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不解契>第57章 梅语

  十一月中旬,颐国使臣正式入朝。

  尽管谁都知道颐国遣使是为了赵英一案,实际上就是道歉赔罪,但明面上还是以友邦礼仪相待,当晚就在鸿胪寺内大肆欢宴。左右两相作陪,礼部尚书主持,除了年纪最小的五皇子之外,其余四名皇子全部列席。

  看起来倒是极为隆重,然而皇帝本人却以身体欠佳为由,走了个过场就早早离去;这阵仗与其说是厚待贵宾,倒不如说是在仗势恐吓。

  颐国此次的使团由其监国带队,人数不算太多,但当中带着一个亲王,态度上可谓诚恳,至于私底下是什么心思,都不过是心照不宣。

  颐国官制与重央不同,重央设左右两相,右相为众臣之首,原则上统领六部,辅持朝政;左相虽然权限不如右相,却领御史台,有弹劾之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相互掣肘。而颐国的监国这个职位却相当于左右两相兼备,虽说颐国是个小国,但这监国一职也能算是手握一小方风雨了。

  监国名叫谢子芳,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无论身段长相都属极品,眉眼间甚至有些不辨男女的魅惑感,言谈举止之间却又有几分名士风流,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美男子。再结合颐王好色的评价,只怕这君臣之谊也是从床上开始的。

  此人原是西越人,曾在重央生活过,后回西越做官却不得志,这才转投了颐国。颐王还未登位之前,此人就是他的幕僚,颐王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当年锋芒不显,直到睛部被洗、玉无霜被除,才终于走到了台面上。

  说起来倒像是个以色侍君的货色,可若回头细想,指不准就是他蛊惑了玉氏的族老,一力扶颐王登位,也是他给刘家牵线搭桥,他出的主意除掉玉无霜,甚至此次南巡之谋都与他脱不了干系,否则怎会无缘无故牵扯到西越。只怕西越和颐国这样的小池子都容不下他这条大鱼,这才想着往刘家身上折腾。

  谢子芳此时正与右相刘霆侃侃而谈。刘霆已经年近七旬,外表上却要年轻得多,双颊饱满,气色红润,甚至连头发都尚未全白,颌下短髯修得极为周整,眉间一道剑纹更显威严,看起来至少还能再为祸人间二十年。若非是长子刘贤当初因虎符一案受了牵连,让他备受打击,只怕他脸上还能再少几条皱纹。

  玉无霜当初那一计的确阴毒,如此重案,原本是该能让刘霆摔下高位,可惜夜雪极也有他的打算,刘贤发配南荒永不获赦,整个刘家被洗了一圈,却独独没动刘霆的相位,说是圣眷隆恩,其实不过是要把坑再挖深一些,将来埋起来才更严实。刘霆晚年失子,自然与玉无霜不共戴天,当初非要追捕她,定然夹带有私仇的因素;只是他似乎并不知晓蓝祈是个帮凶,否则怕是没这么沉得住气。

  刘霆封相前是礼部出身,礼部侍郎是他的次子,鸿胪寺卿亦是刘家子侄,外交接待之事几乎全是他一手掌控,谈天说地的本事自然也一流。两人相谈甚欢,一旁的左相卢秋延却一直不冷不热,话也不说一句,鹰隼一般锐利的目光在颐国使团的每个人身上来回扫过,很是慑人。倒不是他为人有多阴枭,只不过他是刑部出身,出于职业习惯,看谁都是一副审问犯人的架势。

  重央朝中人人皆知,右相是太子一派,而左相是三皇子一派;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卢秋延当年是楚后手下的得力鹰犬。楚后薨后,他曾经一度仕途凄惨,差点都要沦落到去大牢里做狱吏;然而等夜雪焕慢慢有了军功,他的仕途就平坦了起来,夜雪焕接了西北帅印的同年他就成了刑部尚书,不到三年又擢为左相,说是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然而事实上,夜雪焕和他不过点头之交,从未要求他为自己做事,卢秋延也从未对他表现过什么逢迎之意。楚后是楚后,三皇子是三皇子,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捆绑关系;换而言之,三皇子是三皇子,楚家是楚家,两者之间也同样泾渭分明。卢秋延是个聪明人,所以他看得清楚,并不与楚家结交,却乘着夜雪焕的东风扶摇直上,而夜雪焕也经常通过他窥视朝中动向,心照不宣地相互借势,却并非完全是一路人。

