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厂公为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六识沉沦

  “不出关?那他们来干什么?”

  “不出关就不能来了?”

  “还是说明白的好。”李百户回头打量了一下不远处的那两个黑衣皂靴,黑纱蒙面的神秘人,又转过头来:“顾掌柜的,最近风头不对,前两天来了几个人,将军把人带进去之后回头就把守门的两个兄弟给灭了口。我这脖子也不比别人沉多少,可不敢乱担事儿。

  你要是想送他们出关,我和老张今晚就给你办了。可你要往营中藏人。。。也。。。也。。。还是不好办啊。。。”

  眼珠子死死地盯着顾云烟手上的那两块黄疙瘩,李百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目光移到别处。

  “姓李的,老娘平时可没少关照你,这种时候用得着你了你给我来这一套,不怕我翻脸?”顾云烟妙目微眯,似乎动了怒。

  “哎呦姑奶奶,你可真是为难我了。”虎背熊腰地汉子在顾云烟面前连连拱手告饶,可还是不敢松口:“真不行啊,人在营中饭食什么的还好说,他们两个看样子吃的也不多,我们弟兄几个匀一口也就出来了。可人是活的,他们要是乱闯乱逛的被旁人看着了,这可是军中大忌,七令十三斩的规矩你也是知道的啊。”

  “别和我扯那些个没用的!真要按规矩来,这龙门大营上下全杀了都每一个敢喊冤枉的。我就问你一句,你应是不应?”

  几息之后,没听到满意的回答,顾云烟忽然笑了,素手轻抬,抚上李百户的胸膛,温柔的好像一阵清风:“这么说,你是不应了?”

  李百户神色变幻,咬了咬牙,最后低声道:“顾掌柜的,咱们也是老交情,你交个底儿,姓李的也知道怎么办事儿。”

  顾云烟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我就和你说个明白。这两个人是奉了皇命来的,想到龙门大营查点儿东西,所以。。。你明白了?”

  “奉了皇命?”李百户一愣:“那直接找将军。。。”

  “猪头!”顾云烟大力的一拍李百户的脑袋,骂道:“吴克敌周围每天多少眼睛盯着,送他身边还查个屁啊。这事儿只能是暗中查。你放心,他们身上都是有金牌的,真要是出了事,吴克敌面前他们自然能证明自己的身份,牵累不到你的。”

  “这样啊。。。”

  见李百户心思动摇,顾云烟拉开他胸前的衣襟,将手中的两锭金元宝塞了进去,笑道:“他们出事不用你管,你要是出了事带着这些钱来我快活林我自然保你,你还怕什么?是不是个男人了?”

  不远处,两人的低低的交谈徐如意的耳中,和响雷也没什么区别。

  在听到李百户提起四个陌生访客的时候,他笑了,这个时候能进龙门大营,还让吴克敌拉下脸皮灭口的,朱棣那两个儿子自然不会有其他人。虽然道衍的下落依旧不明,殊为可惜,但有这两头肥羊在,不愁那三角眼的和尚不上钩。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在这大营中找出自己的目标,锁定他们,然后在对的时候,把他们的脑袋摘下来。

  大概一刻钟后,顾云烟与李百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便冲着这边点点头,潇洒的离去。

  李百户小意的凑上前来,犹豫了一下,抱着不能得罪的心思,拱手笑道:“两位。。。天官。皇上的差事小人不敢多问,顾掌柜的将你们送来了,那小人自然要帮忙。你们跟我来就是。”

  李百户又挥手招来几个可靠的手下,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将徐如意和南宫彩云围在中间小心护送,也不知怎么选的路线,七拐八绕的愣是避开了所有的岗哨,将两人引到了一处不大的帐篷之中才让兄弟们散去:“两位天官,这帐子是小人自己住的,周围几个帐子住的也都是自己人,一会儿小人给他们打个招呼,不会影响两位天官休息的。”

  “放心,我们有分寸,不会牵累到你。”徐如意手在桌上擦了一下,油腻腻的触感令他很是嫌恶。

  “天官见谅,小人粗鄙,难免有些埋汰。”

  “无妨。”徐如意转过头来,又道:“我们两个不是什么天官,也给不了你什么,你没必要巴结。就当我们不存在就是了。饭菜什么的也不用送来,我们自有解决的办法。”

  “哦,好好。那。。。两位天。。。上差早些休息,小人便不打扰了?”

