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六合大拳师>第三十六章面笑眉喜不动唇

  青面是去过河西的,他只是远远地看了袁宅一眼,就又一次感觉到了挫败之痛,一股隐隐的无奈从心底升起。没想到河西袁宅如此高大气派,绝非舟口袁宅可比。

  高大的拱形门楼,朱漆的大门,从门口望进去却是正面迎来的高大厅堂,两层的楼房显得庄重而古朴。正门敞开,没有外设阶梯,整个房子跟一块大石头一般,两排简易的窗子严肃地排列着。

  从窗台能看出墙壁非常之厚。不知道房子有多大,不进得门,看不到两边的长度。

  门廊却很长,能存住一套马车。若每个窗里安排一个弓箭手,那如此厚实的建筑简直城墙一般。

  若是引得人进的院内,大门一关,简直就成了一座瓮城,那青砖的院墙高不可攀,可以说是有进无出,没有破绽。

  院墙里外没有树木,绝不给人借力之处。墙上却突出一排青石雕琢的拴马鼻,显得霸气十足。

  整座宅子在周围矮房的陪衬下显出泰山压卵的气势,青面明白了,在如此家主里出来的人,自小耳熏目染,难怪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

  退一步看,围墙四边的厢房定也做了特别安排,好似阔大一围的外城,难估其厚。

  一条支流小河从东边有十五六丈的地方经过,河岸两边却又是流动市场,热闹非常。在围墙上高高把守,以箭射住河岸,再有猛将把住桥头,可以说是万夫莫开。

  青面老远转了一圈,做贼般生怕被人看到。

  见袁宅西边零零落落又有几处房舍,看不出是个什么门道。

  后来青面找到一个懂得此道的伙伴才打听到,此处建筑极其考究,听说当初破土之前踩了方圆百里的地气,才定在此位。若沿河而下,往南走河面渐渐变宽,再往前有一小堤坝,此为左青龙右白虎,若有建筑图纸的话,望过去是一个“汇回”组合的字,又有财源广聚之气象。

  青面改了过去的计划,一个人郁郁独行,待赶走河东热闹处,已是黄昏。

  他一天没吃东西了,一路只是讨水喝,他是有钱的,但他不想花,不想花过去的钱。

  夜,就在这无目的的游荡中降临了。青面已然是进入了一种自讨苦吃的状态,他确实已不再是那个春风满面,踌躇满志的小伙子了。

  夜市也散了,店铺上板。一个卖烤饼的老哥以为他是乞讨者,送了他一个芝麻烤饼,是那种很大很圆,边缘带翻边的厚厚的烤饼,很有嚼头,越嚼越香。

  青面就接着了,他仔仔细细记下了这个人的笑容,深深鞠了一躬。

  夜更深,青面突然就做了个有点荒诞的决定,他就在街上徘徊一夜。

  于是他拖着还没痊愈的伤腿,穿过一条街,又一条街。

  夜很静,人群散去,街道显得非常的宽阔,青面随意地走着,仿佛整个城市都是自己的一样,如此亲近,如此美丽。

  一处拐角闪着几个灯笼,几个打扮妖艳的女人还在寂寞地盼着客人。

  青面走过去,又行一条街,寻一处暗脚坐下。他甚至自己都不明白为何这般,只预感如此清闲自然的时日不多了,他认为自己是在享受。

  顺着胡同往左看去,隐隐有光。照着这边就显得更暗,青面就隐在这暗影里。

  他突然就想起一品街临街那些人,那些等着吃剩饭的人。

  他从怀里取出那个烤饼,撕下一片,含在嘴里,一股粮食拌着香油被熏烤的香气在嘴里融化,说不出的美妙,他小心地咀嚼,从鼻子里轻微地呼吸着。

  突然听到斜对面的墙上轻微有声,一种习惯的敏锐让他蹲伏下身子,定睛望去。

  见墙上鬼头鬼脑地弹出一个脑袋,左右观瞧一下,丢下来一个包裹,又潜回去隐了一会,一攀到了墙头,先是伏在墙上停了一瞬间,然后一翻身溜下来。

  正当这时,青面摸了一块石子。

  夜行人快速提了包裹,径直要走,青面一石子打过去,正打在那人光脑袋上,光头惊得浑身一颤,只朝这边望了一眼,撒腿就跑,青面紧追其后,腿还是没好利落,不敢发力。

  却见那人也只是慢跑,一伏身子往后看。“一见屁股掉,就要掏飞镖”,青面右手抓在肩头,后边就是他每天总背着的那个包袱,一扣挂环直接打过去,对方也一镖打来。

  青面一闪身,飞镖擦身而过,而他手一带,那个包裹沉沉飞出去正绕在光头腿上,光头只顾往前跑,一个踉跄被绊倒在地,手一拍地,起身又要跑,青面将链子一收一放,噔一下重重打在光头脚边,光头停住步子,回过身来。