  朝堂之上的趣处往往就在于此,人人心中都有自以为的真相,事实如何根本就不重要。

  就好比现在,谢子芳在和刘霆聊些什么根本就不重要,反正也无人在认真听。

  皇帝离席之后,梁王也借口不胜酒力,早早退场;剩余的官员也不想和颐国扯上太大关系,几个皇子就更是心不在焉。夜雪渊脸上已有不耐之色,夜雪权自顾自地饮酒,夜雪薰早就神游天外,而夜雪焕却在做一件十分微妙不可言的事——和太子妃眉来眼去。

  这么说当然有失公允,事实上这两人只是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已。

  在玉无霜道出实情之前,夜雪焕对这位皇嫂只不过是认得一张脸,其余一概不知,也无甚兴趣;而太子妃据说性情也很内向腼腆,不爱与人交际,平日里深居东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夜雪焕仔细回想了一番,五年来除了在年关节会上与太子妃互相道个礼之外,竟似乎没和她说过一句话。外人看来这的确是性格腼腆,但若她真的如玉无霜所言,是个冒牌货,那么不与人接触无疑是最稳妥的作法。

  如今这位太子妃朝他抛了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事情的确有趣。

  他从童玄手中接过斗篷,借口醒酒,出了宴厅,走到了外面的回廊之中。

  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宾之所,自然要向那些小国使臣充分展现大国风采,修建得内敛而奢华,随处可见品味。回廊的每一根廊柱上都雕刻着不同的花卉,谓“四时之景”,中间围了一方小花园,园中有假山鱼池,伴有红梅飘香,十分雅致。今日白天落过雪,晚上放了晴,整个院中都覆着厚厚一层莹白,映着寒星朗月,萧索而静谧,与宴厅之中的熏炉暖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他踩着雪走到园中,欣赏了一下那棵修剪精致的红梅树,挑了一根花朵开得最盛的枝条,抬手折了下来,就听身后有人轻声唤道:“三殿下。”

  一回头,果然是太子妃。

  太子妃身形高挑,容貌中三分优雅七分英气,高额圆脸,长眉大眼,衬得额上那两点鲜红的眉砂格外突兀。她披了件厚实的狐皮斗篷,走起路来身平步稳,发髻上的步摇只微微摇摆,既有大家千金的雍容,又有将门虎女的挺拔,单从气质和仪态上看,毫无破绽可言。夜雪焕从前不曾仔细留意,如今离得近了,竟也看不出任何不自然之处。若是易容,那两点眉砂却做不得假,也不知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她朝夜雪焕欠了欠身,夜雪焕便也回了一礼,笑道:“皇嫂可有指教?”

  “岂敢。”太子妃抿唇一笑,“三殿下军功显赫,妾身一直敬佩得紧。只是殿下军务繁忙,总也无缘结识,好生遗憾。”

  她嗓音清脆,婉转如莺,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夜雪焕见她有意周旋试探,也就不直接点破,欣然应道:“未能好好拜会皇嫂,是我的不是。前日让皇兄给皇嫂带的礼,皇嫂可喜欢?”

  太子妃从斗篷理伸出一只雪白的柔荑,五个粉嫩的指尖如同春日里的桃花瓣,掌心里便躺着那枚铁木印章。

  她把这东西随身带着,分明就是为此而来,却面不改色地问道:“不知三殿下赠予此物,所为何意?”

  她尚不能确认暴露了多少,所以才拐弯抹角;夜雪焕却有恃无恐,直接问道:“皇嫂可姓玉?”

  太子妃笑答:“自然姓郁。”

  “此玉非彼郁。”夜雪焕不动声色地向前迈了一步,琉璃般的凤目中倒映着漫天遍地的雪色,更显得锋锐明亮,“玉无霜与我提过……玉恬,是不是?”

  他故意放慢了语速,直直地盯着太子妃的眼睛。听到玉无霜的名字时,她轻轻勾了勾唇角;听到“玉恬”二字时,也只稍稍歪了歪脑袋。自始至终,那双眼睛里都没有出现半点波澜,仿佛这两个名字与她毫无关联;可随即又收起了下巴,压低了眉毛,微阖了眼帘,只是这样细微的表情变化,整个人的气质却突然天差地别,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了一股诱人的妩媚感,却又偏偏妩媚得极其傲慢,让人生不出狎亵之心,平白给人一种被居高临下审视的错觉。

  “……好久都不曾听人喊这个名字了。”

  就连声音都比先前醇厚低沉了些许,微带点沙哑,语速、语调,甚至是口音都不尽相同。她分明还是太子妃的容貌,却仿佛转眼之间就生生变成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她身上都不觉得突兀,似乎哪一个都是浑然天成、没有丝毫作伪的她。

