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朕的天下丞相说了算>第170章 西陇篇:皇叔的养成日记(23)

  一应之事办妥之后,也因为凤擎生前都是崇尚节俭,内务府在料理这事后的丧仪也是没有多几分的奢侈之色,不过就是停灵七日,便直接的将先皇灵柩送往皇陵,虽然此时过去,但是西陇臣民为此守丧一年,而皇室族亲,守丧三年……

  等到这些都确定好了之后,内务府将新帝的龙袍准备好,而钦天监更是挑选了这合适的登基之日,登基大典倒也只是遵照礼制,并没有半分的逾越之处。

  金殿之上,凤羽书坐上这帝王之位,看着这金殿之上的文武百官。

  众臣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凤羽书虽然年幼,但是这些都是知晓,并没有疏忽之处。

  再加上,还有孙公公在旁边指点一二,所有的礼数都是不会有半分的差错,至于朝政之上的事情便有容泽在那里指导一二。

  这时候,赵权上前,躬身见了礼,然后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先皇驾崩,新帝继位,这天下之事还需各方统率,再做处理,还有东玄国那边,咱们西陇的贵女,如今东玄的顺妃,他们东玄国的皇长子的生母,这两方之事……”

  容泽还不等他说完,便道:“既然是已经嫁入东玄国,若是东玄国国主亲自对此表示,那么还尚可,若是只是这已经嫁入东玄国为妃的人,冒然提出这份心思的话,那还是免了吧!两国邦交需要十分的谨慎若是稍有偏差的话,只怕原本建立起来的,都要功亏一篑了。”

  赵权凝声说道:“这话摄政王说的就有点偏颇了吧,毕竟这些事情对于咱们来说,又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将这些都做好处理,也就是了,更何况邦交之间,不也是因此而维系吗?”

  容泽冷然一声,“是维系的两国邦交还是,维系这西陇世族和他东玄皇族的关系,丞相大人应该明白的很!”

  赵权顿时语塞,“你,摄政王果然是做的极好呢,想想,换成别人也不可能像摄政王这般吧,皇上坐在这上头呢,难道摄政王不应该让皇上来决断这其中的往来吗?”

  凤羽书直接说道:“皇叔说的很是,两国邦交维持的是稳定,如果冒然往来,只会坏了事儿。”

  冯阳见状,自然也是附和,朝堂之上,对于这些,一时之间都是没有办法可以维系的,赵权也只能忍气吞下。

  一时之间朝堂散去,赵权看着这冯阳留了下来,足见是容泽的意思,可是他只能甩袖离开。

  跟随在赵权身后的人,凝声说道:“大人,这摄政王不过才坐上这个位置,一切都是没有稳固,而且就大人您在这西陇的根基,怎么可能是他一个新来的人就能比拟的呢!”

  “不能比?他现在都已经成为了摄政王!”赵权眉头紧皱,“他是什么人,你们难道不知道吗?还有,那冯阳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百万军饷,现如今他手中的将士,并不太需要西陇世族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只怕本官在这朝堂之上就要再无立足之地了。”

  所有人都是不知道要言说什么,好像整个都是在这里安静下去了,等到这些都交织在一块的时候,那些事情的的确确就像是在变化一样。

  随在赵权身后的一人,继而说道:“大人,这个摄政王,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忽然间就能让冯将军得到那百万军饷呢,究竟在他的背后还有什么势力?”

  “现在倒好,你们都来询问本官了。”赵权冷声说着,“当初对于这个容泽,你们不也是小看了他吗?觉得不能成就什么气候,不过就是先帝带回来的一个不起眼的人,可现在呢,他联合冯阳,在暗中配置党羽,稳固势力,就如今这个状态,想要动摇这根基,完全就是没有那个可能的,而且他这个摄政王的位置是坐稳了。”

  “那,大人,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所有人都是焦虑的,毕竟他们都是跟随在赵权身后,若是真的这西陇的朝局变了天,那么等同于是要将他们全部都踢出局。

  赵权眉头紧皱,“你以为本官真的会坐以待毙吗?既然他们明着不让咱们与东玄国那边往来,以为本官就不可以暗中往来吗?现如今是他容泽强势,等到将来,本官还不信没有办法可以整治他,他妄想削弱这西陇世族的权利,简直做梦。”

  所有人都是应和着赵权的话,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世族的权利,如果他们世族的权利被削弱,那么他们在这西陇国还能算得了什么呢。

  ……

  御书房内。

  冯阳看着容泽,直接说道:“摄政王想要逐步削弱这西陇世族的权利,从而压制丞相那一方的局势,只怕要有些为难了,如果不能恰到好处的解决的话,只怕将来还是会有很多的麻烦出现。”

  这一点,容泽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呢,“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在进行之中了,那就不能停止,西陇的权利一直都是被世族所把控,许多的存在还是有很多不能自主控制的,皇上坐在这帝位之上,要的是绝对的权利,而不是受制于朝臣的那些,所以这西陇这么多年一直被世族把持局面的状况更需要改一改。”

  “摄政王所言甚是,只是这世族的权利过于庞大,想要彻底的解决的话,那还应该要将这些都确定好,不然的话,很容易适得其反的,而且今天朝堂之上,我听着赵权那话的意思,应该是想着要和东玄国那边联合……”

  容泽轻声一笑,“如果赵权真的要这样做的话,那还未必不是一个方法,他暗中往来,那本王也暗中往来。”

  冯阳不敢置信,“摄政王在东玄国有认识的人?”

