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兰亭>第57章 兄妹

  霁月送别兰亭后,一晃便过去了大半个月。

  兰亭没给霁月寄来任何书信,毕竟这个节骨眼上,信送到霁月手里,逃不过任何一方的眼睛,两人不想对外攀扯太深的关系,便只能等到兰亭归京再好好交代一番。

  虽说郢州那边暂时没什么消息,但朝堂上却并不太平。

  大概是霁月同霁明说的那番策略起到了实打实的效果,借着郢州一事的爆发,朝堂上是不是便有北党人站出来上奏一些关于舒氏及其亲族有违国法的事情。

  这些事情到底属实与否尚不得知,每件事情也谈不上有多大,但接二连三在朝堂上漫天飞过,饶是后党一众人也受不了。

  由于先前同狄戎国和谈委实将国库掏空了,再加上给渡口战事兵将们的那些赏赐,若是今年收成再不好,怕是连官员的官饷都发不出来。

  下面人可以没饭吃,没衣穿,但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好不容易积攒了几十年甚是上百年的家族威望,爬到今日这位置上来,虽说家底丰厚,但不给他们按时发放官饷,他们是绝对不同意的。

  尤其是以宰执舒明远为首的后党一派,大权在握,更是容不得自己拜拜少了一笔银子进项。

  如此一来,想要变出银子,便是必须对民间百姓加税。

  后党一派都久居高位,不了解民生疾苦,也不屑于了解,故而这个提议报给舒明远时,这位大人竟也同意了下来。

  可光凭这他同意,也是不够的,北党加上默默暗中添柴加火的保皇党正愁拉扯完舒氏家事以后没什么可参的,舒明远点首同意了这件事,他们便又抓住了后党一派的小辫子。

  霁月坐在宣政殿龙椅上,听着一群人吵个没完,趁着没人注意他这边时,偷偷掏了掏耳朵。

  只见大殿之下和舒明远以及后党人互骂的最厉害的那几个人全是北党的。

  要说这北党一派真是急不可耐想让他退位让贤于庄王,不然也不至于在此什词都能骂得出来。

  舒明远并着后党的几位能臣虽然颇有学识,倒也招架不住这么猛烈的言语攻击,双方大概战了个七八回合后,舒明远一甩长袖,哼了一声,便再也不理会那些人的言语。

  “好了。”珠帘后的舒太后终于出了声,“国库空虚为真,赋税过重使百姓负担加重也是真,舒大人也是好心,怕影响了诸卿的官饷,既然诸卿一心为民,关于加税一事就延后再议,国库既无银子,诸卿的官饷便就先欠着罢。”

  北党人见好就收,没了声音。

  不过霁月打眼瞧着,他那好舅舅舒明远大人倒是脸黑了个彻底。

  下了朝会,舒太后刚回到康宁宫净了手,苗总管便笑着走了进来:“娘娘,舒大人那边递了折子,说想进宫看看您和华康郡主。”

  舒明安接过苗总管递过来的小册,打开看了一眼,轻笑一声道:“哥哥既然有心,就传他进宫罢,在吩咐小厨房做些好的,哀家今日中午要在康宁宫宴请哥哥。”

  苗总管应声退出殿内,去外面吩咐了起来。

  石榴半跪着给舒明安捏着腿,见苗总管出去了,便抬头问道:“娘娘,舒大人很久都没递过进宫的折子了,怎么今日倒有时间想起来咱们康宁宫坐一坐?”

  舒明安半眯着眼,冷声道:“我这大哥哥哪里是记挂着我这个妹妹,只不过进来朝堂上诸事都没顺了他的意,来找我兴师问罪罢了。”

  石榴皱了皱眉,仍继续着手里的动作:“娘娘的处境,舒大人莫非不知道?这些年来娘娘那么尽力扶持舒氏和一众姻亲家族,舒大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舒大人总不至觉得这朝堂上的事情都是娘娘说的算吧?”

  舒明安又轻笑一声,没有搭话。

  先帝在世时,这朝堂上的事情大多数确实是她说的算,毕竟先帝乃至他父亲都是依着他们舒家才站稳了脚跟,北党人那时又刚刚南渡,还没在此立下根基,先帝不理政事,大权岂不就落在了她这个皇后手中。

  那时她虽是皇后,干政名不正言不顺,但先帝都不敢说一个“不”字,其他还有谁敢?今时今日她虽有了听政大权,但一言一行皆被人看着,反倒不如那时自在。况且北党人这些年缓过劲来,当年打压他们的种种,为今也开始反噬她自己了。

  她那哥哥又知道什么?还不是在高位上坐久了,变得头脑简单,还以为而今时局和当年先帝在时无异,她可以只手遮天。

  舒明安叹了口气,无奈摇摇头:“哥哥怎么能理解到哀家困于皇宫中的无奈。”

  舒明远没让舒太后这位妹妹等上太长时间便到了康宁宫。

  舒明安早就差人将在御花园闲逛的华康郡主叫了回来,三人一起坐在用饭的花厅里,等着一道道佳肴上桌。

  华康郡主有些许时日没有见到自己这位父亲,故而猛一见到父亲那张严肃的面孔时,她还有点儿不太情愿。

  “袅袅最近在宫内如何?有好好听你姑姑的话,学习宫中礼仪吗?”舒明远开口问道。

  “回父亲的话,该学的女儿都学了。”

  “那我怎么听说你没事儿就在宫里随处乱跑,太后娘娘要做主你的婚事,你也不情愿?”

