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兰亭>第42章 密信

  渡口城内。

  亥时一过,文秉霖和张巨海二人便分别率领麾下队伍,从城南码头处分别往东西行进,翻越孤鹜山脉。

  两路大军翻越孤鹜山脉后再行进至狄戎大军后侧方,大约需要五日,而这五日当中,渡口城的驻守士兵较增援之前还少了三四成,一旦狄戎人有所发觉,在渡口城北门已然不是固若金汤一般的情况下,城池便变得岌岌可危。

  因此,大军翻越孤鹜山脉东西包抄这个计划,虽说一旦完成便能痛击狄戎大军,但伴随而来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不知在山中行走了多长时间,文秉霖终于下令大军原地休整,霁明虽然多年在西南之地有所锻炼,可眼下也被这翻山越岭折腾的够呛。

  “年轻人,先喝点儿水吧,你们这群孩子和平日子过惯了,这体能也差了。”文秉霖将水壶递给了霁明,毫无情面吐槽道。

  霁明接过水壶,大喝两口,又没什么形象的用袖子抹了抹嘴,接腔道:“晚辈是不如大将军这样的体魄,也不知大将军这么多年来,都是怎么保养的?”

  “哈,保养作甚?”文秉霖有些得意道,“我从开始就整日被我那老爹一大早喊起来练武,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一日不差,儿时我本不是好动的性子,更喜欢看些书本,可我那老爹非说,如若我去读了那些迂腐老头们的书,他这将军的衣钵就要后继无人了。”

  怪不得这文将军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纯粹的武人,霁明在心里暗自说道,原来也是饱读过诗书的。

  “不过,这读书也确实有用,刚被我老爹带上战场那会儿,我打架的经验不够多,但读书多,脑子转得快,所以每每能胜过敌人一筹。”

  “如此说来,待他日天下太平,文大将军就可以改行去做文官,在朝堂上同一群老腐朽辩论去了。”霁明调侃道。

  “上朝堂?”文秉霖眉头一挑,“这辈子是没戏喽。”

  “将军,你我现在一同在这深山里,说这些话可不太吉利。”

  “也是,我这多少年没上过战场了,平日里自己一个人日子过惯了,说话也没个忌讳。”文秉霖抬头看向头顶的星空,“马上就要翻过去这山脉了,下山的路更险,有句话我得先同殿下说明白,若是殿下不想前往狄戎内部,明日登顶这山脉时,我正好要留下一部分士兵,殿下可与他们一同驻守在此处。”

  霁明虽累,却并不想半路做个“逃兵”,他摇摇头:“我与将军一同前往,既然来了这里,就没有不上阵的道理,况且将军对我照拂已然很多了,我也不能辜负了将军对我的一番心意。”

  文秉霖像是听到什么新奇的话一样:“哦?我没同殿下商量,便直接带上殿下翻越这孤鹜山脉险地,殿下却还觉得我对您颇为照顾?”

  “若我留在渡口城中,日子恐怕也并不好过,如此一来,还不如跟着将军来的安稳。”

  “殿下懂我的意思,我这暗藏的那点儿心思可就没白费喽。”

  霁明看着文秉霖随意靠在树上,嘴上叼着片树叶,一副恣意潇洒的模样,又回想起当年将狄戎人打回他们的老巢时,这位抚远大将军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若是能见到其当年的风姿,那该是何等之幸。

  “将军,我想问你一个问题。”霁明一时没忍住,开口说道。

  “殿下有事问便是。”

  “敢问将军年轻时和我母妃可曾相识?”

  文秉霖先是愣了一下,好像他从没想过霁明会问到这个问题,继而表情变得古怪起来,一阵沉默过后,又突然开始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殿下为何想问臣这个问题?是殿下听到了京中什么流言蜚语?臣以项上人头做担保,谢贵太妃是南渡时从北边过来的,而臣从小一直在南边生活,根本没见过谢贵太妃,更别提谢贵太妃后来进了宫,这就更同臣搭不上边了。”

  霁明在心中松了口气,他就知道这传言是假的。

  “那些传言未免太过了些。”

  “臣倒不打紧,倒是谢贵太妃,平白受此非议,还请殿下归京之后替臣赔个不是。”

  “待归京之后,我便上书陛下,查清这背后造谣之人是谁,也好还将军一个清净。”

  文秉霖闻言拍了拍霁明的肩膀,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说道:“还有两个时辰便又要出发了,殿下先别想旁的,需先好好睡一觉再说。”