  青面收录包裹,持着链子在手上悠悠地转,看重量好似里边是流星之类的东西,瞄准了光头的脑门。

  光头冷静下来,摊开手,以示友好,然后走过来。

  “你是个和尚?”青面见他穿着一身僧衣,还是个光头。

  “呵,阿弥陀佛。”光头嬉皮笑脸:“原来是个同行啊,你欺负我手无寸铁。”

  青面不说话,等和尚交代。

  和尚也不怕他:“我有兵器,是混元铁棍,只是太笨重,今晚不方便带,你敢不敢待我取了再与你比较?或者咱空手相对,比个高下。”

  青面腿不方便,不敢大意:“你一个出家人,为何做这勾当。”

  “喝,既然让你看见了,不妨告诉你,我就是想弄身衣裳穿,这包里也不是值钱东西,一身衣裳而已。

  小僧业已还俗,你敢不敢吧。”

  青面果真将链子丢下。

  和尚也甩了包裹,一变脸,直接拉开门户。一眨眼的空档,和尚身子一偏,直接纵起,踩在墙上,接连跑了四步,竟悄无声息,一转身打下来。

  青面急忙闪躲,二人就贴在一处,都是走得轻灵的武艺,和尚虽然矫健厚实,却也不让青面摸了身子。

  青面瞬间打出几下快手,都被和尚巧妙化开。二人有意息声,越打越柔和,越打越较暗劲,越打越往暗地里走。如此动作,竟然没有引起一声犬吠。

  听着悄无声息,看着确是激烈,青面腿不方便,动不得大动作,稳扎稳打。

  接手瞬间青面就感觉到了和尚扎实的腰马功力,只是走得夜袭的法子,努力忍着,不做出响动的动作。

  突然二人同时收了力,但相互拉扯牵制着往墙跟贴。

  青面暗暗用了下摔打,和尚马步一扎,青面竟动不了他。只一个空当,和尚脱开擒拿,一攀墙,又上去了。

  青面伏在地上。

  远远一拐弯,过来了两个人,边走边低声私语窃笑。

  一个道:“师傅今天装得真像,哈哈。把那应老大耍得跟傻子一般。”

  另个道:“他本来就个傻子,还赏咱哥俩酒钱呢。”

  先前的道:“一会咱哥俩乐呵乐呵,刚才师傅还真下狠手,我胳膊现在还疼,三日后就看师傅的了。成了,就值。”

  另一个人显得非常兴奋,一跳一跃地走着:“不演像点行么。这是不是叫引狼入室?”

  “去你妈的,没句好词,这叫狼狈为奸。吐,吐,我也臭嘴。”

  说着就路过了青面面前。

  “一定要提早摸清,然后提早搬运,晚了的话等应老二回来,怕就不好干了。”

  “师傅说三日后·····咱哥俩得提前······”

  待俩人走出巷子,青面冒着风险,努力一纵,和尚就已经扑下来了。

  眼见青面不行了,和尚进追上步,青面举手示停。

  和尚道:“不行了吧。看出来了,你腿不行了,肯定是技术不行,被人撵的吧,再不就狗咬了。”

  青面看一眼那链子,和尚却机警地先一步过去了。

  和尚就这么忽一喜忽一怔地看着,慢慢弯下腰捡那物件。

  “唉,这样,我出家人定不诳你,你随我取了铁棍,再与你厮杀如何?”

  说着就顺着链子摸那包裹:“什么玩意儿这么神道?让小僧见识见识,你小子行啊·····啊呀!”

  还没说完,和尚那包裹还没打开就听“当”一声响,伴着一片火星,一下炸开来,和尚反应快,一撒手将包裹丢开。

  见和尚的猛甩手指,已是黏糊糊血淋淋几道口子,甩出了多少血,夜里看不见。

  那东西在地上映着月色闪闪发光,是炸开来一个花形的圆球,带着一圈斜排的刀片。

  和尚大惊失色,血滴子?多亏掌心戴着钢钉铁手,不然双手已经废了。

  青面瞅这空一抄链子闪过去,三缠两绕将和尚锁了。

  和尚道:“你好阴险。”

  青面道:“是你自己没留意。要死要活?”