  华康郡主内心一紧张,她哪能想到自家父亲的手居然伸的这么长,连她整日在宫内瞎逛都知道。

  若是只知道这些倒也无妨,但进来她总会去悄悄见霁明两面,若是让父亲知道她打着去见陛下的幌子见的其实是死对头庄王殿下,那她岂不是和霁明都没好果子吃?

  “姑姑整日忙于政事,那些嬷嬷们讲完课我便没什么可做的,只能在宫里到处看看,至于婚事,女儿年岁还小,不着急。”华康应付道。

  “你也不小了,今年便要及笄,世家大族的姑娘们定亲也都是这个岁数,你姑姑又给你指的那样好的一门亲事,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华康郡主被父亲接二连三的询问问得鼻尖上冒了薄汗出来,她不明白别人家的父亲见到自家女儿都是先关心一番女儿近况,怎么到了她这里就变得像审犯人一般。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舒太后看着自家侄女儿渐渐变得苍白的面色,出声打断道:“哥哥今日来宫里,就是为了教导袅袅?”

  舒明远扭头看了眼自家妹妹,正色道:“自然不是。”

  舒明安拿起筷子夹了一箸菜,慢悠悠道:“那哥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舒明远听着自家妹妹并不热络的声音,想起以前妹妹待字闺中的时候,想做什么都是缠着他这个哥哥一起,又想起妹妹初进皇宫之时,有什么不确定的事情,也都会事事同他一起商量。

  可为什么现如今他这个妹妹会突然变得这样,什么都不愿意同他商量,还三番五次博了他的面子,让他难堪?

  想到这里,舒明远的声音也沉了下来:“今日进宫是想问问娘娘,自打渡口派兵开始,娘娘为何屡次与我意见相左,娘娘至我于何地?至我们虞川舒氏为何地?”

  舒明远话说的直接,舒太后给站在一旁的石榴使了个眼色,后者退了下去,关上了门,舒太后放下筷子,同样正色道:“哥哥问我至虞川舒氏于何地?这话我倒想问问哥哥,在郢州犯事的那几个远房族亲,哥哥可知道?还有眼下接二连三被参上来和我们舒氏一族有关的事情,有几个是假的?又有几个是真的?我在宫中,诸事不便,很多事情只能又哥哥去看去做,哥哥身为一族之长,又是怎么管教宗族里的这些人的?!”

  “这些事情我自然不知,我身为宰执,每日要处理的事情不必你在宫中少,若是几个远房族亲作乱我都能时时刻刻看得见管得了,那我阳寿还能剩下几年?”

  舒太后见自家哥哥说话如此不客气,不由冷笑一声:“年轻时大哥是同我怎么说的?我们虞川舒氏若想一直兴旺下去,管教族人便是第一要务,今日几个远房族亲敢用着虞川舒氏的名号在外作乱,明日呢?明日嫡支里的人是不是就要当这天下已经是舒氏的天下,随便怎么样都行了?”

  “妹妹这话是何意,什么时候虞川舒氏的嫡支有这般张狂?”

  “依我看没有这么张狂,也差不多了。那些给你上走要求增加赋税的,是什么心,哥哥自己不清楚吗?今时不同往日,北党人站稳脚跟了,你再拿加税这一套,不仅是百姓不愿意,还会被北党人拿住把柄!”

  舒明远本就被北党人辱骂的很恼火,听见舒太后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更是气不打一出来:“我们南方大族同气连枝,我若不应承了这事,国库空虚,官饷赏赐发不出来,你以为那些士族还能跟我站在一起,当我的左膀右臂?”

  “若是光凭银两拉拢来的关系,是真正可用的关系吗?大哥不妨省省这些心思,也让他们省省这些心思,国库是怎么空虚的,他们比我更清楚,光是几个月的官饷发不出来便不愿意了,那就让他们将以前贪的钱全都给吐出来。”

  舒明远越听越气,他也顾不得什么大不敬之罪,直接伸手指向舒太后道:“你在皇宫里衣食无忧说的容易,外面暗潮涌动,你又知几分?还有华康的婚事,你我说好了让华康嫁给陛下做皇后,你如今怎么又突然叫停这件事了?我前些时日还没明白,但今日我可算明白过来了,你不就是看着我结识的有用之人愈来愈多,妨碍你做你的……”

  “放肆!”只听舒太后厉声呵斥道。

  舒明远本来想说“女皇梦”三个字,但舒太后知道他要说什么,华康郡主又在一旁,他二人怎么能直接争论起这种事情来。

  “袅袅先出去吧,若是没吃饱,就让小厨房在做些,我和你父亲有事要谈。”舒太后压着火气说道。

  华康郡主很有眼色的放下筷子,快速朝舒太后行了个礼,打开门退了出去。

  花厅内只剩下舒氏兄妹二人,二人脸色都不好看,舒太后的拳头握了又握,平复了一阵心情后,这才说道:“哥哥不会以为自己那点心思,我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