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大宋拾遗>第25章 突如一峰插南斗 古来意外何人知

  开封府大堂,李士宁被押了上来。

  只见他披头散发,衣衫鳞褛,满目疲惫。蔡熠看着这般模样的李士宁倒是顺眼了许多,他惊堂木一拍,堂下的李士宁随之哆嗦了一下,蔡熠皱眉,心中鄙夷,如此一惊一乍的有失读书人体面,转念一想,这李士宁是读书人吗?

  察觉自己想多了,蔡熠收回思绪,问道:“李士宁,你可知你所犯何罪?”

  李士宁愕然,不语。对李士宁的初印象让蔡熠先天便失了三分耐性,提高声音呵斥:“还不从实招来。”

  错愕之人,伏首叩地:“大人饶命,小民认罪,小民认罪,小民.......”

  说着说着竟哭了。蔡熠见了有些恼怒:“你这是做甚,本官未恐吓于你,更未对你施以刑具,做这委屈模样给谁看?”

  不知是否被蔡熠唬住了,李士宁赶紧收了抽泣声,哽咽道:“小民认罪,小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钑龙刀赠予赵大将军,更不该撺掇大将军图谋不轨。”

  “钑龙刀?”说着蔡熠起身从众多证物中取出一个长条锦盒,打开来,里面有一把镶金宝刀。吩咐左右将刀示下:

  “你口中所指可是这把刀?”

  堂下人抬了抬满是血丝的双眼:“正是。”

  这回轮到蔡熠愕然。他拿起钑龙刀,刀鞘纹了一条龙。抽出刀刃,寒霜凛冽,确实是把宝刀,可这跟李逢案有何关系,蔡熠瞧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李士宁都认罪了,想来这刀是大有来头,若就此问他,面子上过不去。

  蔡熠下令将李士宁收押。去了趟御史台。蔡确亦称不知。

  无论如何,李士宁已认罪,蔡熠将供词和证物上呈垂拱殿。大家见了钑龙刀,眉毛上挑,瞳孔缩小。随即夸赞了蔡熠几句,打发了。

  宣德门外,蔡熠上了马车,正准备出宫,被人叫住了,原来是中书柳录事,与蔡熠有过几面之缘。见过礼后,柳录事称王相请大人移步次都堂,有事相商。

  于是,蔡熠吩咐车夫再等等,便又回了大内。

  理事厅里文书、折子堆积如山。桌边那个勤奋的身影见蔡熠来了,放下了笔,招呼他坐下。

  话题正如蔡熠所想,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李逢案。对于赵世居,王安石言语间充满了叹息。这时,一件事萦绕在蔡熠心头,他仍旧是那般直言不讳:“相公,山隐观中您出言提醒过大将军,您此前便察觉异样了么?”

  蔡熠这对自己直来直往的脾气,有时让王安石挺无奈的。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个后辈同僚。

  “当时提醒世居,只因他身为宗室,与江湖人混在一处总是不好的。”

  蔡熠未再质疑。两人说到案情。这案子说来也是大宋朝开国以来,仅有一案了。一个小吏引发了一场朝廷大动荡,至今除赵世居外还有其他宗室和许多官员牵涉其中。

  王安石对蔡熠说:“明煜,此案牵连之广,实非我所能预料,依你看,牵涉面可还会再扩一扩?”

  “相公,实难预测。邓大人似乎有意扩大调查范围。他有皇命在手,非下官能左右。”

  “你对此是何态度?”

  “下官认为,牵涉太广,只会闹得人心惶惶,就案情来看,许多人许多事是被夸大其词了。”蔡熠有一说一。

  “嗯,很好。邓绾想着浑水摸鱼,你多留心,稍后我给陛下上折子。”

  临走,迟疑了一下,蔡熠还是把话说出口:“相公,李士宁被牵连进来。您可得记着山隐观中您所说过的话。”

  对方眼光的涣散与聚集交错间,蔡熠心下都为之一紧,直到对方点了点头。他才迈出步子。

  元夕之后,山隐观中,蔡熠质问王安石为何要逼走韩绛。王安石未恼亦未着急解释,而是诚恳地对蔡熠说:

  “明煜,曾记否,当日在无名观中,你对我所说的那番话。那是何等的血气方刚。我朝积弱已久,需要的就是此等血性。子华(韩绛字)兄于我,亦友亦兄。我心所想他知,我心所愿他亦乐其成,无须多言。”

  当时蔡熠对这番话的理解是挚友间的默契,所以他才打消了疑惑。

  而他方才提醒王安石不要忘记的话语是另外一段,那晚,王安石还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士大夫,当以国计民生为己任。若我和子华之间的默契你理解不了,无妨,你定能理解京城留不得吕惠卿的道理。”

  山雨欲来,王安石看着蔡熠离开的背影,知道他在担忧什么,在提醒自己什么。想到这,他仍旧觉得自己这个门生,没收错。

  这日,大理寺评事王巩被弹劾,罪名是他曾对赵世居说:“容似太、祖。”

  明州知府滕甫被参,说其在得知赵世居案后,神色慌张,分明做贼心虚。

  同平章事王安石被参,说其曾邀李士宁久居东府,恐有密谋。

  同平章事王安石被参,说其与赵世居往来甚密。

  几日来,皇帝被弹劾和参奏的折子弄得头昏脑胀,眼花缭乱。放下又一本参王安石的折子,他没好气地对着左右说:“宣侍御史知杂事蔡确速来见朕。”

  勤政殿中,看着面上平静的皇帝眼中微含愠色,蔡确谨慎地行了礼。

  大家站到他身旁,在他近处轻轻地说:“蔡卿,勿将事态引至介甫处。朕,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