇上登基后,处理了朝中所有的女官,待局势稳定后,又开始提倡女子不出闺阁,相夫教子,从此,赵太后一手开创的开放盛景便破灭了。

  不过民风民俗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直至今日,皇上登基已有二十八年,两位太后依然隐隐影响着天下人。

  我道:“确实可惜,不过你非要在这种场合,跟我议论这种事情吗?”

  冯静仪用扇子轻轻敲了敲脑袋,道:“啊,是我失言了。”

  随着最后一声鼓响,破阵曲结束,全场寂静。

  皇上抚掌大笑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曲子,看来你这个小表妹,也是个胸有丘壑的,不愧是何老先生教出来的嫡孙女。”

  何老先生穿着红色的尚书官服,颤着花白的胡子站起来,行礼道:“皇上说笑了,臣年岁已高,又任吏部尚书一职,早已没有精力调教孙子辈的孩子,他父亲忙着泉州渠的工程,也无暇管教子女,这才让孩子捣鼓出这些玩意儿,孩童戏作,难登大雅之堂,皇上莫怪。”

  皇上道:“何老先生过于谦虚了,何家人才济济,何钧亦是为国操劳,殚精竭虑,便封侯爵吧。”

  何钧起身行至大殿,撩袍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何老先生怔了怔,也道:“多谢皇上,皇上抬举小儿了。”

  封爵须将族中适龄女子送入后宫,冯静仪叹道:“皇上果然是笑纳了何家女。”

  我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道:“皇上今年已五十有二,何家女却才十六,做皇上孙女都做得,皇上要了她,是召幸呢,还是不召幸呢?”

  冯静仪道:“当然是召幸了。”

  我道:“皇上怎么下得了手?你进宫时皇上还要更年轻,也没对你下手,我觉得皇上不一定会召幸她,说不定就像我们这样,把她供在哪个偏僻的宫室里。”

  冯静仪道:“你在想什么?你以为皇上是何等的圣人君子,因着自己老,就放着鲜嫩嫩的花苞儿嫩草不吃?辛婉仪就在我入宫那年被召幸,那时她正好十六,当年五公主的生母,十五岁的拿药当水喝的病恹恹的小姑娘,照样十六岁就难产而死,皇上只是不会主动糟蹋——呸,不对,召幸年轻小姑娘,若是有小姑娘撞进他怀里,他也是会笑纳的。”

  我道:“所以我们俩无宠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主动?杨才人也是因为主动贴上去……说起来,等何家女入宫,杨才人怕不是要失宠了。”

  我看向杨才人,她却还是那副笑盈盈的表情,瞧着没什么端倪。

  冯静仪道:“无宠挺好的,身子清白,不容易被诬陷,有什么事情一验便知。”

  我道:“我是无所谓有宠无宠的,只是后宫里这么多守活寡的小姑娘,为了那么点龙恩雨露,宫斗斗得死去活来,啧。”

  冯静仪道:“哎呀,你这么想,你平日里摘花,不也更喜欢摘那种含苞待放,放水里养一养就开艳了的花儿?老妪还爱少年呢,若是将来你成了太妃或太后,有个俊俏鲜嫩的少年郎成天围着你打转,你能遭得住吗?”

  我仔细想了想,道:“不管我成了太妃还是太后,都不太可能碰的上俊俏鲜嫩的少年郎,顶多有俊俏鲜嫩的小太监围着我转。”

  冯静仪道:“这倒是,不出意外的话,咱们这辈子,唉,便是跳脱于红尘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