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大宋拾遗>第三日,章杰由车夫先行送回华亭县城,与他父亲团聚。原本应该一直待在华亭的章杰,只因章堂今日方从邻县回来,便跟着蔡云英他们

  没有了陌生男子的介入,鸾鸾放飞了性子,带着蔡云英斗草、捞鱼、爬山、摘野蘑菇等等等等,都是她没见过、没玩过的。欢愉不知时光少,很快,分别的日子又要来了,半月后,樊玄子带来的十坛子好酒也喝得差不多了。

  离别之际,两个小娘子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抱着哭了一鼻子,依依不舍地分开后,蔡云英拿出了手绢和玩偶,交给鸾鸾,鸾鸾也拿出了一把梳子在手里婆娑了几下交给了她。一看便是鸾鸾珍爱之物。看着手绢上歪歪斜斜的针脚,鸾鸾一下笑了出来,抽泣着说道:“这,这是你,你绣,绣的罢。”

  蔡云英看着不知道甚么的形状也笑了,这是她四岁时初学女红时绣的第一幅图,是鸾鸾窗口那株水仙花。这会儿才想起来这原本便是为鸾鸾绣的,要不是师傅,差点真就忘本心了。她摸了一把眼泪笑着说:“这是儿时你窗前的那株水仙,鸾鸾,定自珍重。”

  “珍重。”鸾鸾也摸了眼泪,笑着说道。一旁的樊玄子模糊了双眼,拍了拍身旁白大伯的肩膀,留下了一句话,和潇洒的背影。那句话是:“老酒友,那两坛子好酒别留着,当吃便吃啰。”

  回到秀州。国子监直讲郑习之被派来考察章杰。地点就在毓秀书院。学院众学生均在外围观。其中有一个老道士,和一个十分俊秀的小郎君。许多学子感叹,若这小郎君来了书院,张三郎可就要被比下去了。

  第一轮考试是诗文背诵,郑直讲随口吟诵,章杰从下一句开始背诵全文。平日里,章杰话语不多,甚至有些内敛羞涩,这会儿倒是羞涩全无,认真直至。别人不知,他从人群中也看到了那张过分俊秀的小脸。

  一轮下来,章杰表现得非常好,很明显最后一段是郑直讲故意为之的,来自《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一小段。对于十二岁的学子来说,偏了些,可偏偏他有个道长师傅,所以当他很流利地背诵后,出题人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屋外一片叫好声。

  第二轮,命题诗。郑直讲执笔于纸上写了题目,围观人踮起了脚,要去看那是何题。离得近的看到纸上只一字:乐。

  放下笔,郑习之坐在一旁饮茶,陈夫子在一旁招呼。这题目对于章杰来说,现下有些难度,他心里想的都是如何通过考试,却在内心深处不想通过考试,因为若,考试通过了,他也许要远离秀州,去京城念书。他不愿。若不是不远处那二人看着,他定要放弃了。

  犹豫再三,一刻钟后,直讲的茶都喝到第三泡了,味道淡了。章杰提起了笔,是一手略显稚气的行书。很快,四行成诗,罢笔,请郑直讲赐教。郑大人缓步到桌前,口中念道:“牧童,横骑牛脊竖吹笛,双口人竹两相离。不羡阳春歌白雪,秋风未解我心怡。”

  围观之人中有两人发出了轻笑。心有灵犀,章杰也看向了那方向,相视而笑。郑大人稍有不解,于是,章杰将在蔡庄所见之事简单复述了一遍,郑大人始拍手叫好,他点着头重新吟了一遍,像是自言自语道:“好啊,好。欢乐本自来,何须秋风解意。一十二岁的官家衙内与乡间假笛之牧童,竟是高山流水。好啊,好。”随后留下一串笑声,拿着写了诗句的白纸,满意而去。

  看来这章家三郎这“童子举”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