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燕乐寒枝>第120章 凡井水之处

  宜咏坊排演宫廷乐舞,为陛下宴饮,或后宫游艺服务。乐舞伎们自然都是精挑细选,每三十日,技艺尚还要悉数考核一遍,若不合格的,便只有从内宫中退回太常寺中。

  乐工舞伎们并非如同宫女一般日夜劳作,也是有酬劳和休假,不服劳役,甚至只有在宫中需要排演歌舞的时候才来到宫中。盈盈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让乐工舞伎返回原籍之时,将宫内乐论思想与演奏技艺带入民间,将唐宫燕乐的精髓不断传扬出去。若民间有什么新歌新曲,也烦劳乐工舞伎们带回,盈盈便带去与吕才请教商讨。

  一日,世民在朝上谈起如今长安城中十分繁荣。稻米、粟米雪白如流脂,粮仓到处都是满满当当,一斗米才卖三四钱,百姓终于不那么贫穷,能够安居乐业。长安茶楼酒肆流行歌声宴舞,引来各地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流连于此,歌颂盛世。世民感到十分高兴,于是便与房玄龄、魏征等人微服出宫探访。

  一行人来到长安著名的酒肆“来归”之中,堂上此时所演,便是宜咏坊改编过的《子夜歌》、《白纻舞》。很多各地年轻的学子在此赋诗题字,赞颂道,“是当今陛下开贞观之治,海晏河清,才使得长安繁华再现,这歌舞之音,盛世之乐,皆是陛下所赐。我等不得不感沐皇恩,勤谨治学,以求报效国家。”

  世民听了,心中很是畅快。只见琵琶声又起,千呼万唤而来的乐伎,一段揉吟,微微摆动,奏起南朝古曲的《踏歌》,此舞规模宏大,除去舞伎之外,宾客亦可在其中伴随弦声翩翩起舞,几个年轻的随从便上前去与民间学子同乐一阵。世民眼见君民同乐,国泰民安,正洋洋得意。

  萧瑀在一旁说道,“陛下,这些乐舞均出自宫廷燕乐,传入民间,是否不妥?”

  世民说道,“欸,这有何不可。前朝宫廷乐舞若不传入民间,哪有吴声歌曲在南国的欣欣向荣?再说,国之雅乐涉及国家礼制,不宜外传,但宴饮愉情之乐,朕以为,宫中、府中与民间皆可共享,则我大唐的繁荣才是水到渠成”。

  入夜,世民在太极殿中,想到今日之事。想到这个心思细巧的姑娘,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赢得民心,赢得赞誉,突然很想和盈盈说说话。他便让李菁去传盈盈过来。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寝宫人多眼杂,氛围太过严肃了,便约盈盈到御花园后的望云亭中。

  盈盈接到旨意,便动身前来望云亭中等世民。她今日特意选了件浅紫色织缎百合裙,披上天水墨色的披帛,纹样素淡,梳着她最喜欢的高髻,又簪了花,戴上一支白色的珠钗,很合身份,又看得出来也是精心打扮过的。

  晚上夜色如醉,宫中的鸟鸣,是那样清新婉转。她不自觉的闭上眼睛,微微抬起头来,闻着花香,静静聆听。星光和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变成了她的衣衫,她的发饰,和风田田,馨香阵阵。世民走近的时候,看着这一幕,觉得如在无人之境,十分美好。李菁本来想提醒盈盈陛下驾到,但世民抬手止住了他。

  世民一个人信步走到望月亭之中。“宫中景色如何”,世民问道。

  盈盈回身,看到世民,便连忙向他行礼,“拜见陛下。”

  “平身”

  “你早来了?”

  “刚来一会儿,在等陛下,听到这宫中鸟鸣,又在月光之下,不禁被吸引住了。”

  世民温柔的说,“来,坐吧”

  “陛下,奴婢不敢”

  “今日,你是朕的故友,并非宫人。坐吧。”

  “谢陛下”,盈盈听闻此言,便陪坐在侧。她打量着世民,世民也在盯着她看。发现这么多年了,自己竟然还是能够被她吸引。盈盈看世民心情很好,便问道,“看陛下今日龙颜喜悦,可有什么高兴事儿?”

