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宠婢>第65章 临行 柳煦儿恍然,原来公主什么都知道……

  听说公主在找她, 柳煦儿返回缀华宫。公主寝屋一片静谧,她蹑手蹑脚来到榻边,一屁股还没来得及坐下, 就被里侧传来的声音给冻了个激灵:“去哪了?”

  柳煦儿从绣墩弹起来,摸着受惊的小心肝:“公主, 我把你给吵醒啦?”

  原就只是闭眼假寐的安晟掀开眼皮,幽幽扫了过去:“你没吵醒我, 是我吓着了你。”

  柳煦儿摸过绣墩悻悻坐下:“我还真被你给吓了一跳。”

  “……”

  安晟没听出反省之意,心中气闷又腾升一截:“你一大清早去哪了?”

  “就、就在宫里随便走走,没去哪呀。”柳煦儿吱吱唔唔, 含糊其辞。安晟却不是这般好糊弄的人:“随便走走, 能从缀华宫走到常欣宫?”

  柳煦儿一听, 公主门儿比她还清, 根本糊弄不过去, 一时间有点小紧张:“你怎么都知道啦?”

  安晟幽幽瞥她一眼,将脸别回榻里侧:“我能知道什么?我不过怕这会儿生着病,若你又在外头遇上什么事, 便是下榻赶去都赶不及。”

  公主自个还病着, 却处处为她着想忧虑。柳煦儿心中万般触动,半是酸涩半是甜:“都怪煦儿不懂事,老是惹公主担心。”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安晟阴云转晴,正待仔细问问她跑去常欣宫究竟只是去见她干爹, 还是那该死的文潮时,一扭头却见柳煦儿眼眶已经蓄起了汪洋大海:“要是以后没了公主,煦儿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

  安晟忙不迭从床里掀起来,揩去泪珠摸摸小脸, 慌张得不要不要:“我不是凶你、怪我怪我,是我小题大作,我再也不吓你了。”

  柳煦儿环住公主细腰,埋在她平坦的胸脯蹭眼泪:“我不怕你凶我,也不怕你吓我,我就怕你不要我。”

  “我干嘛不要你?”安晟一遍又一遍地替她顺毛,暗暗猜想会不会是那个该死的文潮在她面前危言耸听,把柳煦儿给吓坏了:“我们不是约好了携手共老?我可是打定主意要你陪我过一辈子的。”

  谁知这话非但没让柳煦儿平复心情,反而让她哭得更凶,安晟直接更傻眼了,他说错什么?难道柳煦儿打算反悔,决定不陪他过一辈子了??

  “是不是文潮跟你说了什么?”安晟怒发冲冠,捧起她湿漉漉的小脸质问:“难道他令你转变心意,你不想陪我过一辈子了?!”

  “怎么可能。”柳煦儿皱了皱哭红的鼻子,天可怜见的,安晟瞬间心软成泥,软言细语地哄:“好了好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爱哭,最近这是怎么了?只要你不哭,我什么事都能依你,便是日日要我抱着哄你睡也没问题。”

  回想昨夜两人相拥而眠的画面,一觉醒来的柳煦儿简直想不通自己到底哪来的勇气,得亏公主这般包容她的放肆,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柳煦儿小脸泛红,泪水不知不觉止住了,安晟细细端详一眼,直觉柳煦儿的反常极不对劲。

  素日里她就是个什么都不放在心坎上的性子,说是豁达,其实就是有点没心没肺。安晟并不觉得这样不好,他反而希望柳煦儿能够一直无忧无虑下去,而不必如他这般不停揣度、反复思索,什么都得算计其中。

  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柳煦儿变得不高兴。安晟仔细回想,昨日从外面归来的柳煦儿就显得极不寻常,是因为什么?

  安晟心头一跳,垂眸盯着柳煦儿蔫嗒嗒的小脸。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问起:“今早醒来发现你不在,梅儿说你早早走了,怎么突然想去常欣宫?”

  柳煦儿神情微滞,双眼闪现一丝慌张,安晟佯作没看见:“我知道你爹爹是殿前红人,而我毕竟只是前朝公主,说话的份量不及他……”

  “而且身不由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不在宫里了……”

  柳煦儿正欲澄清,听到后半截脸色微变,怔怔盯着公主。安晟没有回避地直视她,柳煦儿突然回想起当日在佛台山上,随侍太后的宫女瑶铃与她说过一席话,以及太后意有所指的一席话。

  隐约间柳煦儿似乎明白过来,所谓的远方也许并不是指旧京贵安:“公主,你是不是其实已经知道你将要……”

  “和亲西蛮?”