  他面前的女人,居然就这样毫不在意地转变了身份,从内向腼腆的太子妃变为了云雀中最顶尖的密探,足以和蓝祈一样冠以“金”字称谓的金羽——玉恬。

  夜雪焕曾在红龄身上看到过完美的伪装,而今见了玉恬,才更加体会到了所谓“影魅”的变幻莫测、一人千面。

  以往不知云雀内部详情,如今才再一次意识到这个组织的可怕,能够培养出蓝祈这样神出鬼没的潜隐,也能够培养出玉恬这样千变万化的影魅,甚至还有玉无霜这样的领导者和教育者,足可窥得当年凤氏鼎盛时期的冰山一角,只可惜千年基业,依旧是败光了。

  “姑母竟连我的身份都告知于你了。”玉恬盘弄着手里的印章,脸上满是玩味的笑意,“连羽部的信印都落在你手里……怎么,云雀是玩完了么?”

  她说着“玩完”二字时,竟没有半点慌乱紧张,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而夜雪焕更是听出了某些话外之意,她这个本该是刘家计划里最关键、最核心的人物,却似乎对这一年来的变故完全不知情。

  “我那姑母可非常人,若非自愿,谁也不可能问出话来。连她都离了心……足可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玉恬也向前迈了两步,在距离五步左右的位置站定——那是贵族命妇与男性亲眷单独相处时,被允许离得最近的距离。

  哪怕已经承认了身份,她却依然守着太子妃该有的矜持,半步也不逾矩。

  “我与太子成婚五年,始终未有子嗣。”她微眯着眼,声音轻得仿佛是从极远处飘来,又似乎是直接在耳畔回响,极为诡异,“殿下难道以为,是太子在防着我么?”

  夜雪焕扬了扬眉头,玉恬这番话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也不做声,听她继续娓娓道来:“殿下既见过姑母,理当知晓她是何等人物,可她却也只能在云雀之内,做一个见不得人的睛首。为何?因为她是个女人。”

  夜雪焕立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玉恬继续道:“她领着睛部,掌握着全天下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连重央都要忌惮她手中的情报能力。可那又如何?在那群老东西眼里,她也不过是个好用的工具,容不得她的半点反抗。我亦是如此,在他们眼中,我不过是一头下崽的母猪,所要做的只是生下一个同时带有夜雪氏和凤氏血脉的嫡子,所以东宫之外的一切情形,我都不需要知晓。”

  “刘霆的图谋,玉家的图谋,我岂能不知?”玉恬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地说道,“可即便真能让他们复辟了,我又能有何好处?还不是过河拆桥、藏弓烹狗?富贵荣耀、权势功名,可能轮得到我这个女人来分半杯羹?”

  “什么亡国之仇、复国之义,都不过是玉家那些男人为自己的贼心不死找的借口,统统都是无稽之谈。”她仰起头,傲然一笑,“我已是重央的太子妃,距离母仪天下不过一步之遥,为何非要舍近求远?”

  “我姓玉还是姓郁,有何打紧?只要我是重央的太子妃,我便只与太子同心。”

  夜雪焕哑然失笑,玉恬的想法竟与白婠婠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白婠婠还停留在忿忿不平、急欲证明自己的阶段,玉恬却已经懒得理会这诸多因果,也无心改变这世间对女人的不公和偏见,只不动声色地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他想起自己之前还曾劝白婠婠莫要盯死军中这一条路,想不到眼前就有了个活生生的例子。

  玉无霜也好,玉恬也罢,都把玉家看得极透彻,反倒是那些执着于往日辉煌的族中男丁无法正视现状和事实。但凡玉家能给这些女子一些应得的尊重,大抵也不至于到今日这般地步。玉无霜身在其职,到底还有些痛惜之意;而玉恬竟是根本毫不关心,冷眼看着云雀没落、玉家衰亡。

  她如今已经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比起前朝遗族、乱臣叛党,做个聪慧贤德的太子妃本就是更好的选择。以夜雪氏的立场而言,她这完全算得上是“弃暗投明”,可若真要论起来,也不过是为了她自己的切身利益罢了。

  什么家国,什么大义,都是虚的;比起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玉恬的市侩精明简直真实到可怕,却反而比其他任何说辞都要可信。

  刘家和玉家互相虚与委蛇,踌躇满志地要抢这江山,却没想到其实早就后院失火。想来太子这些年来一直无子,大概都是玉恬在警醒着他,替他防着刘家;他们夫妻间的关系显然也不似夜雪焕先前所想,前日赠予羽部信印时,夜雪渊会不悦,只怕也是以为夜雪焕要对她不利。

  夜雪焕笑道:“皇嫂若与皇兄同心,就不该与我说这些。”

  玉恬也笑了:“我不懂朝事,也不懂所谓的真情,但我懂男人。你这样的男人野心太重,皇位满足不了你。”

  夜雪焕不置可否,心里却不由感慨,上一个这般看穿他对皇位的想法的人还是白婠婠,在这方面,女人或许的确有着天生的敏锐。

  “你我所求不同,不谈合作,但也互不阻碍。”

  玉恬绕过他身侧,也来到那株红梅面前,折了一枝拿在手里,浅浅一笑:“红梅各赠,岂不美哉?”

