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心机太子妃>第111章 婚后日常6

  太子妃有孕的消息,当日便传到了凤栖殿。

  今日午膳后,三位小辈离开了凤栖殿,皇上却没走,自太子从蜀中回宫,皇上几乎将手头上的政务都交给了他。

  最近本就空闲,加上天气又冷,皇上懒得再动,一直呆在了凤栖殿。

  午后,皇后陪着皇上小憩了一阵,刚醒来,外面的苏嬷嬷便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一脸喜悦地禀报导,“陛下,娘娘,东宫刚传来了喜讯,太子妃有喜了。”

  太子妃有孕,确实是大喜讯。

  半年前,宫内成年的二皇子和三皇子,均被皇上分别封了王号,二皇子被封为恭王,赐府邸恭王府,三皇子被封为寿王,赐府邸寿王府。

  两人三个月前,均搬出了皇宫。

  如今恭王跟前的妾室,肚子里都已经有了动静,太子长了他将近两岁,且已过弱冠之年,跟前却一直无所出。

  皇后早就在盼着了,定亲之后,韵姐儿被太子带到了东宫,日日相处,岂有他太子不偷吃的。

  一直不见唐韵肚子有动静,皇后还以为是自个儿冤枉了太子,道他是个自律的,想着两人大婚,也等不了多久,必然会给她添一位皇孙。

  如今新婚夜刚过,便有了身孕。

  想来也不是昨儿一夜的成果。

  突如其来的喜悦,皇后有些冲昏了头,转过身便拉了刚从榻上起来的皇上,道,“陛下,您要当皇祖父了。”

  皇上也挺高兴,适才还睡眼惺忪,转瞬眸子里便生了光泽。

  无论是皇室,还是平民,最忌讳的便是人丁凋零。

  自己年轻那会,忙着打拚天下,成亲本就晚,但在太子的这个年纪,也已经有了太子,本以为天下太平了,太子必定会比自己更早成亲。

  谁知,竟比他还晚。

  如今终于听到了喜讯,也算是舒了一口气。

  东宫的子嗣与旁的皇子不同,是他这一代天子沿脉出来的嫡系,将来得担起整个大周,也是大周的希望,皇上自然重视。

  皇上唤来了魏公公,“找个御医,去东宫瞧瞧。”

  别有什么闪失。

  “是。”魏公公忙地领命,走了出去。

  刚出去,皇后脸色突地一变,太子妃已经有了身孕,可几人中午才架起了锅子吃了热腾腾的羊肉。

  “瞧我,怎就临时起意,馋起了羊肉,太子妃有孕,这哪里吃得羊肉……”

  话音一落,皇上便是一声嗤笑,“妇人愚见。”

  什么孕妇吃不得羊肉,自来都是胡扯。

  吃羊肉怎么了,皇太后怀着他那时,家里正好养了一群的羊,隔三差五地吃一顿羊肉,如今他都活到四五十年了,也没见他发过羊癫疯。

  可皇后心头还是放心不下。

  那头魏公公带着御医回来复命,刚禀报给了皇上,太子妃确实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皇后便急急地问道,“有身孕之人,能否吃羊肉?”

  问完,皇上又便极为鄙夷地瞟了她一眼。

  他说了没问题,她还不信。

  “启禀娘娘,太子妃如今刚有身孕,胃口不太好,还是少吃荤腥的为好,偶尔一顿,只要太子妃没有不适,倒无碍。”

  御医说完,皇上便转头同皇后道,“朕说了没事,你就是瞎担心……”

  皇后怎能不担心,那可是她的头一个皇孙。

  且御医那话,也没说,吃了没事。

  皇后又去回忆,今儿午膳太子妃到底吃得多不多,当初她只顾着同太子妃叙话去了,一时倒也想不起来。

  等皇上起来,回了干武殿,又要去折腾他那些刀刀枪枪了,皇后才唤了苏嬷嬷过来,问道,“太子妃今儿午膳,吃了多少羊肉。”

  古人能留下这些说话,定是有其中的道理。

  这万一东宫将来的小主子要是……她这当皇祖母的,不就成了罪人。

  苏嬷嬷也记得不太清,忙地去将午膳侍奉太子妃,给她布菜的宫娥寻了过来,那宫娥印象深刻,“一锅子的羊肉,太子妃一口都未尝,只用了些素菜,喝了一些汤汁……”

  皇后长松了一口气,片刻又问道,“喝了多少?”