  和尚道“当然要活。”

  青面道:“我见你刚才手有铁掌,但却不伤我,也算有义气,我也不伤你,见你也是条好汉,我俩合作如何?”

  和尚故作气愤道:“你已然伤了.”

  青面松一松链子:“听见刚才他们讲的了吗?是个机会。”

  和尚听罢:“嘿嘿嘿嘿”笑出声来。

  这二人的出现,是有暗示的。他们就像山雨前那几滴大滴的水珠,他们貌似不经意地落下来,合在一起,渗入这平静的大地,继而由这三三两两变成彻底连天,引来风雨大作,惊醒了大地。

  这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开始。

  

平野起伏龙-序章 一声震雷惊虎豹

更新时间2010-1-24 17:04:44 字数:1333

 序章一声震雷惊虎豹

  陈州大地,人杰地灵,得天独厚,开物成务。

  东有宛丘,乃九州圣迹,太昊之墟。

  中为周口,三川交汇,漕运亨通,商旅奔驰,千帆云集。

  自清往上数代都为皮货,棉花等商品物资的集散地,又是南北商品运输的枢纽中转之地,为山陕商号,票号的中原主要分号所在地。

  袁家的买卖很广,几乎涉猎了所有生产经营,除一般买进卖出的商铺外,又有磨房,油坊,酒坊,丝坊等等,但却多为地里出产手里生产的物品,亲自耕作,并无太大的买卖周转与往来奔驰。

  是地产人家,却不是商业大户。

  周口因地处中原枢纽,又有河运之便,而能“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

  繁盛时期街道百条零二八,极为专业,按街而分,一街一业,平均每两街一庙。

  袁家家大业大,自然离不了看管护卫,因威信远播,逐渐也形成了保护一方的局面。

  通过调配四方货物,保护商途,与各方面与当地商号以方便,所以不须做大动作,也能坐吃渔利。

  因而袁家数代以来面对流于眼前的金银财富,一直是取逍遥观望的态度,并未涉足太深。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各地起义不断,除了南方最大的太平军之外,中原大地也活跃着一支捻军。但捻军与太平军有着本质的区别,捻军并无信仰,多为地面贫民聚结而成,多是图口饭吃,讨个生活。所以虽然势力庞大,却并未做出太大举动,因而与官军,与地方也无太大冲突。

  但人品不等,也说不准哪一捻是好人,哪一捻是坏人。而地方上又匪徒众多,小则三五成伙,农时耕作,闲时抢盗。大则上百,成群结队,打劫四乡。因多而复杂,难以统计,所以都被称为捻子。

  但他们又性质复杂,虽有大盟主,但旗下之人却并非纪律严明,还是一盘散沙。因而朝廷采取的也是南北隔断,安抚招降之发。围而不剿,只要阻碍南北乱党合并队伍。

  咸丰末年,太平军内乱,逐步瓦解,其组织头脑开始重视借助各地队伍的力量,开始与捻军沟通,但捻军一直是听封不听调。

  后终于在同治初年,流窜出逃的太平军余部与惨遭剿灭的捻军余部汇合,形成规模,杀死蒙古骑兵主帅,大挫清廷锐气,举国振动。

  军队交战,殃及百姓。周口镇本为商业重地,南北码头,而早年又因太平天国战事,商路南北断线,一直有北之最南的优势,与南边赊旗镇遥相呼应,聚拢了难以计数的财富。时很多商号退回江北,守于周口观望。

  所以地方的安定尤为重要,而周口又为平匪钦差,团练大臣袁甲三的家乡,所以在当时还算安定。但各方势力也纷纷介入,骚扰,一时间也鱼龙混杂。

  起初一些零散外乡人带来的信息与预示并未引起安居乐业之家主的重视,而突如其来地灾难却令人难以承受。

  心存厚道,闭门躲祸,并不能消灾解难,就在此时,战火却也烧至家门。南方的唇齿门户赊旗重镇被捻子攻陷,大火连烧七天七夜,玉石俱焚,惨不忍睹,金碧辉煌的广厦瞬间灰飞烟灭。

  而捻军又不断骚扰周口镇,扬言要攻下寨堡。当地大户纷纷集资修建城堡。

  在这个大形式下,袁家必然需要变革,以迎接新形势的冲击。自家保人地方平安的能力正受着严峻考验,而又在此时,自家镖局的货物接连被劫,养尊处优的爷们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各家虎豹儿郎纷纷觉醒,一声震雷惊虎豹,平野生风起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