  夜雪焕含笑点头:“皇嫂所言极是。”

  红梅意喻坚贞,折梅相赠自古便是美谈。

  夜雪焕手中那枝要赠予谁,玉恬手中那枝又要赠予谁,都不必再明说。

  …………

  鸿胪寺占地不大,但外宾接待重地,容不得人随意走动,往来都需要车辇代步。此时宴厅之外,数十辆形制各异的车辇齐齐整整地停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受过训的马匹即便在寒冷的冬夜里也都安静不动,车夫更是个个低眉垂首,显出了一片不同于宴厅之内的寂冷寥落。

  梁王负手而行,前方有下人为他举灯引路,后方有侍卫为他保驾护行,分明是前呼后拥,却又让他倍感压抑。路面上的积雪早已清扫干净,残留的水渍结成了一层薄冰,反而更加湿滑难行,根本走不快,错杂的脚步声踢踢踏踏地回响,活像是在押解犯人。

  真要仔细论起来,他距离阶下囚,亦相差不远。

  梁王刚过而立,正是最好的年华,整个人却像是已经泄光了所有的精气神一般,眼神无光,嘴角下挂,哪怕是裹在一身锦衣玉带之中,也显得落魄而颓唐。堂堂一国亲王,也不知是要经历怎样的凄风苦雨,才会变成如今这般自暴自弃、了无生趣的模样。

  下人引他上了车辇,悄无声息地退去。明面上,梁王是颐国使团里身份最高之人,所配车辇也极为宽敞华丽,六面都是厚实的沉木所制,如同一座四四方方的囚牢。

  他似乎对外界之事都很漠然,目光一直游移在地面和自己的脚尖之间,踏入车厢的那一瞬间才愣了一下。

  车厢里的软榻上坐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发上束着攒银梅花小冠,身上裹着一件夸张的南瓜色斗篷,脖子里系着两颗雪白的毛绒球,兜帽上还有两只可笑的猫耳,乍一看无比娇俏可爱,然而他的神情却与那身打扮截然相反,漆黑的杏眼里闪着幽幽的暗芒,像是能洞穿人心深处最不能见光的丑恶。

  咔嗒一声轻响,车厢门被人从外面关上,只剩一盏昏黄的烛火,在两人之间明明灭灭地跳动。

  梁王心中警兆陡生,却见那少年扬起手,亮出了掌心里一枚精巧的白玉小牌。玉牌上没有任何图案文字,但他一眼便知那是什么,强行稳了稳心神,低声斥道:“你是何人?”

  “梁王不必认得我,认得这玉牌即可。”

  少年的声音清泠柔软,语调却毫无起伏,听上去凉薄而无情,可就是那种不容人近狎的生冷才最能勾起征服的欲望。

  梁王看着他,分明是一张陌生的面庞,却似乎恍然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

  他曾经也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曾经征服过那样一个骄傲的少女,所以他清楚那纤细单薄的身躯之内会有着怎样的傲骨和风姿,而那淡漠禁欲的外表之下又会是怎样的执拗和坚韧。

  ——他所喜欢的姑娘,也曾经是这般耀眼迷人。

  外头传来车夫打马的低响,车辇开始缓缓行进,车篷四角挂着的风铃叮叮当当地摇曳,伴随着车轱的吱呀闷响,将车厢内的低语全然掩盖。

  “睛首玉牌在你身上,那玉无霜……”

  “死了。”

  蓝祈面无表情,雪上加霜地补充,“玉久也死了。”

  梁王脸上的神情也不知是哭是笑,颓然坐倒在一旁的软榻上。哪怕是早已料到的事态,可当真被人这样冷冰冰地说出来,还是让他一阵眩晕。

  在把玉久送出去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已经麻木至死,却不想这“玉久”二字竟依旧还能刺得他痛彻心扉。

  蓝祈本就对梁王有成见,此时这副模样落在他眼中,只能是惺惺作态,更觉厌恶,冷冷道:“王爷不惜卖了玉久,也不过只换了一年的太平,可值得?”

