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孤刀飞鱼传>第110章

  这时候,他不期然又想到君念,她一见到自己就怫然离开,会到什么地方去呢?要是她仍然摆脱不开杜绝,会不会真的助他到棠湖山去加害落凤头陀公孙问?

  一想到这里,他冷不丁打了个寒战,喃喃自语道:“我不能忽略了这一点,君念师妹任性偏激,要是果真帮助杜绝惹出什么滔天大祸来,那时,我将百死莫赎了。”

  但,在没有救醒觉景方丈和破浪道长之前,他实在无法分身赶往棠湖山去,一时之差,说不定就会遗恨终生,这叫他怎么办才好?

  正在心急时,“子母剑”马梦真忽然轻轻呻吟了一声,身子扭动了几下,仿佛就要清醒过来。

  李飞鱼心中一动,暗道:这位马姑娘与我也有芥蒂,等她清醒过来,势必要费许多口舌解释,我何不留字略作说明,请她照顾觉景方丈和破浪道长,正好趁机抽身,去追赶君念师妹,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主意打定,李飞鱼却又想到身边并无只笔可用,既然留字说明,必须把觉景方丈等中毒经过,以及自己在船中认错了人所发生的误会,简略地告诉马梦真,单只这两件事,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他思忖了一会,便往林中搬来一块大青石,默运指力,以指代笔,在青石上刻字。

  落指沙沙有声,李飞鱼只觉内力如泉翻涌,汩汩不休,指尖划过石面,碎屑纷落,顷刻间,已刻下约莫百字,竟然丝毫不觉吃力和疲惫。

  留字完毕,李飞鱼站起来长长嘘了一口气,低头望了望沉迷未醒的少林高僧和青城掌教,见他们血汗已歇,气息渐渐正常,显见药力已行开。

  他没能亲眼见证少林、武当两派掌门人恢复本性后的情景,未免略感遗憾,但势难久候,只得将大石移到马梦真的身边,又取出一粒“返魂丹”,喂进她的口中,以作报酬,做完这些事,他长叹一声,飞步穿林而去。

  林外是一片田亩,小道尽头,疏落落有几户人家,这时天色初明,村落里已有缭绕的炊烟升起。

  李飞鱼这才想起肚里略有饥意,但此时心急赶路,只得暂时忍耐住,甩开大步,直奔棠湖山。

  一路上,不时打听,乡人异口同声,的确有一男一女向鄂北去了,女的年岁轻轻,男的断了一条手臂。

  李飞鱼得知消息,心惊不已,越发昼夜兼程,片刻不敢耽误。

  因为他知道落凤头陀功力全失,棠湖山只有“袖手鬼医”柳寒卿夫妇,万万不是君念师妹的敌手,何况其中还有一个狡诈阴险的杜绝。

  一路狂奔,第三天,李飞鱼一早便到了棠湖山。

  他遥望峰顶,积雪已融,回忆落凤头陀初次携他上山医治,那份古道热肠,何等可敬可佩,不想自己身受厚恩,这些日子来,一事未成,反而将灾祸惹到棠湖山来了,杜绝只要损伤了棠湖山一草一木,对他来说,也将悔恨终生了。

  李飞鱼毫不迟疑,飞步登山,途中留神一看,却看不出有任何异样,整个棠湖山像沉睡在甜梦中,连一丝动静也没有。

  一阵急奔,远远已望见“袖手鬼医”柳寒卿那栋孤零零的茅屋。

  屋前一片沉寂,门扉紧闭,寂无人声。

  李飞鱼在屋前的草坪上停下脚步,忽然心想到这情形,竟有些和他由太行山返家时的景况很相似。

  他猛地一怔,突然从心底生出一阵不祥之感,脑中飞转,愕道:难道我来得太晚了么?

  片刻之间,李飞鱼仿佛从火热的熔炉跌进了冰窖,神情一呆,忽然又像从冰窖跳进了火炉,浑身热血一齐沸腾起来,拔腿直向茅屋奔去,同时高声叫道:“柳老前辈,柳老前辈……”

  呼喊声中,人已奔到门口,迫不及待地举手一掌,劈开了房门,一头冲了进去。

  茅屋里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李飞鱼前脚才踏过门坎,忽听有人“嘿”地吐气开声,一股阴风,当头卷到。

  李飞鱼脚下一滑,左掌顺势一翻一拨,那劈来的劲风吃他拔得由身侧掠过,撞在木门上,“砰”一声,木门闭合,屋中,更黑得可怕。

  李飞鱼错掌当胸,沉声问道:“是谁?”

  数尺外,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也在同时喝问:“你又是谁?”

  那人一出声,李飞鱼一颗心顿时落地,惊喜地叫道:“请问是柳老前辈么?您老人家没有事吧?”

  柳寒卿一动不动端坐在一张竹椅上,眼中闪射着既惊又诧的光芒,没回他的话,反问道:“你是李飞鱼?”

  李飞鱼忙道:“晚辈正是李飞鱼……”

  不料话声未毕,柳寒卿忽然大喝道:“畜生!你还有脸到棠湖山来吗?”呼地一掌,又劈了过来。

  李飞鱼连忙侧身一闪,问道:“老前辈,莫非此地出了什么意外?”

  柳寒卿气急败坏,喘息不定,好一会才冷冷说道:“你……你且看看这是什么?”

  李飞鱼大惊,疾退一步,拉开木门,借着门外的透进来的一缕亮光,这才发现茅屋中竟不是从前的样子。

  左边屋角,扎着一张简陋的灵案,素幡白帷,供着神位,案后停放着一具乌黑棺木,寒气幽幽,充满凄凉阴森之气。

  李飞鱼一见棺木,喉头一股热血,险些冲出口外,颤抖着喃喃道:“是……是公孙……公孙恩……恩公……?”

  柳寒卿“呸”地啐了一口浓痰,冷笑道:“如果是那酒肉和尚,那倒好了。”

  李飞鱼听得一怔,忙移步到灵前,一望那牌位上竟写着“亡妻赵氏兰英之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