  安晟的声音很轻,可是柳煦儿听得分明,恍然大悟。

  原来公主早就已经知道她将代表大成和亲西蛮的事情?柳煦儿慌了:“可是、可是那时候明明还没有……”

  可是那时候西蛮来犯的消息还没有传回上京,快马加鞭的急报也未赶至佛台山,为什么她们却会知道这件事?难道公主和亲并不是因为西蛮来犯,而是陛下早有决意的事情?

  见她这般反应,安晟哪还能不明白柳煦儿这两天的反常究竟是因为什么?他轻声叹息:“你以为陛下为何忽然将我招回上京?”

  安晟随太后在旧京贵安住了将近八年,这些年皇帝并不是不曾提出召回公主之事,只是态度并不那么强硬而己。今年与往年不同,这一次皇帝并没有与太后商议,一道圣旨直接下达,宣安晟公主启往返京。

  便是察觉其中有诈,故而太后一开始主张反对,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安晟入京的。但安晟早已厌倦了藏匿与忍耐,事实上这些年他并未懈怠,招揽人才暗中布局。若非太后处处压制,不希望他们叔侄相争,他说不定早就已经动手了。

  也许皇帝正是察觉到他的动作,才会如此提防他。

  但安晟一开始却只当皇帝把他招回上京是为了就近监视,直到最近察觉皇后的异常,经查探竟得知皇帝与皇后私下竟达成了某种协议。

  “西蛮来犯并不是没有征兆,近些年他们在两境交界动作频频,朝廷并非全无所觉。只是当今圣上崇文抑武,本就不支持战事再起。”安晟面露嘲色:“否则当年迁都之后蓄起的兵力明明可以再打几场翻身仗,偏偏皇帝非但派去使者与西蛮进行和议,竟将同父异母的兄弟送入西蛮为质,令我大成沦为向西蛮摇首摆尾的窝囊之辈,可叹可笑!”

  并非崇文不行,只是在这种边境屡屡不宁的情况下竟还持续削弱军事武力,直接导致文臣为了巩固势力不断抑制武将突崛,当皇帝提出以和为贵,朝中更以主和为多,宁可牺牲宗室子嗣、宁可受人不耻也要以退求和。

  因此,当得知皇帝有意让公主和亲以后,护女心切的皇后为皇帝献策,择公主安晟和亲西蛮,既能平皇后心中之忧,又解皇帝对其忌惮之虑,可谓一石二鸟两全齐美。

  柳煦儿傻了,她哪里想到公主归京一事竟隐含这么多弯弯绕绕。且不说皇帝对公主多有忌惮,皇后平日温婉亲切,对公主明明关护有加,怎的背地里竟绵里藏刀,处处要命!

  而且依公主所言,万一朝中主和者占多,而皇帝让安晟公主和亲更是早有预谋,恐怕以邢严匹夫之勇,实在双拳难敌四手呀!

  柳煦儿慌了:“怎么办?公主,我不要你和亲西蛮。”

  但见柳煦儿泪眼婆娑,安晟心口抽疼,险些没忍住就要告诉她,此番和亲不过是顺势而为,他将借其彻底摆脱安晟这层身份,重新回归男儿身。

  可他不能,他宁可柳煦儿一无所知,他舍不得将柳煦儿卷入危险的漩涡。

  这一日安晟终究是没能安抚柳煦儿,导致柳煦儿在接下来的几日天天哭丧着脸,不知内情的人则不解,还道是安晟公主病得太糟,令恃宠已久的柳煦儿担惊受怕。

  毕竟如今宫里人尽皆知,也不知这柳煦儿到底使了什么手段,能得公主如此偏宠。

  与此同时,朝中正因邢严掀起轩然大波。

  自邢严从柳煦儿口中得知安晟恐将和亲西蛮的消息,回去之后通过各方打探,竟发现真有其事,一向耿直的他次日早朝竟当众质问其事,引发百官因主战主和争议不休。

  以邢严为首主战派言辞犀利,竟直指皇帝崇文抑武助长歪风,引发皇帝大为不喜,究竟该战还是该和亲最终以在位者怒而挥袖摆朝离去暂时结束这个话题。

  然而此事却并未因早朝结束而不了了之,安晟公主恐将和亲西蛮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上京,所有人都在翘首观望,看那昔日风光无限的安晟公主究竟将要走往何种结局。

  数日之后,柳煦儿透过能够随意出入宫闱的大理寺女寺正郑大人的牵线再次与邢严见上一面。这一次稍显清减的人换成了邢大人,他负手立在畔柳湖边的游廊中,这处与外廷后宫相衔接,邢严曾与柳煦儿在此地见过一面。

  柳煦儿偏头打量他的侧脸:“邢大人,你瘦了。”

  “诸事繁琐,多有忧结。”

  邢严侧了她一眼:“你看起来也没比我好到哪里去。”

  柳煦儿蔫儿点头,她不想让公主担心,也不想勾得公主伤心,已经很努力表现开朗了说:“邢大人,你找我有事吗?”