  “你猜猜?”

  “这要如何猜得出?”

  “今日朕微服去长安街市,如今粮仓丰腴,粮食价贱,百姓们终于不再那么贫穷了。”

  “陛下休养生息,鼓励婚嫁,又轻徭薄赋,重视农桑,这是自然而然的事。盈盈要替百姓向陛下谢恩才是。”

  世民听得顺耳,“瞧你说得,让朕听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不过,这是其一,另外,朕听说了两件奇事,跟你有关。

  ”“跟我有关?是什么事?”

  “朕听说,《破阵乐》之后,你和几个舞伎身着盔甲男装的样子很为人称道,女子以穿男装为乐,如今风靡京城呢。回宫后才听淑妃说道,其实宫中也有御女效仿,女扮男装,为了增添英姿妩媚。盈盈,你真不简单呢。”

  “真的嘛,还有这等事……这会不会,不合风气,倒是我的不是了”

  “这有什么。如今四海一统,胡汉融合。朕知道许多胡地女子喜着男装,都是朕的子民,我大唐女子有何不可。只要她们愿意,夫婿也看得喜欢,不也很好嘛。”

  盈盈笑道,“那陛下觉得,可好看呢?”

  “嗯……若是你呢,朕倒觉得现在还是这样最美”世民伸手扶了扶她头上的白色珠钗。

  “陛下……”盈盈很娇羞的说道。

  “若是别人,男装美与不美,与朕什么相干呢?”

  盈盈扑哧地笑起来,看来今日世民心情果然不错,“那还有一件呢?”

  “宫中乐舞传入民间,在长安酒肆茶楼之中很是流行。朕今日就在著名的“来归酒馆”里看到民间舞伎正在上演《子夜歌》、《白纻舞》,文人墨客争相观看,还有学子赋诗相和,快成长安城里一景了。这也是你的主意,对不对?”

  “陛下,其实也不是刻意为之。盈盈只是想着,若宫廷燕乐与民间歌舞互不相通,民间不得宫廷之技艺精湛,而宫廷也不能得民间题材的滋养,又如何能谈到大唐之文化繁荣呢。所以便让乐工们趁着回乡之际将宫廷乐舞带入民间,再多吸收些民间养料,互通有无,找些灵感,以供创作,没想到真有这样的效果。”

  “你说得对,乐舞也可以收拾一片人心,传递朕偃武修文,海纳百川的国策。以后除了国乐礼乐,燕歌舞辞等雅乐尽可与民共享,与民同乐。”

  “是,盈盈遵命”,盈盈笑着答道。

  “盈盈,你回宫来的这些日子,做了不少事,样样出挑,朕是真的很高兴。”

  “能在陛下身边不远的地方,为陛下做事,还有幸与陛下这样说说话,陪伴着陛下,盈盈心愿已足。”

  “盈盈,你知道吗,你好像有些变了。”

  盈盈微微有些含羞,“哦?如今年岁渐长,容颜变化也是自然。”

  “不,你变得成熟、自信,更有气度,如醇酒,那种才华是发自内心的,和后宫其它女人都不一样。”

  “陛下身边怕是个个身怀绝技罢”,盈盈有些调皮的打趣道。

  “你别取笑朕了,你一早就在朕身边,若还和她们一样,那朕还有什么人可说说心里话呢。”

  “陛下,这是盈盈最大的荣幸呢。”

  世民突然站起身来,走在望云亭的一侧,他背着手望着月亮。盈盈在他的身后,凝望着。这一刹那,她发现了世民作为君王的美好。他浑身散发着成熟,高贵。他雍容坚定,气宇轩昂,无往不胜,足以驯服了自己心中所有的,想要抗拒,想要有所偏颇的任何心思。她只愿意拜倒在他的面前,为他奉献一切。因为这样的男子,值得献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