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大·司马>第1385章

  “不过呼延硕虽然背叛了左贤王您,但是对您还是很仁慈的,否则怎么会直到兵败都没有对您痛下杀手呢?”

  这不是普通的话语,其中包含着着的意味很值得刘豹父子琢磨,而他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羊祜对自己的不信任,尤其是当他们看到羊祜那双锐利的双眼,更加重了他们内心的确信,场面一度陷入尴尬的氛围之中。

  发觉情形不对的王浑在背后拉了拉羊祜的衣角,随后对刘豹父子笑着打起了圆场:

  “这也算是左贤王以及世子的造化啊。”

  但是羊祜却并没有因此而放缓自己的口吻,而是转而将话题转到了刘渊的身上:

  “先前左贤王请朝廷派出援兵的时候向王上承诺,会将世子送往洛阳为质,末将受王上之托,敢问左贤王何时履行约定?”

  见羊祜的口吻越来越强硬,王浑有些看不下去,他在羊祜的耳边小声制止他:

  “叔子,你这是干什么?不要逼人太甚了,就这么着急吗?”

  羊祜丝毫不留情面的答道:

  “不是我逼人太甚,只是王上的诏命让我不得不这么做,王上认为匈奴五部在刘豹的统领之下两度发生了内部叛乱,尤其是这一次甚至还险些酿成大祸,因此朝廷对左贤王你的领导能力很不满,所以必须要施以相应的惩戒,今日起匈奴五部兵马总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六万两千余人,统统调至上党、乐平、新兴以及常山四地重新整编,以免再度发生类似的事情,而为了防止您再度被部下劫持软禁,所以让世子刘渊前往洛阳以人质为名予以保护。”

  事实上羊祜所说的这些王浑也很清楚,只是他不想在这庆功宴上说这些话伤感情的话,因为这等于直接将刘豹的兵权肢解,匈奴这数十年来发展的近十万人兵马,一夕之间就被司马昭砍去了大半,手中只有三万多人,这对于刘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和伤害。

  如今羊祜直接将司马昭的命令说了出来,摆在刘豹眼前的也就只有两种选择了:

  一:同意司马昭所提出的两种命令,分兵和质子;

  二:拒绝,也就意味着和司马昭公开对立。

  从羊祜的口吻和反应来看,他似乎也不打算给刘豹回避的空间。

  简短的时间过去之后,刘豹直接回应羊祜道:

  “将军请放心,小王既然已经答应了王上就不会反悔,更何况难得王上瞧得上犬子想要带到洛阳提拔教养,实在是他的福气,正所谓求之不得。至于兵力调配王上就更不用担心了,小王所有的兵马都是大魏的,王上身为辅政大臣自然有权调动,小王绝无异议。”

  在得到刘豹肯定的答复之后,羊祜这才稍稍放缓了自己的口吻:

  “如此甚好……”

  三天之后,王浑便执行了司马昭的命令将匈奴五部的兵马分散调配,大幅度削弱了刘豹的军事力量,同时身为他唯一儿子的刘渊,也收拾好形状跟随班师大军一同前往洛阳。

  收到消息的司马昭并没有任何的反应,他突然间感到头一阵眩晕,以至于手中羊祜的书信不经意间飘落在了地上。

  恰好端着药走进来的王元姬看到了司马昭这幅样子,立刻快步走到了他的身旁,在搁下药之后又弯下腰将绢帛书信捡了起来:

  “这段时间你都没有好好休息,大嫂说你不能再劳累了,如今并州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你就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清闲一下吧。”

  司马昭放下了捂着额头的手,声音略显低沉的答道:

  “这些都不过是表面而已,实际上并州这次的事件到底水有多深,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只能是以现状做出最合适的判断罢了。”

  王元姬走到了司马昭的身后,伸出双手拇指轻轻按在了司马昭两侧的太阳穴上按摩着:

  “你始终对刘豹不放心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是姑祖母的儿子,身上也流淌着‘永元遗芽的血脉吗?”

  这番话说到了司马昭的心坎里,他也对自己的自己毫不隐晦的说道:

  “当初蒋济曾经和父亲说过,葛玄在给曹操卜算道,日后北方草原之上又会升起一颗帝星,大哥曾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北方草原一直是匈奴人的活动范围,虽然现在匈奴的势力大不如前,可葛玄的预言还是让我们感到有些不放心,再加上先前雍州战事时,刘豹以匈奴内部发生叛乱为由拒绝出兵援助,大哥就已经对他心生疑窦了,如今他们打算趁着我率领主力前往长安之际意图闪击洛阳,恐怕不止是一个呼延硕那么简单。”

  听完了司马昭的话后,王元姬也觉得此次匈奴的风波有些不对劲:

  “从表面上看呼延硕的确是有造反的罪行,不过假设呼延硕只是台面上的人物,那么背后操纵他的人才是真正我们关注的,如果这个人正是你担心的刘豹,那么他就是在太可怕了,居然能够让自己的部下如此牺牲,甚至顶着叛乱的罪名。”

  王元姬的按摩让司马昭的不适缓解了许多,他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居安还需思危,更何况我们离‘安’还有这一段很长的距离。伏羲和所谓的盘古都还没有铲除,我的神经还必须要时刻紧绷才行……”

  经过了近十天的跋涉,羊祜和王浑终于带着质子刘渊抵达洛阳。

  出于礼节上的安排,司马昭特地吩咐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炎和司马攸出城门相迎。

  一下车刘渊便十分恭敬的上前主动向司马炎兄弟行礼:

  “拜见两位公子。”

  司马炎和司马攸也一同回礼:

  “见过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