  “去吧去吧。”徐如意摆了摆手。

  一头狼想要在羊群中隐藏,最好的办法就是披上一张羊皮。徐如意与南宫彩云此刻要做的就是披上这张羊皮。

  阴柔的气质与绝美的容颜,从形象上来说,徐如意和南宫彩云与这军伍之地实在格格不入。简单的出入行走都会引来他人的注目,打探情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这是一种别样的困境,与之相对的,自然也就有特别的破解。

  一身的功力汇聚于顶,脏兮兮的被褥被撇在地上,徐如意以一个五心朝天的姿势盘坐在只剩一张木板的床榻上。

  六识全开,方圆五里的虫鸣蚁走都不能逃过他的耳目。

  五里,并不能涵盖这整个龙门大营,可这段距离好巧不巧的恰恰将吴克敌的中军大帐也括了进来。

  声音很杂乱,心思纷飞,想从这其中找到自己所要听到的讯息很难。好在时间充裕,一天不行便是两天,三天,总有找到的时候。

  龙门关外,天眼天耳所不可及之地,道衍看着面前心思细腻的苍莽头领,看着他一身大汗的从欲望中逃离出来,凶恶而平和的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与惊讶。伸出一根手指在那粘稠的粉末上点了一点,放在口中。

  双眼之中陡然激射出骇人的光彩:“波旬之花,原来还有传世!”

  “大。。。大师,也识得此。。。啊。。等妙物?”胡车儿浑身战栗的站起身,迷醉的笑道。

  “花开两色,一色谓之佛,一色谓之魔。施主,你沉沦了。。。”

  二百四十九章 乱风华

  黄昏的余晖在金瓦上萦绕,十二瑞兽雕琢向天嘶吼,昭示着皇室的威严。太监宫女们在四下不知所谓的忙碌着,一队侍卫手持长戈在殿前走过。

  大明帝国,年轻的君主站在文华殿前,惬意的欣赏着方寸之间真正属于自己掌控的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听起来当真威武雄壮。皇位,便是想一想都会人头落地的一把椅子,只有真正坐在上边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与不易。

  所谓帝王,法、术、势,三者合一,至高无上,一言而决天下人生死。相比于朱元璋这位开国之君,朱允炆要差的太多太多。

  最直观的比较,朱元璋杀了十万臣公,无人敢以一言相谏,而那边厢自己最亲近的朋友只是在少室山上转了一圈,死了千把个人,朝堂上便沸沸扬扬的吵了一个月。

  有人沉默,但更多的人慷慨激昂。

  文渊阁中方孝孺和解缙每天都要收下数以百计的有关此事的奏折,洋洋洒洒的千字文,最后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彻查少林血案。

  其实没什么好查的,东厂调兵入河南,没有他这个君王的首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每个人都清楚,只是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忽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陛下。”刘喜在身后将一件金龙披风披在朱允炆的身上,娴熟的捋顺了上边的褶皱,低声道:“都是些摆弄嘴皮子的,嚷嚷的厉害,您不必为此烦心的。”

  朱允炆嗯了一声,望着东边司礼监的方向道:“印子都盖上了?”

  “大都盖上了。”刘喜点点头,回道:“方、解两位大学士提了案子,那边儿奴婢们看着差不多也就过了,只是余杭和桑落两县前些时候招了水灾,需要调拨钱粮,具体数目奴婢们生疏,还要陛下您御览。”

  “放在殿中吧,一会儿朕会看的。”

  秋风中的南京酝酿着江南独有的阴冷,紫禁城也不能例外。几个太监在殿中将火盆生起,三十六盏贡烛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朱允炆在书案后坐下,赈灾的折子在面前展开,手里提着一只朱笔,细目观瞧。

  “都下去吧。”

  刘喜将众奴婢屏退,轻步来到朱允炆的身旁,眼观鼻,鼻观心,犹如一尊木雕。

  “七万,八万,粮六万担。。。”朱允炆喃喃的念了几声,觉得数目差不多,便在折子上画下一个红圈:“刘喜。”

  “奴婢在。”

  “回头让东厂那边儿盯着点儿,敢乱伸手的直接砍了。”

  “是。奴婢记下了。”刘喜伸手接过折子往袖中一塞。

  “还有,如意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朱允炆又道:“上次来信儿说要去甘州将朕的那两个不忠不孝的堂弟追回来,如今可有什么进展?”