  邢严沉吟,眺望水天相接的那一处颜色:“我打算辞官了。”

  柳煦儿一愣,讶然道:“好端端怎么打算辞官了……”她忽而想到最近听说外廷局势动荡,有关两派相争之说:“是因为公主和亲的事吗?”

  “倒也不全是因为这事。”邢严摇头,有些灰心道:“陛下对我多有不喜,不日或将外调出京。”

  既是外调,为何却说辞官?柳煦儿迟疑问:“你不想离开上京么?”

  “是否在朝为官,于我而言并没有任何不同。”邢严刚入仕时曾主动提请外调,反正都是为朝廷效力、施展抱负,他没有那么深的偏见,“我只是觉得眼前的朝廷,非我所想的那般,无甚意思。”

  通过这次的意见分歧,令邢严看清许多人的真面目,也令他清楚意识到朝廷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觉得继续待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辞官之后,我打算去西边。”

  “西边?”柳煦儿疑惑。

  邢严颌首:“外调出京,轻则三五年,重则十年二十年,以圣上对我的不喜,恐怕今后不会再任用我。去地方为官只会离朝局越来越远,而眼下这等时势,他人可以一叶障目,我却不能。与其与这些人作无谓的周旋,倒不如亲涉前线,一样可以施展抱负、报效朝廷。”

  柳煦儿合不拢嘴,邢严这是打算辞官投身边防,力抗西蛮?

  邢严自嘲道:“再说我这一去,说不定还能遇见远嫁的和亲车仪。”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刚刚还在为邢严惋惜的柳煦儿再次心塞塞:“你要是想见公主,我也不是不可以帮你问问,看能不能再见最后一面。”

  不过还得看公主乐不乐意,而且她很小气,就只给远远见一面。

  谁知邢严却说:“不了。”

  柳煦儿讶然:“你还真想等去了西边,看和亲车仪见公主最后一面哦?”

  邢严眼角一抽,心在滴血:“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哪个意思?柳煦儿歪过脑袋不解。

  邢严面色不豫,偏过脸眺看远天:“我与公主初见是在十年前。”

  “那时候公主不才八岁?”柳煦儿娇躯一震,没想到邢大人那么早以前就开始肖想公主了,莫名如临大敌起来。

  邢严却不知柳煦儿心中所想,他眼神放空,陷入回忆:“她性情直爽、为人仗义,虽有些女儿家的娇蛮,却并不令人讨厌,而且她……”

  柳煦儿接腔:“而且她很美。”

  “……”邢严舒眉,“是的,她很美。”

  他心中的安晟,是个无论好坏都会仔细聆听并回应他的人,是安晟造就了今时今日的他。

  正如柳煦儿说的她很美,长得美,心更美。

  “但公主明明还是公主,却又让我觉得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公主了。”

  柳煦儿说:“人总是会变的。”

  邢严顿声:“你说的对。”

  在无数个魂牵梦绕的日与夜,安晟是他心中的支柱,他曾无比渴望再次相见的那一天。然而事实上,时隔多年以后相互再见,她已经不记得他了。

  当曾经的一切化作泡沫,在经历无数次失望以后,邢严心想也许他喜欢的仅仅只是存在于他脑海中的安晟而己。

  柳煦儿盯着他的侧面,隐隐觉出一丝释怀,不过很快邢严眉心拧起来:“不过在辞官之前,我还是不能让那群只说不做的主和派赢得太轻松。”

  “如果可以,我绝不希望牺牲公主来换取所谓的‘和平’。”

  柳煦儿愁眉苦脸:“我也不想。”

  两人相对无言,邢严轻咳一声:“今日之后我也许不会再有机会入宫了,说来惭愧,当日信誓旦旦必破水井落尸案的,现在却是不能再查下去了。”

  “没事没事,邢大人一直替我惦记此事,我该感激你才是。”反正她早就不指望能破案了,不过柳煦儿想到上回那条线索还没向邢严提及,正埋头撸袖子,忽听邢严说:“其实最近我还查到了一件事,那便是有关死者的身份。”

  柳煦儿一愣:“死者的身份你上次说过了……”

  邢严却摇头:“我说的是她入宫之前。”

  “入宫之前?”

  “此女名唤李琴,入宫之前她就住在城北老盘十里窦。”邢严深深看她一眼,“巧的是当我翻查到你在随柳总管入宫之前,正好也住在那里。”

  “柳姑娘,你真不认识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