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苏幕遮>第39章

  谢谪登基的第五年,谢氏王朝再一次闹了饥荒。在宰相周昭复的进言下,谢谪不但对此事置之不理,还整日沉迷于声色之中,其昏庸程度比起当年的谢齐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昭复辅佐出了一个昏庸无比的皇帝。谢谪将他看作老师,看作最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却将谢谪看作一把武器,一把用来毁掉这个王朝的武器。

  他成功了。迟迟等不来朝廷救济的百姓愤怒了,这个忧患重重的国家再次爆发了一场起义。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谢文熙来戡平内乱了。

  在周昭复的推动之下,这场起义很快席卷了全国。不久后,起义军已至京都城外。破城,不过是几天内的事。

  谢谪终于慌了,他不敢相信,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怎么一切都变了。他急切地想要再见一见他的老师,可他的老师却并不愿见他。

  周昭复命人控制了谢谪,杜绝了他弃城逃跑的可能。谢谪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惊觉,原来他的老师已经掌握了如此之大的权力,以及他的老师竟然对他如此绝情。

  城中之人出不去,只能绝望地等着城外的起义军破城而来。一道城门,挡不住全国百姓的怒火,京都的城最终还是破了。

  破城的前一天,周昭复去见了林云涣。林云涣仍安稳地在案牍编撰着史书,他仿佛并不知道城已经快破了,他们这些人也许都会死于起义军的怒火之下。

  周昭复如同老友般与他闲聊:“你的书,如何了?”

  林云涣一边写一边淡淡道:“明日便可成书。”

  周昭复笑了,自李继远死后他再也没露出过那么纯粹而愉悦的笑:“如此甚好。”

  说完这句话后,他又道:“你还记得当年我与你说过的话吗?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伤害过他的人。”

  林云涣的笔没有停,毫不客气地嗤笑道:“周昭复,骗自己这么多年有意思吗?到底是谁害死的少萧,你现在还不清楚吗?你说你不放过任何人,那你怎么就放过了你自己?”

  周昭复没有生气,他语气平静:“你说的没错,归根结底是我害死了少萧。我在这世上苟活了这么多年,实在也是累了。现在谢氏王朝要亡了,我的仇也报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去找少萧了。”

  林云涣停下笔,皱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周昭复道:“还不明白吗?我要死了。”

  他看着林云涣的神情,觉得有点好笑:“我要死了,你不应该开心吗?”

  林云涣道:“你今天来究竟是干什么的?”

  周昭复道:“来见你最后一面罢了。见完了,我也该走了。”说完他就真的向屋外走去。

  林云涣看着他的背影,终是没有出声。

  那天夜里,周昭复终于去见了谢谪一面。他不再是刚登基的那个小孩子了,但他在周昭复面前还是和个小孩儿无异。

  他亲近周昭复甚至远超于他的父亲。因此即使知道周昭复干的这些事后,他也没有生气。他只是拉住周昭复的袖子,天真地让周昭复带他离开这里。

  但周昭复却拒绝了他。他把自己的袖子一点点从谢谪的手中扯出来,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个才情纵横的少年。

  他喜作画写诗,且既有天赋,本该是一代文豪。但却投错了胎,成了一个王朝的太子。少年本无意于此,更没有治国的能力。他继位后不久,国家就发生了饥荒。他想尽办法去赈灾,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故事的最后,少年野心勃勃的哥哥如同救世英雄一般登场,平定了内乱。而少年也自刎在了金銮殿中。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并不作假。哥哥登基后,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将少年贬低的一无是处。在新帝的暗示下,他们笔下的少年最终变成了一个残暴昏庸、沉溺声色的昏君。

  谎言最后变成了现实,牢牢映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不过十几年,那个少年已被描绘地与历史上的几个著名昏君无异。再也没有几个人记得,他最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