  “小半碗。”

  小半碗,定也不碍事,又没吃羊肉,算起来,也就只沾了点油腥。

  皇后彻底地放了心,这才开始去喜悦,太子妃如今怀上,来年深秋,孩子也就该落地了,也不知道是个哥儿,还是个姐儿。

  无论是儿是女,这头一胎,都金贵。

  皇后心头激动,一刻也做不下来,又差了苏嬷嬷,去准备了一些补品,“今日就别去打扰了,明日再给太子妃送过去。”

  “是。”

  *

  自打太子妃有了身孕之后,东宫的奴才比起往日,忙碌了许多,气氛也跟着活跃了起来。

  小顺子跟着明公公过去送茶点,路上便是一脸的兴奋劲儿,“昨儿,王明那帮子人又组了个酒局,都在打赌,说娘娘肚子里的是位皇长孙。”

  明公公面色一肃,斥了一声,“这群龟孙子胆子是大了,竟然敢私下里议论起了主子,他以为他是火眼金睛,这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太子妃如今一口一个小郡主地唤着,就连太子都不敢吭声,要是知道这帮子人赌是是皇孙,指不定怎么收拾他们。

  “王明倒是信誓旦旦,说自个儿从来就没赌输过,娘娘孕期,连甜食都不用了,就喜欢食酸,且肚子冒了尖,必定是个哥儿……”

  小顺子觉得那王明也并非是信口雌黄,说得还有几分道理。

  明公公心头暗嗤,这事儿用得着他王明说?

  他早就瞧出来了,娘娘的孕相,确实是位皇长孙。

  但奈何娘娘说是郡主,那就只能是郡主了,殿下都不敢反驳一声,他们这些当奴才的,怎可能去找死。

  且太子妃这一说法,也并非是凭空混乱猜测,而是理有据。

  五个多月时,太子妃突然做了一场梦,说自己在梦里,梦到了一位小娃,那小娃长得尤其的漂亮,还叫她母妃。

  醒来后,便同太子说,她这一胎是个小郡主,都给她投梦了。

  太子连皇长孙的名儿都先起好了,叫周烈,至于字,得等出生之后,按照生辰八字来起。

  周烈,意为炽烈,作为皇长孙,这名字很合适。

  可太子妃那一场梦之后,这名字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太子又重新换了一个名字,周昭,意为阳光,充满活力。

  太子妃挺满意。

  先前一口一个郡主,最近直接改口,唤起了小昭儿。

  明公公心头还在念着呢,一进门,便听到了太子妃唤了一声,“小昭儿,别动……”

  明公公:……

  明公公抬步,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太子也在。

  每日都在。

  之前太子妃没进东宫前,太子从未踏入过后宫,如今掉了个转,前殿倒是很少再见到太子人了。

  往日东宫的铺臣,只要有事,无论何时去前殿,都能见到太子,自打太子妃有孕之后,臣子想见太子,便得先递摺子,提前约好时辰。

  且一旦过了政务的点儿,太子不会再接见任何人。

  除非十万紧急的事。

  适才太子妃那一声,太子早就转过了头,看着唐韵,拧眉问,“又踢你了?”

  依他看,就凭这股顽皮的劲儿,怎么也不像个姑娘,尤其是太子妃每回唤他昭儿时,他的反应更为强烈。

  “无碍,殿下赶紧忙吧。”唐韵实在是替他着急。

  这一堆的摺子,每日都没间断过,一瞧便知,是从陛下的干武殿,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孕中期,唐韵轻松了许多,半月之前,太子见她无聊,便将其拉了过来,搬了一张太师椅给她,让她帮着自己一道瞧起了摺子。

  唐韵起初还一口拒绝,“臣妾不敢,后宫不得干政。”

  “身怀状元之才,无用武之地,不觉得可惜?”

  唐韵:……

  “不觉得。”

  之前她那般用功,是因为不想过清苦日子,想着有朝一日,能排上用场,替自己谋一条生路。

  如今她已然是东宫的太子妃了,身份尊贵,日子过得太过于奢靡安逸,她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只想沉醉其中,不愿努力。

  太子:……

  太子也早就瞧出来了,自怀孕之后,她明显地堕落了。

  连话都不想同他都说。

  太子便道,“孤在母后的肚子里时,父皇就让人给孤开始读四书五经,太子妃肚子里的即便是个小郡主,也该同她父王母妃一样,将来得有学识,不能输给儿郎……”

  唐韵似是被他这话说服了,问道,“殿下是何时开始听四书五经的?”