  “认不认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事情,顺势往下,总会有这一层的推动,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是搭上这一根线足以,想来用不了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两三年?”

  “两三年莫非将军觉得很久?”

  “不会,怎么会久呢,那时候皇上也才不过十岁而已!”冯阳看着跟前批阅奏折的人,笑道。

  这时候,凤羽书顿住了手上的动作,然后说道:“皇叔,那东玄国那边,皇叔是要和谁往来啊?”

  “现在还不太确定,不过,据我所知,现如今的东玄皇帝年长,已经是到了垂暮之年了,而东玄国,祁家更是家大业大,乃是当朝丞相的不二人选,尤其是他们祁家的新任家主祁阳,更是各种翘楚,这位老皇帝,对自己晚年的儿子,最小的儿子,也是他们东玄国当朝皇后的嫡子十分疼爱,而这祁阳与之关系非常密切,想来在这之后,嫡子继位,自然是这祁阳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来辅佐新帝。”

  冯阳有些不敢置信,明明这容泽也是和他一样待在这西京城中,为什么他知道的事情会这么多,更不是一般人所能知晓的那等程度呢?

  凤羽书也是对此有些惊讶的,就好像这里面的事情全部都是在皇叔的掌控之中,没有丝毫的偏差之色似的。

  容泽继而说道:“而且在这件事之中,许许多多的都不是随意可以掌控的,在东玄国的局面与咱们又是不一样的,他们这位皇帝,可不止一个儿子,而且这些儿子的母妃都是个顶个的有家族势力,就算是遵照嫡庶,让这皇后嫡子继位,只怕后面也会有许多的麻烦,当然,这位皇后的母家乃是他们东玄国当朝大将军的亲妹妹,这一层势力,若是再加上祁家来加持的话,自然是无碍,可是登基之后呢,难免还是会有麻烦接踵而至,当然,毋庸置疑,那些都是来自于他们的皇子。”

  冯阳似乎听出来了一些什么似的,“今日朝堂之上,赵权所说的那件事,从东玄国现有的局面而言,那位顺妃的儿子,乃是长子,按理来说,就是最有利的竞争者,丞相之所以想让这顺妃与西陇的世族往来牵扯,就是在这一方面有所保留是吗?”

  “赵权想的就是简单,越是这样,只怕那老皇帝就越是将这皇长子排除在外了。”

  凤羽书讶异,“皇叔为什么这样说呢,不是说背后的势力为强势的话,那么位置就会越牢固吗?”

  “当然,但是那是在自己可信任的范围之内的势力,那才是越强势越牢固,可是他们这些,并非,因为这所涉及的还是与另一个国家的邦交,这件事可就不简单了。”

  冯阳瞬间明白,“摄政王的意思是,这东玄国的老皇帝原本觉得这些还无甚大碍,可是当西陇国有人介入的时候,反而会忌惮起来,到时候,就算咱们不多去管,也能让这些朝着另外的方向而去了?摄政王还真是思虑周全,只怕赵权现在就是没有想那么多了,他想要的,无非是如何让自己的权势更加的稳固罢了!”

  容泽顺势往下推理着,“这不过是一层而已,虽然说,将来这东玄国帝位的继承之上,已经有了曲折,可是这一份曲折还是不可能造就什么,因为新帝登基,完全可以重新废黜再立,不是吗?”

  “所以到时候,这位皇长子会主动与赵权往来,希望借助西陇的世族力量来支撑自己在东玄国的作为?那这样的话……”

  “皇叔是想说,那个叫祁阳的人,肯定会留一手,只怕皇叔了解东玄国局面的时候,按照这样聪明人的打算,肯定也会对西陇的局势做出考虑,在这恰当的时候,合适的时机,自然就能如皇叔所愿,达成一致的协议,然后双方双管齐下,自然就能解决问题了。”

  “很是!”容泽看着凤羽书,露出淡淡的笑容。

  凤羽书凝视着眼前得人,好像,总是很少看到皇叔会笑,就算是有,也不够偶尔如这般的浅然淡笑。

  冯阳略微还是有些担忧,“这样真的可行吗?虽然西陇的世族要打压下去,可是若有差错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局面,这样一来的话,东玄国那边……”

  “不着急,现在一切都还未定,这些都只是本王的推理而已,这都是在按照现状之下所演算出来的过程罢了,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偏差,但是按照赵权的这些做法,以及对于东玄国那方的拿捏,按理来说,演算是不会出错的。”容泽凝声说着。

  此刻,这御书房内,在这话音落定的那一刻,便陷入沉静之中了。

  仿若,所有的声音都因此而彻底的确定下来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