  梁王再是萎靡不振,也不容心中痛处被人这样狠踩,哼道:“轮不到你这个叛徒来指摘本王。”

  蓝祈摇了摇头,清浅的声线里竟也听得出满满的嘲讽,“睛部如今的境地,都是拜王爷所赐。王爷倒是高风亮节,为了家国、为了云氏,不惜忍痛割爱。可惜颐王只会听信佞臣,看不到王爷的苦心。王爷若当真有心救国,如今就不该坐以待毙。”

  梁王嗤笑摇头。他如今的确一败涂地,但不代表他一无所知,更不代表他是傻的。玉无霜和玉久都已身亡,睛部唯剩下一个金睛,若这少年当真还心向云雀,何必等到现在才来找他,分明就是已经另投了新主。

  如今重央内部相争最激烈的无非两派,他既与谢子芳不同路,就非太子一派,自然便是三皇子的人,怎么可能还好心助他,说到底也不过是利用罢了。

  梁王问道:“你家主子想要如何?”

  蓝祈道:“睛部如今尚有七十余众,可助王爷匡扶正统,除乱臣、诛昏君。”

  梁王哪里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哂笑道:“匡扶正统是假,趁火打劫是真。”

  蓝祈看着他道:“你本有同心之人,本有机会自己匡扶正统,是你自己放弃了。”

  梁王闷头不语,蓝祈继续道:“玉氏放弃了你,但玉久没有。但凡你能对她多一点信任,她未必不会陪你一搏。胜则同生,败也不过共死,怎样也坏不过如今。可你不敢赌,宁愿独活,还觉得自己是为了云氏,为了家国。”

  “王爷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在小情和大义之间做了正确的选择?是不是觉得错的不是你,而是玉久骨子里流淌的血脉?是不是觉得只要自己愧疚一生,就算是对玉久仁至义尽,不枉相爱一场?是不是觉得自己如今的境地也都是报应,是在对玉久赎罪?”

  “够了!”

  梁王低吼出声,那些尖锐的话语句句都锥心刺骨,撕开了冠冕堂皇的遮羞布,把那些不可见人的懦弱和丑陋都毫不留情地摆到了台面上。他忍无可忍,抬手就想往蓝祈脸上招呼,可一旦迎上了那双黑亮幽深的眸子,又活生生觉得心头一怵,手举在半空,竟是怎么也下不去。

  蓝祈不为所动,缓缓说道:“说是玉氏掌控云氏,可若非是玉氏扶持,何来云氏的今日?唇亡齿寒,相依而生,本就谁也离不得谁,却偏偏都想单飞。你如今难道还指着刘家和谢子芳救你云氏?”

  这其实是夜雪焕对于颐国形势的评价,玉氏自视甚高,寄人篱下却要喧宾夺主;而云氏又夜郎自大,满以为自己真能离开玉氏的资源而独立生存。中间还有个试图浑水摸鱼的谢子芳,被刘家轻易一挑拨就互相咬了起来,也实属正常。

  当然他们都是局外人,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认不清自身却的确是云氏和玉氏在这场纠葛中最致命的错误。

  “谢子芳想把你留在重央做质,你难道看不出来?亲王入质意味着什么,你难道不明白?”

  他看着梁王,一字一句道:“谢子芳是在拿颐国当献礼,好继续往重央这边爬。”

  梁王咬牙道:“谢子芳野心昭昭,你主子难道就是好心?”

  蓝祈淡淡回道:“我主子是何心思,于你而言都没有区别。这是你和你云氏唯一的活路,你没得选。”

  梁王眉梢倒竖,胸口剧烈起伏,看上去怒意极盛,但眼底却有动摇之色。蓝祈知道意思到了,也不再多言,在车厢壁上抬手敲了三下,车辇便停了下来。外头的车夫打开了车门,静静地候在一边。

  夜空里不知何时又飘起了小雪,寒风裹挟着雪粒吹进了车厢之内,更凉飕飕地吹进了梁王心里。

  蓝祈无声地下了马车,理了理斗篷,又扣起了兜帽,作势就要离去;梁王从后方追出来,声音都带着颤抖:“睛部若无人引领,就是一群无头苍蝇,如何助我?”

  蓝祈回头看了他一眼,两只竖起的猫耳轻轻抖了抖,看起来分外可爱,神情却是与之完全不匹配的轻蔑,仿佛觉得他愚不可及、朽木难雕,“睛部的确必须要有人引领,否则便毫无用处——可谁知道?”

  --------------------

  让大嫂露个脸,毕竟以后戏份多()

  顺便,52章的高速隧道解封了,虽然已经是个小破车了但将就着看吧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