  太子曾听皇后念叨过无数次,她刚诊断出有身孕的那会儿,皇上便迫不及待地派了先生每日上她的凤栖殿,让先生为她念书。

  说是孩子在肚子里时,最初所接触的东西,至关重要。

  听到读书声,将来长大后,便会喜欢读书,若是听到兵器声,将来铁定是个武夫。

  皇上为此,还不让任何人在皇后跟前,弄出太大的声响,就怕生出来的嫡长子,同自己一样,不喜读书,只爱耍刀枪。

  这番苦心,确实起到了成效,太子长大后,尤其喜欢念书。

  太子的文采,和他治国的本事,唐韵从未怀疑过,只道是他天生喜欢读书,是块当太子的料,倒不曾想,还曾特意培养过。

  “殿下的意思是,殿下喜欢读书,是因从在肚子里时,皇上就已经开始培养了?”

  太子点头,“嗯。”

  唐韵又问,“那父皇是从何时开始同殿下念书的?”

  太子答,“诊断有孕后,从未间断过。”

  唐韵一愣,她如今都怀了六个月了,他怎不早说。

  虽是个姑娘,但也不能认输。

  自从那之后,唐韵突然勤奋了起来,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懒散,开始同肚子里的孩子,读起了四书五经,精神好了自己念,累了便交给太子。

  为此,便也答应了帮着太子一道批改摺子。

  半个月下来,日子倒是比之前过得充实。

  但每回坐不了多久,一坐久了,肚子里的小郡主,便会开始踢腿。

  这会子唐韵被他踢了一脚,也没再继续瞧了,从椅子上起身,让阮嬷嬷扶着,在屋子里走了两圈。

  明公公弯身上前,将手里一壶茶水轻轻地给太子搁在了手边上,禀报导,“陛下刚让魏公公送来的竹叶青,说是能解乏。”

  太子:……

  他倒是体贴,如今他已然成了个甩手皇帝。

  不仅耍刀枪,还开始种菜了。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尽数移到了东宫。

  还有了理由,“太子年轻,处理起来快,这些摺子,朕看上个两三日,也不定有个结果,到了太子手里,只需花半日的功夫,事半功倍,朕就懒得再去折腾了……”

  太子将手里的摺子往木几上一撂,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无人相陪的妻儿,心头一燥,起身走了过去,“今儿天气好,孤陪你出去走走。”

  “殿下先忙,我让嬷嬷陪着就是。”他还有一堆的事务要处理。

  太子却没理会,从阮嬷嬷手里接过了她的手,朝着屋外走了出去。

  到了门口,太子唤了明公公,“将公主府动工的摺子,全部挑出来,给五公主送过去,她那府邸如何修缮,自个儿盯着吧……”

  整日无所事事,脑子里尽想着她那面首,她总得做点事情。

  “是。”明公公转身进去,将修缮公主府的一并摺子,捡了出来,照着太子的吩咐,都送到了五公主的觅乐殿。

  过去时,韩靖也在。

  正被五公主逼着教她练武,“韩统领瞧瞧,我这胳膊抬的如何?”

  韩靖目光偏向一边,压根儿就没看她,“挺好。”

  “那腿呢,你瞧瞧,抬得够高吗……”

  韩靖这回理都懒得理她。

  “啊,韩靖,快护驾……”五公主的腿似是抬得太高,脚跟没站稳,身子猛地往下扑去。

  韩靖神色一紧,转过身,动作极快地扶住了她的腰。

  刚扶稳,五公主的一双胳膊便挂在他的脖子上,笑得极为灿烂,“多谢韩统领,你又领功了,秋扬,赏……”

  韩靖:……

  她还是摔死吧。

  两人正抱在一起时,明公公便来了,看了一眼曾经那位行事果断,杀人不眨眼的韩统领,被缠得一脸生无可恋,心头突然生了几分同情。

  韩统领也不知道是哪点入了五殿下的眼,非要让他做她的面首。

  旁人就算了,偏偏是韩统领,气节多高的一个人,东宫除了太子,大伙儿最不想惹的就是他了。

  他韩靖要是能做五公主的面首,他就将自个儿的脑子摘下来,当球踢。

  明公公走过去,打断道,“五殿下,太子殿下来话,五殿下的府邸还是自个儿做主,这些都是公主府动工的摺子,五殿下明日午时前,做出定夺,不然耽搁了工期,就得等到明年了。”

  五公主:……

  她缠了父皇和母后好久,才让其同意,重新给她建一做公主府,搬出去住。

  她早就迫不及待想要过上自己做主,无拘无束的日子了,怎么可能等得到明年。

  可他那位皇兄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清楚得很,从来说一不二,五公主终于松开了韩靖,抬头同他道,“韩大人先歇息一会儿,本宫得先去建咱们的家……要不韩大人同本宫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是庭院大一些,还是寝宫大一些?本宫倒是以为,寝宫得做得大一些,不然就凭韩大人这烈性子,地儿小了,活动不开。”

  韩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