  霁月自那日夜晚同夏全谈过以后心情好了许多,他收到文秉霖递进宫的信时,正计划着偷偷出宫去兰府玩儿上一日。

  待看过文秉霖的信以后,他便打算择日不日撞日,眼下就溜出宫去兰府。

  夏全好劝歹劝了一顿,最终也没能够劝得住这位皇帝陛下改变心意。于是,夏公公哭丧着脸,一路小心谨慎带着乔装打扮的霁月混出了宫。

  好在霁月基本上没出过宫,因此驻守宫门的侍卫门也不认得当今圣上这号人物,拿着皇宫内侍腰牌的霁月,也就自然而然的跟着夏全溜出了宫。

  虽是出宫偷偷溜去兰府,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他先扯着夏全去买了些礼物,这才拎着大包小包敲了兰府的大门。

  前来应门的是一个面容和善的中年男人,见他二人穿着普通也并未为难,夏全先一步笑着介绍说:“这位是我家齐公子,同兰公子是好友,今日闲来无事,前来登门拜访,还望先生通报一声。”

  那中年男人笑吟吟的将主仆二人请了进去,一直将二人引到会客厅坐下倒了茶水安排妥当,还未等前去请兰亭的小厮把人请过来,这厢霁月便瞧见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走了进来。

  来人他虽然见着眼生,却也猜得出此人大抵就是兰亭的父亲兰铮。

  霁月随即站了起来,拱手行了个晚辈礼,笑着说道:“兰大人,晚辈乃定安的好友,今日特来上门拜访,叨扰大人了。”

  “我无官无名,乃一介草民,属实配不上大人这个称呼,公子不用如此称呼我,唤我一声叔叔便可。”

  “兰叔叔。”霁月立马改口道。

  “敢问这位小公子如何称呼?”

  “鄙人姓齐,单名一个策字。”

  “原来是齐公子。”兰铮做了个人“请”的手势,示意霁月坐下,“定安现在有了进宫当伴读的差事,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整日见不到他的身影,想必齐公子今日是得知了定安在家休息,这才跑过来同他叙旧的吧?”

  听到这句话,霁月不知怎的感觉自己的脸颊烧了起来。

  原来兰亭整日待在宫中的时间竟这样长?害得自家父亲想要见儿子一面都不容易。

  可他明明觉得兰亭每日陪自己的时间只是那么一会儿。

  霁月挠挠头道:“要见定安兄一面确实不易。”

  兰铮面带笑容盯着霁月看了一阵,霁月被盯的内心发毛,正当他想找个话题活跃一下气氛时,兰铮却突然开口道:“还没聊上两句,定安这可就来了,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这些年轻人了,齐公子,若是不着急走,午饭就在我这府里用罢。”

  霁月扭头看了一眼,发现兰亭正站在门口,他像是找到救星时,朝着兰亭挤了挤眼。

  “父亲,您怎么在此?”兰亭对霁月微微点头,随即又向兰铮问道。

  “路过此处,看见你的小友坐在这里,怕他一人无趣,就进来同他聊了两句。”

  “多谢父亲替我招待这位朋友。”

  “好了,既然府上今日有客,我去吩咐厨房做些好吃的,你们两个且先忙自己的去吧。”兰铮挥挥手,又对霁月道,“齐公子一定要留下来吃个便饭呐。”

  霁月晕晕乎乎拜别兰铮,跟着进了兰亭自己的院子,他还记得上次偷偷出宫,最后被兰亭带回兰府时的情形,今日再走进这个院落,心情却和那时的截然不同。

  进了屋子霁月一点儿也没客气,逛来逛去,最后径直走进了兰亭的卧房。

  卧房里一个仆人还在叠着床上的寝被,霁月瞧了两眼,又大剌剌回到外间的小客厅对正在倒茶水的兰亭说道:“原来你不进宫的日子都是在家睡懒觉呢。”

  “公子先坐下喝杯热茶吧。”兰亭没接腔,径直走进卧房,屏退了那仆人,直到整个房间除了他们两个与夏全外再无第四人,这才道,“陛下今日怎么出宫来臣家里了?”

  “你猜猜。”霁月故作神秘,没来由的想逗一下兰亭。

  “臣可猜不出来。”兰亭往凳子上一坐,“臣刚被陛下从被窝里叫出来,眼下困意犹在,实在是动不了脑子。”

  没引得兰公子的兴趣,霁月很是挫败,但他要说的事情毕竟也不是玩笑,故而也未拖沓,直接从袖子的内兜里抽出一封信件,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抚远大将军文秉霖私下给朕写的一封信,朕想让定安看看,这文大将军究竟是何意?”

  作者有话说:

  咱们小皇帝第一次正式登门见父母喽