  “回陛下的话。”刘喜低头想了想,回道:“上次来信儿已经是七天前,说是如今已有了线索,两位。。。那两人如今已经确定就在甘州城中,计划着想在重阳出关。其他的徐公公倒是没有多说。

  陛下无需多虑,徐公公做事您该是放心的,还有东厂的指挥使,司主,三千卫士一齐,甘州那地方有如天罗地网,贼人必定插翅难逃。说不定此时此刻,徐公公已经提了他们的脑袋往京中赶了。”

  朱允炆满意的点点头,伸了个懒腰,神色有些疲惫:“有消息记得及时向朕禀报。今天有些乏了,嗯。。。就不翻牌子了。陪朕去御花园走走吧。”

  “是。”刘喜恭谨的搀着朱允炆起身向殿外走去,刚出殿门还没有十步,由远及近,一个黄门太监双手高举着一个黄绸布袋向着这边急奔而来,到的近前便“扑通”一声跪在石砖地上,高声呼喊道:“陛下,宁夏卫八百里加急,请陛下御览。”

  “八百里?鞑子犯边了?”朱允炆愣了一愣,随后急忙挥手:“快呈上来!”

  刘喜几步上前拿起布袋,验看了一下封口,在手中细细的摸索片刻,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这才拆了开来,从里边取出密封的牛皮封袋呈到了朱允炆的手中。

  奴婢徐如意,恭请陛下万寿金安。

  信封上熟悉的笔迹让朱允炆心中微微一安,抖手将信函取出,才看了几行,清秀儒雅的面庞陡然阴沉了下来。

  奴婢徐如意,身居龙门边陲,遥请吾皇圣安。

  东厂上下追迹燕王孽障月余,现已查得贼子下落确在甘州无疑。

  然则甘州一地,地广人稀,民风彪悍,更多有域外蛮夷行走其间,不服王化教诲,不尊朝廷法度,不知陛下威严,殊为可恨。

  揪其根由,实为官、将、商、夷四者勾结。

  甘州知府齐国忠、龙门关守将吴克敌、西域大贾裘德罗、元人部落首领胡车儿,此四人仰仗陛下所赐权势,横行无忌,自立律令,虽为一城,实为一国。

  身有他务,奴婢本想日后再做计较,奈何此四者步步紧逼,更暗中阻碍东厂事端,为燕王孽障提供庇佑。

  三千东厂力士虽众,相较龙门守军,塞外引弓仍显不足。只恐重阳之际,当有狂澜掀起。

  有鉴于此,奴婢斗胆请陛下发下谕令,调宁夏卫将士予以协助,从旁策应。

  若事协,则权做一备;若事不协,奴婢与东厂儿郎虽皆残缺之身,仍愿提剑三尺,为陛下冲锋陷阵,荡平宵小不臣,扫荡群邪妖氛,虽死不退,头落不悔。乱风华,玉石俱焚。

  奴婢不在身旁,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勿以奴婢为念。

  此致,奴婢徐如意百拜叩首,惟愿大明江山永固,陛下天地同寿。

  “虽死不退,头落不悔。齐国忠、吴克敌、裘德罗、胡车儿。”天下的至尊呼吸渐渐粗重,手中用力,指尖白的发青,手背青筋暴起,四周太监宫女包括刘喜在内,齐齐跪倒在地,颤颤不安。

  真龙之怒,流血漂杵,蝼蚁如何承受。

  “刘喜。”

  “奴婢在。”

  “摆驾文渊阁,准备王命旗牌,尚方宝剑。招兵部尚书茹瑺即刻入宫见朕!”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